山石集新编

山石
创建于2023-08-19
阅读 2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唐宋风韵,诗史品格,家国情怀    

                                                  ------《山石集》序

                                                 关云泉

       2013年8月中旬,我从南方返哈。不久,有赵姓同学来我家叙旧。酒过三巡,他提及在外地的张姓恒山同学又要出诗集,要我为之作序。我说前本诗集的序,我已勉力为之,此番你写为好。不料他的口气毋庸置疑,像老师给学生留命题作文,非写不可。我心中有气,恒山同学性情温和,不会强迫于我,只这赵同学霸气,说不定是越俎代庖也未可知。看我面带难色,有推托之意,赵同学软硬兼施,又给我戴了不少“非我莫属”之类的高帽。我虽不爽,但人家把你当根葱,你也不能不识抬举不是?就应承了下来。

       过几日,恒山同学作品的打印稿寄来了。我粗读一遍,大有反悔之意。一是诗(含词)数量大增,而且新加了诗话部分。二是内容丰厚,水平颇高。华章大作,数量多,份量重,我扛不动。我又不能失信于人,怎么办呢?只能另寻门径,决定从小处着手,写一点读后的感触和初步印象。感触者,感觉也,直觉也,屏蔽了理性分析;印象者,表象也,表层也,绕开了由表及里的探究。

       下面入话,试着谈一谈感触和印象。总体来说,似可用三句话慨括,即唐宋风韵、诗史品格、家国情怀。

       先说唐宋风韵。比较熟悉唐诗宋词的人,再品味一下恒山同学的作品,直感就是与唐诗宋词的风韵格调别无二致。唐诗宋词是我们民族文化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是后人不断效法的美学宝库。可怜这恒山同学积年累月,不断研读、考究、借鉴、写作,取法乎上又得其上。如今不仅窥其堂奥,而且登堂入室,几可乱真。记得几十年前的一个春节,恒山、树朋等我们几个同学,在树朋家把酒会诗。因为当时大家都年轻气盛,持才傲物,便借酒使气,说出“酒邀古城名士,诗扫唐宋风流”的狂话。几十年过去,现在读一读恒山同学的诗词,说“扫”当然有些发疯,改用“追”字确很恰当。恒山同学如有幸生在唐或宋,其诗词大作亦可入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然后脍炙人口,流布千年而不衰。为何如此赏评呢?因为你品味他的每一首诗、每一阕词,从炼字修辞到谋篇布局,从声韵格律到情境格调,从人文气质到审美取向,几与唐诗宋词无异。在这里,笔者无须一一举例辨析论证,有同好的读者展卷一读便知。当然,唐诗宋词有其天然的优势,它不仅有领军人物,而且又群星璀璨,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妙品、珍品和绝品,足以让后人高山仰止。但最根本的在于它艺术形式的首创性、原创性。这既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荣耀,也是后世习者的悲哀。为什么会有这样两个光耀千古的瑰宝出现?我想这或许与人文积淀与传承、创作者的气质才华与创新精神、罕有的历史社会环境、文交旺运等有很大关系。后代的人,再有才华,即便写出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优秀作品,也是效法得之。正像郭兰英唱“一条大河”,后来学唱者嗓音再好,韵味和节奏也特别出色,赞赏者也会寥寥。因为原创、首唱的先入为主的惯性,主导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

       平心而论,《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应当认为是唐诗、宋词中的精华,仅就唐三百来说,受行家反复推崇的不过一二百首,活在一般百姓口头上的也不过几十首。可见,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已经难能可贵,能穿越时空,仍活在后代人心中的,真可谓凤毛麟角。笔者算是熟读唐诗,三百之外读的也不多。甭提倒背如流,正背也背不出几首。恕我直言,三百之中,有一些至少在今天看来,也算不上什么上品,更莫论三百之外了。恒山同学的一些作品,无论是激昂还是沉郁,瑰丽精警还是含蓄蕴藉,绝不在三百中一些作品之下。不仅规范精准,继承到位,而且还有新的开拓与创新,其风格由早期的激越到中期沉郁顿挫,直到现在的淡定与内敛,这与他优雅、从容、平和心性气质互为表里。这方面的作品,我推荐读者留意他怀念母校、思念同学、关注现实以及情爱方面的作品。在这几类作品中,笔者偏爱的是情爱无题诗。无题者,因私密而不足与外人道也。这当是唐人李义山的独创,也是其诗成就的最高部分。无论是恍惚朦胧还是华丽真切,直书胸臆还是缠绵悱恻,都可体会到义山情怀在恒山同学笔下的延伸与拓展。此乃是血与泪的结晶,愉悦消魂与痛彻灵肉的交织,读时令人动容,掩卷唏嘘不已。说恒山同学是得义山衣钵、真髓者,当非过誉。

       次说诗史品格。恒山同学的作品,以时间为序,自文革始,包括前期的红卫兵运动及后期的上山下乡运动,改革开放以来直到当下,共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长度。从个人的经历看,从风雷激荡、激情燃烧到沉寂迷惘,从苦闷彷徨到挣扎奋斗,真实、准确地记录了“老三届”学生的心路历程。笔者与作者的经历大体相仿,读诗词而感同身受,如同重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重走自己艰难而又平庸的精神路径。从国家、民族的经历看,无论是文化革命还是改革开放,都是关乎共和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其重要的参与者、亲历者“老三届”这一群体,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塑造。对他们的精神气质、意志品格及价值取向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以上随机摘引的句子,意在说明:一是有的写的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有的是对所处现实环境的感觉,有的则是职业的担当和人格、理想和情操的坚守。二是个人的经历与大时代的转换同步。有文革的激越,有文革后期的迷惘,也有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担当和精神家园的守护。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感叹、抱怨自己的时乖命蹇,怀才不遇,梦想成空;有的忙着为自己在文革中行为道歉、赔罪;有的已然堕落成为贪官污吏、奸商买办;有的蜕变为“异见人士”或“意见领袖”;有的甚而离经叛道,成为国家制度,共和国,共和国缔造者的反对者。但几度风雨,几经磨难,他们的大部分最终走向成熟坚定,成为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骨干群体和中坚力量,有不少还成为一些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奋斗过,挣扎过,也挫折过,失望过,毕竟能够承担起无人下达的社会使命,承接了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幸或不幸,这就是“老三届”学生的历史命运。

       再说家国情怀。恒山同学的作品,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对社会变迁产生的种种丑恶的抨击,一以贯之。文革自不必说,文革后三十多年,他的作品揭露、批评和鞭笞与现实社会生活同步,从不缺席。这种家国情怀,忧患意识,批判锐气,其来有自:一是传统的,从屈原到杜甫,从苏辛、陆游直到柳亚子、毛泽东,这种忧国忧民、针砭时弊的传统诗风,传承接续,代不乏人。二是受当代思想特别是文革前教育的影响。这表现在“老三届”身上最为明显。依笔者观察,在当今社会中,“老三届”是关注国家大事,议论批评社会弊端最多的群体。不光像恒山这样的诗人,知识分子,就是“老三届”中身为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也是如此。“位卑未敢忘忧国”,这种以口头、文章和文艺作品等形式对社会阴暗的揭露和批判,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是任何力量不能阻挡的......

       作者忠实践行了他“诗写民间疾苦情”的庄重承诺。如果说,对社会不公和丑恶的抨击,是作者正直、良知和良心的表露,那么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则体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如果作品远离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回避对现实的关照,缺席对社会丑恶的揭露与批判,其作品的价值必然大打折扣,自然不会传之久远。

       我们看到当下的一些文艺作品(含诗词),有的一味卿卿我我,缠绵悱恻;有的歌舞升平,粉饰太平;有的不知所云,鬼话连篇;有的歌功颂德,标语口号,等等。这类作品最本质的特征是不接地气,与民间疾苦有云泥之隔,只能满足于抱团炒作,自娱自乐。绝大多数作品是文化垃圾,成为将来史家笔下的笑柄。

       关于恒山同学的诗话,笔者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作者在诗话中或旁征博引,或现身说法,全是亲身体会和经验之谈,不期望读者完全赞同,但诗话中对古诗词的格律、章法、用典、炼字修辞等具体问题,在成法与实践的结合上,详加阐释和探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和操作性。这不仅对初学者,就是像笔者这样初入门径的人,不啻是授人以法,金针度人。

       下面,按一般序的程序,该讲一讲“白玉微瑕”的“瑕”了,所谓褒扬殆尽,略有微词吧。恒山同学的作品,不少是有关母校和老同学的,对青春的记忆无可厚非,但有的作品语句雷同、情意相似,是否能在选编时有所精简?诗话部分,笔者窃以为应当随意俳谐一些,以增其可读性。正襟危坐,开口便传道、授业、解惑,严密理性与教科书无异,虽说颇具教师范儿,但效果却未必佳。前面说过,恒山同学的作品,很多已臻上品,若入唐三百、宋三百亦当无愧。读之兴味渐浓,期望值也就随之升高。略感遗憾的是令我一吟三叹,拍案叫绝的仍嫌太少。还有一首诗得跟恒山同学掰扯掰扯:《思君》原诗是:“鲜血淋漓夜无涯,男儿一去不还家。生成云霞天东笑,化作红梅雪上花。”新编后首句为谐律,改成“血洒夜沉无际涯”,虽说不错,但先入为主,更何况做为事件的亲历者,总觉得缺乏原句的那种现场感、冲击力和震撼力。每读这首诗,都使我忆起了那个血腥的夜晚,年轻的生命和风雪交加的青春岁月。

       最后,说两句完稿时的心情。由于久未涂鸦,提笔忘字,文思滞塞时有发生,甚而借题发挥,旁逸斜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在此敬请作者和读者原谅。还由于患病和懒散(主要的),拖延了很久才交卷,谨向恒山同学致以真诚的歉意。

    

    格律诗题目无标注者用平水韵(包括首句用邻韵)

    题目标注(1)者用新声韵

    题目标注(2)者用《诗韵新编》

    *五绝


春雪(1966年)

琼花漫天舞  莫叹煦风迟

北国迎春到  来看雪大时


  夜登山海关(1967年)

长城横万岭  朗月照千河

亘古兴亡事  黎民苦更多


   夜读(1)(1968年)

眼底烟云滚  心中旧梦追

案头寒夜去  窗外月辉辉


 泰山松(1976年)

霄汉长风烈  虬枝翠影浓

崖边森傲骨  不受大夫封


  梅(1976年)

娇艳随风去  疏枝独傲霜

花繁春烂漫  俏影不争芳


  竹(1976年)

茎直依岩立 根深咬石牢

骨坚促劲节  挺拔见身高


  菊(1976年)

笑在群芳后  重阳独自开

东篱能佐酒  无意蝶蜂来


  思乡(1978年)

澈澈兰河水  荒原寂寞流

欲归思故侣  遥望兆麟楼


   根雕感育人(2003年)               

藏拙本无貌  奇思妙想成

精工最巧处  恰是自然生


   根(2003年)

青枝初绽蕊 拍照影留存

万种风情事  何曾到本根


  重阳登高(2003年)

滚滚松江水  如斯逝去东

晴空风雨后  大野夕阳红


  台湾亲人回乡祭祖(2005年)

恨水一沟隔  忧离六十秋

朝坟跪三拜  捧土泪双流


网上看中国富豪榜排名有感(2006年)

十大富豪榜  七家房产商

可怜吾百姓  仍挤吊空床


感拆毁文物建住宅楼(2)(2006年)

文物拆迁令  洋楼规划图

千年民族史  心底被删除


    迎新年(1)(2006年)

华灯驱暗夜  瑞雪却浮尘

此刻钟声响  传来天外音


郊游见少年玩耍留照(2007年)

笑对银光闪  春风美少年

人前一团火  心底艳阳天


  平安夜(2007年)

聚首平安夜  餐楼学子多

俗风今健忘  洋节纵欢歌


网见十万人圣诞狂欢感《先生鲁迅》(2007年)

盲从无个性 鸭颈被人揪

十万头颅挤 依稀旧影留


读友《过烈士墓》感怀(1)(2009年)

庙里人朝顶  碑前草蔽陵

清明公祭日  几个领巾红


     楼前耕种(2009年)

垦块闲荒地  楼前学种瓜

不须生五色 志趣效农家


     回家过年(2010年)      

梦里爷娘唤  心中故土亲

纵横风雪路  灯火候归人


见60万人武汉归元寺求财(2010年)

蜂拥禅意冷  火爆慧心丢

向佛应求善  尘贪岂可留


     元宵夜(2010年)

天上升明月  人间仰望中

盈亏皆有数  世况不相同


  梦忆童年野趣(2010年)

鸟引寻声细  虫招入草稠

追欢复躺地  共看白云悠


       寄居赠友(2010年)

春随杨柳去  人自兆麟来

遥念丁香树  花应五月开   


   建庙(2011年)

 有钱夸庙富  无款助生贫

 殿上同称是  慈悲普渡神


银滩海边山菊花(2011年)

黄花生壁上  一缕淡香幽

俏向西风立  听涛望海秋


      山行(2011年)

秋临山野地  叶落任风来

更见沟崖处  黄花簇簇开


     云中登堕崮山(2011年)

突兀山飞地  苍茫海合天

悠然十万宇  刹那几千年 


  早起散步(2011年)

关东雪飘日  海岛雨连时

一夜风嚣住  山前绿映池

四季葱茏地  一方温润天

深冬思瑞雪  化作雨绵绵


冷空气袭后邀友光临寒舍(2012年)

花草楼前种  逢春当盛开

至今犹未放  只待故人来


  观山(2012年)

白云浮翠碧  明晦日无同

未酒三分醉  青葱浓淡中


       邀友未至 (2012年)

老树庭前绿  新花池畔开

金椰果已熟  不见故人来


 林诚百年诞辰(2012年)

早年寻至道  纾难勇投身

乱世曾图治  双城第一人


  相约(2012年)

石岛丝瓜绿  银滩海蟹红

金秋天朗日  把酒聚山东


     久旱(2012年)

长天风浩荡  大野土迷茫

石裸山颜老  波惊海色黄


      偶成(2013年)

老去寻新境  闲来翻旧书

一厢情愿梦  不复忆当初


       读史(2013年)

海近难无雾  山高易有云

悠悠千古事  何必论纷纷  


     山中(2013年)

影照溪波里  步留松柏间

清风生树下  闲坐独看山

千载云松翠  一溪流水新

藏山无访客  傍石有闲人


读史(仄声韵)(2013年)

百姓少安全  官僚多特供

可怜食为天  自古人成诵


     卢沟桥石狮(2013年)

未闭通灵眼  犹存警觉心

年年逢七月  遥望总阴阴


     遥望(1)(2013年)

地上扬沙暴  海中生浒苔

乘风我欲去  环绕坠星骸   


    成山头遐想(2013年)

千寻壁直立  万古海横流

渺渺烟波里  茫茫天尽头


赴山东万户村瞻望千年银杏树(1)(2013年)

千年神秀树  万户自然村

孤干担风雨  浓荫庇后人   


     闲步过路旁青竹(2013年)

亭亭修竹立  直拔向青天

每看凝神久  临风一肃然


     昔时儿童(2014年)

东院书声朗 西郊花鸟亲

领巾红似火 主义接班人


  今日儿童(2014年)

书包压重体 镜片罩青瞳

课补无寒暑 跻身显富中


    湖亭独坐(2014年)

与世无争胜  知交有二三

心从云北往  人在海之南


清明过路旁墓地(1)(2014年)

风生花木落  火灭纸灰腾

万物随天老  人间不泯情


清明思亲北望遥祭(2014年)

父母恩长记  亲情三世缘

白云飘落雪  花祭两坟前


     中秋赏月 (2014年)

清光照世界  静淡古今同

无欲自高洁  千秋仰望中


  立春(2017年)

海岛天然绿 长年草木新

无人记时令 花好不知春


 竹趣(2018年)

笋剥甘人口  篙撑助货行

青黄皆自得  无意辩枯荣


 雨林(2018年)

窗无灰积垢  院有树生新

毕竟长经雨  年深不染尘


孟东临春河旁设宴口占(1)(2018年)

年高常忆旧  最忆是麟园

三届同窗聚  临春今尽欢           


回乡不见烈士墓地 (2018年)     

少小铭心事  清明扫墓花

老来回故里  烈士已搬家


“一饮”今忆兼寄友人(2018年)

残夜深冬雪  寒窗小火炉

西村今有酒  “一饮”尚能无


     中秋月(2018年)

从来都仰望  一拜五千年

普照清光里  今宵看更圆


    山居(2019年)

雨停无积水 风起不扬尘

处处花为伴 时时鸟做邻


    山居(2019年)

举杯邀月近 思友对花亲

几醉清风唤 诗乡梦里人


    寄友(2022年)

过庭同结友 夜雨对床听

昔日金樽举 于今影答形


    吟诗(2022年)

风雪骑驴背 桥边自得之

今人空索句 坐屋苦编诗


    感陈亮《登多景楼》(2022年)

少数争先富 初心早已丢

东流谁望去 会意上危楼


    名家(2022年)

文说五车富 诗称八斗才

难窥古堂奥 门外只徘徊


    寄友(2022年)

一棵榆树下 两栋白房前

小镇双骄子 尘寰六十年


    防疫(2023年)

腊月新冠虐 安全自困家

偶逢相躲闪 邻比若天涯

阅读 2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