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中学 黄杍轩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题记
八月下扬州,不醉浮生,醉于扬州烟雨。
扬州,真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它有宋夹城的古朴,有瘦西湖的绝美,有何园的典雅,也有大明寺的沧桑;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二分明月忆扬州”,更是“二十四桥明月夜”。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大运河的开通,无疑是扬州发展的重要推进剂。
体验大运河上行船后,我望着这条千年古运河,无数故事开始涌入脑海。它见证了唐宋的繁荣,也目睹了乾隆六下江南;它连接了南北水系,便利交通运输,也成为中国强大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这些历史正是尘封在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之中。
进入展厅,一面写着运河前世今生的墙映入眼帘,上面绘出了历朝历代的运河线路图,让我们感受到工程之巨大。我想,在那个海运并不那么发达安全的时代,这用汗水挖出的河道承载了多少王朝的兴衰,多少百姓的生活。
运河的萌芽还要从吴王夫差说起,他于公元前486年在扬州开凿邗沟 ,意图称霸中原。到了隋朝,便是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连同广通渠形成系统。可能当时他不曾想到,京杭大运河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纪录,时至今日部分河段仍在使用。时间流转至元朝,开凿大都至通州段,今天的北京也被拉入了“运河命运共同体”中,截弯取直,大运河不再流经洛阳,成为今天大运河的前身。
漫步展厅,文物与遗迹触手可及,非常震撼。特别是河南开封州桥遗址的汴河剖面,接近三层楼高,长25.7米,占据了很大一面墙。上面标示出自唐朝以来的地层,至今依然可以看到当时的砖瓦等遗物,记录了大运河一千多年来的沧桑巨变。
有了河,怎么能没有船呢?我国向来是一个造船大国,悠悠运河水,舟楫通南北,大运河就是最好的见证者。大运河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各种各样的船舶。或许,对于工匠们而言,技术变得越来越精湛先进,而不变的是追求完美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接着往前走,我们登上了一艘“沙飞船”。眼前两岸行人匆匆而过,四季飞速变换,我们乘游船畅游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之中。或是走上船头,或是躲进船舱,听着典雅的音乐,坐在客船上,很是惬意。这也许就是独属于运河的浪漫吧!
下船后不久,一桩悬案正在等着我们。我作为“都水使者”,要平安送贾王回京,却遇到敌对势力阻挠,危机四伏,每一个判断都影响着结局。我真没想到,原来博物馆也可以玩密逃!是啊,为什么硬要局限于传统看和讲两种方式呢?我们也可以去沉浸式体验啊!
其实,运河不仅是交通的纽带,也是文化的“大杂烩”。扬州一带的淮扬菜便是如此,吸收了大江南北各菜系的特点,上到国宴,下到家常菜,男女老少皆宜,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扬州作为中国二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也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昆曲、古琴、刺绣和剪纸等。
贸易的发展带动文化的交流,在货与人的流通中,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也被带了过来。扬州果真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地方,无论你是哪里人,它都能给你家一般的温暖。
在这里,你既能看到元大都的专题展厅,也能参观乔治·莫兰迪的艺术展,古与今,中与外,给人以视觉加精神的双重冲击。
多元的文化自然孕育出许多名人,鉴真、“扬州八怪”、朱自清……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这片土地,而他们也用不同的方式在这山水之间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大运河带去的,早已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
古韵与新生,成为城市新的主旋律。
而京杭大运河,作为漫长历史长河中的主角,曾辉煌过,也曾衰败过。弹指一挥间,一千多年了,它还是那么静静地流着,守护着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人……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