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新课程改革为推动力,以新课标的全面落实为契机,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切实规范教学行为,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视野,提升教育情怀,实现自身内涵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课堂、研究教学、贴近学生,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一、校长张飞同志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新课标引领教学新变革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座。
1、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标强调学科素养的培养。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包括思维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品评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室主任田高源、信息部主任刘峰强:分别从2.0信息技术的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行分享交流。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图像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教学、在线课程等,打破地域限制,拓宽学生学习途径。
互动教学:通过实时反馈技术,如投票等,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即时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个性化教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骨干教师:崔宜芳、孙媛媛、余文江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等方面进行自己的经验分享交流。
1、新课程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这让我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程强调学科交叉和综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让我意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新课程还强调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这让我意识到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和多维的,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
4、新课程还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学质量。这让我意识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四、曾伟、李梅、耿静三位老师,从立德树人,育健康成长方面,进行班主任经验交流。
本次教师培训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班主任经验分享。培训过程中,各位授课教师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些内容。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们不仅了解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掌握了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也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校教师未来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十师184团中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