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16日,在这个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季节里,农安县初中教研室历史学科教研员张海燕老师,组织全县初中历史学科教师开展了期初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期初备课采取线上备课方式进行。
本次集体备课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假期准备
在刚刚进入8月的时候,在教师们还在享受惬意的假期的时候,教研员张海燕老师已经开始为期初教师们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准备。经过海燕老师与历史教师们的多次沟通、讨论,最终确定了初中历史学科教师期初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要内容。
期初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与学’模式”,围绕该主题,农安五中的丁熠雪老师、农安三中的郭靖老师、农安四中的吕伟红老师、开安镇刘家中学的郭晓瑾老师和农安一中的陈哲老师为初中历史教师们进行了各自学校教学模式的分享。
阶段二: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时间为15-16日,海燕老师在14日下午便将集体备课的通知告知给历史教师们,并叮嘱教师们认真学习。
海燕老师在QQ群和微信群都进行了通知。
8月15日起,老师们便在QQ群里开始了学习之旅。
率先进行分享的是农安五中的丁熠雪老师。
农安五中历史学科“五优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导思想。指出这一教学模式是为适应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的时代趋势,也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二部分:内涵界定。阐述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方式。第三部分:教学模式的实施。详细介绍了学案设计的五个步骤及导案操作的五个环节。第四部分:教学模式的反思。分享教学改革中,自己对“五优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b507b6996ca4465b87c00aecb93a98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03931678b0b410b92f77c731493abf9.png)
接下来进行分享的是农安三中的郭靖老师。
农安三中“3346”学思课堂模式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目标导学、问题教学、情境学习为核心理念,三单式学案为载体,落实目标素养化、知识问题化、过程互动化、评价多元化的教学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依托三单式学案和当堂检测,学案呈现目标的达成路径和知识的问题化,配合信息技术手段情境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内化历史核心素养。当堂检测既能判定教师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又能检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与评价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9cc255507b74b3caf6644391ed38911.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60a23e96b047489efc47a7f7ac54a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05126e669b542d2afe3697b4a27b044.png)
农安四中的吕伟红老师进行了初中历史“四段”引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智慧历史教学模式分为两部分:
第一进行教学情景的构建。在课堂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影视,音频,图片等多种新式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情景的合理创设,为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刺激,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掌握和了解历史。
第二构建“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在智慧课堂理念下,通过信息资源开发以及教学资源库设计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多样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工作,满足线上的实际教学要求。在完成课堂教学工作之后,我们还可以将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满足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具体需求。运用智慧历史教学模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获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f71d4f17d294ca9b200b2788ace83d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41b028d4dd7438fbb3ff217b0c55cdc.png)
刘家中学郭晓瑾老师进行了融合信息技术的情景化教学模式解读。
融合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电影片段、课件等创设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使那些久远的历史变得鲜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感知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其操作方法包括: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设合作情境,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创设角色扮演的虚拟情境,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等方式。相信我们定能借技术之力,不忘教育之本,让技术与教学相得益彰,使中学历史教学与时俱进。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ec52fc2ea6e4c629feee662e6f5ee2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0562a567a27403e8b5643bfe1c44a87.png)
农安一中的陈哲老师进行了最后的分享。
陈老师指出,“五问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问题式教学,以“问题支架”构建教学环节,突出以问题点拨学生思维的生成与发展。“五问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问题设计过程中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遵循“依学定教,以问促学”的基本策略师生联动,导学共进形成以导激学,以学促导的紧密关系。
“五问”即“引问”“探问”“深问”“研问”“自问”。引问,即引导学生入疑问之境。探问,即试探性提问了解学情。深问,即提高问题难度探究根本原因。研问,即学生合作研讨解决问题。自问,即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难。课堂问题设计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逐渐独立思考并主动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在5位老师分享、讲解的过程中,全县各校的中学历史在认真的学习、聆听......
老师们学习的非常认真,有一些老师还详细地记了学习笔记......
在学习即将结束的下午,老师们纷纷在群里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悟......
《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石,而集体备课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是教师合作探究的有效模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相信在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后,老师们都收获满满,定学有所成,带着满满的知识,向新学期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