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参观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感受非遗魅力——许昌实验小学二(5)班第三小队游学活动记录。

静静
创建于2023-08-18
阅读 3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许昌市文化馆三楼,约800㎡的展览大厅以文字、图片、实物以及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古色古香的非遗实物展示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成果。

   目前,许昌市共有钧瓷烧制技艺、禹州药会、许昌越调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项,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艾庄铜器舞、河街腐竹传统制作技艺等省级代表性项目29项,市级代表性项目129项,县级代表性项目558项。有杨志、任星航、孔相卿、苗长强、毛爱莲、朱清山、袁秀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6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25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970人。

   非遗部李主任给大家讲解关于许昌的远古传说,包括钟繇传说、张良传说、吴道子传说等,并通过这些古老的传说教育同学们要珍惜当下,认真做好每件事情。

   大家都看到过吹竹笛,那横吹的,不过你可能没有见是竹笛的形状,不过是用斜吹的姿势吹奏的,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的前彪村就有这样的乐器,就有使用这种乐器斜吹演奏的乐曲。这种乐器就叫“筹”,吹奏的乐曲就叫筹音乐。筹及筹音乐是中原一带道教、佛教音乐中的一件古老乐器及音乐种类。筹属于单管边棱类的吹奏乐器,它独特的吹奏方法、制作工艺,中国独有的。

   许昌的钧瓷始于唐宋,从那时起,神垕镇的泥土和水,便摇身烧变成了陶瓷中独一无二的“中华之魂”、“国之瑰宝”。唐玄宗亲书以告诫子孙对钧瓷的理解。他赋予钧瓷四大特色:赏其精美,色彩绚丽,富而多变,景幻无穷,妙奇精绝;喻其峻险,江山如彼,英雄折腰,易欲知,易碎之,易覆之;示其独秀,钧不成对,巧匠难双,王者风范,唯我独尊;惊其异变,日夜迸片,似有钵觉,萦耳思过,防微杜渐。 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曾有外国侵略者挖走数车神垕之泥土,但终不能烧出中国的钧瓷,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神垕的泥土和水,才能把一个地域性的东西烧成千古绝唱。

   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属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之一。早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载,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这就是非遗传承人剪的十二生肖。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艺术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如剪纸、窗花、门画、工艺美术、雕刻)和传统表演艺术(如地方戏、相声、口技等)。皮影艺术创意汲取了戏剧脸谱、汉画等艺术特点,有人物、鸟兽、山水、道具等,皮影造型本身就是一件艳丽精美的艺术品。

      2008年,《许昌陈氏皮影制作技艺》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许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长葛石象豆腐源于清光绪年间,历史悠久,远销省内外。其传统的制作技艺生产出的豆腐产品,质软绵口,筋而不脆。加工中的绝技秘方被作为传家之宝,豆腐风味独特,经营经久不衰。

   长葛董村木杆秤,始于明末,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具有用料讲究、技艺精湛、精密度高等特点。董村木杆秤几乎遍及全国,历史上在城乡经贸衡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禹州作为中药材的集散地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禹州西部聂政台下每年一次的古庙会,演化成了各路商贾云集台下,以经营山货、药材为主的庙会市场。禹州籍的巨商吕不韦、汉朝医圣张仲景、唐代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州经营药材与行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禹”冠名的有禹白芷、禹南星等。公元1264年的古书记载,禹州“已成为药材汇集之区,填满街市……农家深山大壑采药者往来不绝”。

   越调是我国地方戏曲中的一种,也是河南三大剧中之一。它的起源和名称,虽然说法不一,但都说是历史悠久。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就形成了“上路调”、“下路调”、“南边”等地域流派。“下路调”越调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上路调”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南边”指湖北襄樊、老河口一带。“上路调”、“下路调”是依照上北、下南而说的,并不是上下之分。

   古法制刀技艺,通过炼钢、折叠锻打、夹钢、打刀胚、平、冷平、整形、起口、淬火、开锋、打装刀柄等制作工序而来的。经过淬火、锻后,一块废钢块都会变成一件冒着丝丝寒光的刀。

   艾庄铜器舞始于清朝中叶,铜器舞起源于老百姓祈天求雨的祭祀活动,后来演变成为欢快、娱乐的民间艺术活动,铜器舞表演队伍一般不少于50人。表演时,队前设置各种色调制三角牙旗20面,排列左右,另设锦缎大旗一面,上书:艾庄铜器社。起舞时、火铳轰鸣,鞭炮不断。在旗手的指挥下,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和力度的强弱,走出不同步,变换各种队形。高潮时,舞者抛槌、亮锣、飞镲,好不热闹,这时,弓子锣舞者也同时边打边舞,其舞姿粗犷奔放,气势恢弘。

   顺店镇位于禹州市西北部15公里处,刺绣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中原刺绣第一乡”和“华夏铸造第一镇”之美誉。顺店刺绣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由于丝织业的发达,有不少民间艺人开始利用本地产的汴绫、汴绸绣一些服饰等等,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蜀绣、湘绣等其它优秀的刺绣技艺,使其更加精湛。逐渐形成了构图秀丽、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一跃成为全国的重要绣种之一,更有“家有千串(钱),不如顺店绣品一件”的说法。

   参观完非遗展厅,同学们又在四楼书画展厅参观了“童心童绘 我给自己办个画展”书画展。通过观看同龄人的优秀画作,同学们产生了精神共鸣。

   一个半小时的参观在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讨论中结束了。通过参观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和书画展,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美,同时也在心中种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明白每个人都是小小非遗传承人,每个人都有传承非遗的责任,争当家乡美的代言人。

阅读 3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