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在2022年11月《大众摄影》杂志
编者按:聚焦当下着社会大众休闲生活的代表类型,摄影师徐莉以一种幽默又带着讽刺的视角带领观者一起观看,像在看一幕幕肥皂剧,剧中人在忘我地表演,摄影师也记录下人们对休闲、娱乐、文化的理解。
海西海西
文:徐莉
2021年国庆前夕,因新冠疫情近两年不能远行的我迫不及待地又上路了,目的地——大西北(海西)。海西,一个令人向往的、神秘而神奇的地方,它对我充满了诱惑和想象,很久以前就一直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风土人情。我带着敬畏之心前往,在荒漠苍凉中探索生命的意义,用旅途诠释对生活的热爱。这一路,我走过草原、跨过荒漠、开过戈壁、对望雪峰。那白色的沙,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以及红色的湖,褐色的盐碱地,金色的怪石林,五彩的丹霞,都是我坐在城市那钢筋水泥砌成的小屋里永远也想象不出来的美丽风景,无法想象的震撼。
然而,海西的另一侧,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景象,那里人山人海,游客们个个目中无人的、自顾自地进行着自己的表演,梦境与现实,在那一刻交错。影像,将我所见所感的海西定格。
一个摄影项目,一般有两种完成方式:一种是无主题拍摄,即日常大量拍摄,日积月累,拍完后从众多的作品中选主题;另一种是有主题拍摄,单一题材可以形成系列,多题材也可以成系列,《海西》属于后者。
系列摄影,摄影项目,这两个在国外摄影教育中普及了几十年的摄影术语,可以把我们从传统纪实的语境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清晰地知道,除了专题摄影和摄影组照之外,还有系列摄影,还有摄影项目。从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到史蒂芬·肖尔的《美国表象》以及马丁·帕尔的《常识》和《小世界》、艾力克·索斯的《眠于密西西比河》等耳熟能详的摄影书,无不是系列摄影的典型代表。
系列摄影中的系列之意,一般指相互关联的成组、成套的事物或现象。当一个摄影师对某个物体很感兴趣并拍摄下若干照片时,一个摄影系列就形成了。系列摄影可以是单一题材,也可以是多题材。系列摄影里的每张照片,都需要独具品质。为了呈现系列照片的统一性,不同的照片之间需要有共同点,也就是系列中的所有照片要设定在一个确定的“框架”里面。一个系列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系列中每张照片的品质和照片的数量。尽管照片的数量没有上限,但是要成为一个系列,至少需要5-6张照片。
系列摄影没有定式,没有边界,追求的是有深度的归类。摄影者可以先从构图要素和构图原理中去归类,也可以往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哲思层面去归类,归类的方式、类型可以无限探寻,可谓其乐无穷。在日常拍摄中,它需要我们养成冷静而独立的观看,不论是街拍还是旅行拍摄,不论是风光还是人像,都可以运用系列摄影的思维和观看方式,它可以是单纯的形状、线条、色彩、质感、立体感,也可以是具有深度、广度的社会现象和各种隐喻。
摄影的深度和广度都很大,只要你想得到的都可以归类进来,几乎没有哪一个题材不能形成主题系列。累积得越多,主题思想越有深度,当深度和广度达到一定的时候,一个摄影项目也就着实落地了,一本画册也就应运而生了。《海西》这个系列作品以及相应的摄影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从海西的不同系列入手,最终各个系列交叉融合成了这本摄影书——《海西》。
作者简介:
徐莉:网名絮絮,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深圳)教务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当代摄影研究生。
关注我摄影路上不迷路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