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之源,走进“高研值”之旅

——记风烈中学广东水文科普园研学活动

创建于2023-03-30
阅读 3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结合韶关市“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在2023年3月29日,我校组织46名共青团员及少先队员在共青团委书记和其他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来到韶关水文分局下属的广东水文科普园进行了一次生动有趣的研学之旅。

  到达广东水文科普园后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师生们,随后学生分为两队跟着专业讲解员对园区进行近距离的研学活动。

  本次研学之旅的第一站,同学们跟随讲解员来到水文文化墙,墙上的蓝色的河道象征着流经韶关的主要水系浈江、武江、北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韶关的三江六岸;在河道中间是一首《水文赋并序》,详细讲述了韶关的基本河流水系分布、水利枢纽工程、洪涝灾害以及韶关水文的发展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讲解员介绍完后,学生也一起慷慨激昂的大声朗读起《水文赋并序》。

  第二站来到水位观测台,同学们在现场看到水位观测台,知道了它是监测河道水位的重要设施,通过这些设施设备以及监测手段,水文工作者能更好完成把脉江河的任务,在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现场通过了解各种水位观测设施,直观感受水位过高或过低造成的危害,特别是洪水预警信号标示,同学们结合上年韶关地区水灾情况,对“水位”的概念有一个清晰认识。

  第三站水文缆道,在这里讲解员现场展示了相关的设施,同学们也在现场观看工作人员工作。

  特别是介绍“铅鱼”时,同学们对它这个体型不大,但是足足有四百斤酷似鱼的设施非常感兴趣,讲解员讲述了使用水文缆道采集沙洋的全过程,学生们知道水文缆道是监测河道流量、含沙量、水质的设施,能方便灵活完成流量测验、泥沙测验、水质采样等任务。

  随后来到第四站气象观测场,在这里同学们实地近距离观察监测仪器,了解设备运行原理,可以对各气象要素实现全自动、全量程监测,为各级政府抗旱决策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沿路还了解了什么是移动式雷达波测流系统和观看了地下水观测井,增强了同学们对地下水资源的了解,唤起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

  第五站,水文分局的两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师给大家上了水文微课堂,分别介绍水文分局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水生态知识。第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水位、雨量和流量监测,了解韶关的水系。

  水文站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雨量测量的工具,同学们观看的非常认真,而且我们的同学在现场也进行了雨量测量的互动,同学们通过使用仪器,知道了雨量是怎么测量的。

  第二位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多参数便携式多功能检查仪器的使用,可以根据仪器得到水质的多方面数据。

  接着她介绍水生态,让同学们知道水里的世界很复杂,即使清澈无比,也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介绍了水中的微生物。在微课堂里同学们积极的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一站来到水文科普馆,刚刚踏入馆内,同学们都被这高颜值的展馆吸引了,闪耀的“河流”映入眼帘,厅内一缕缕灯带像一条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水文科普馆共分为上下两层,主要分为八个主题展区,分别是大气水循环、水文学科发展史、水的灾害、人水和谐、水资源、水文监测、水文预报、韶关水文介绍等。

  在这一站,同学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展区的文字、图片、模型、实物、还有观看水文科普微视频《延续水文传承》,充分了解韶关地区的流域地貌、人类的治水历程、中国的水资源现状、水的灾害、水文学科发展等。

  这次的研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的心情激动,都非常认真的听讲解员讲解,通过一些小游戏的互动增加学习的乐趣,是一场真正的“高研值”之旅。

        “高”通过专业的演讲团队讲解,学生们了解和参观高新的水文技术、设备。

       “研”这次活动将知识性、教育性与实践性融于一体,增进科普互动优质的研学资源。

       “值”让学生们学习了丰富的水文知识,学识见长,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想。

  通过本次研学之旅让大家知水、爱水、护水、节水,提高水旱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大家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领域,让大家自觉行动起来。

拍摄:符毅莹、黄佳琳

撰稿、编辑:李永意、黄佳琳

审核:陈艳

签发:黄昌盛

阅读 3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