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泛舟,厚积前行 ——暑期教师阅读活动纪实一

优仕树人小学
创建于2023-08-18
阅读 34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蝉鸣不歇,阳光炽热

一场场文字的相逢

将阅读的诗意

写成假日的卷首语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蛰伏的季节,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年中最适合修炼“内功”的时间。在时间自由、天地广阔的暑假,优仕树人小学的老师们积极开展暑期读书活动,在阅读中思考、成长。

阅读风采 品味书香

以读书为支撑,教师才可以立足于课堂;以读书为己任,方可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优仕老师都参与到暑期阅读活动中,教师们的阅读热情如热浪般蔓延开来——

笔落盈尺 记录精华

好的教育效果,源自精耕细作,老师们将阅读收获和情感体验流淌在笔尖,字里行间道出的都是真诚,一笔一画都在书写老师们的初心,体现了教师们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支笔,一本书,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

享阅读之美 书感悟之花

老师们结合日常和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度思考,并通过文字方式记录阅读与思考心得。

语文组张妞妞老师

《自己培养自己》     

  自己培养自己?就是这个题目就足矣吸引到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学生,培养自己的孩子,曾几何时,也有想过学些什么——吉他?钢琴?古筝?书法?都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疾而终.….都说“读书是老师最好的修行”,那就从这个暑假开始吧,自己培养自己,静下心来,开启修行模式。

  “儿童视角”一个广泛使用的词语,究其根本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杂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特别是今年刚接手的一年级,从毕业班到新生班,从自立自理到亲力亲为,因为好奇,他们是“问题宝宝”;因为年幼,他们天马行空;因为刚入小学还没做好过度,他们随心所欲……可是苦了我这“班妈”,耐心早已在开学的那一周消磨殆尽,不禁感慨:怎么接手的这个班跟以前的班级天壤之别?真的是一群“小魔王”。

  在不断地磨合中,我静心了,他们原来真的也是一群小天使,桌子上凭空出现的一颗樱桃,一颗糖果,半块饼干,校园中一看到我就扑进怀里的笑脸,课间跟随我围着我进行的嬉戏…一切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只因为我蹲下了身子,把自己变成了他们的小伙伴,跟孩子们一起成长,竟然是这么美好!

  一个常态的成长环境,保持一颗平常心,似乎是耳熟能详的口号,似乎是司空见惯的口头禅。可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平常心的保持实属不易。不禁回想自己做教育的初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喜欢?爱与尊重吧,把课堂还给孩子,把主动还给孩子,把自由还给孩子。既不要吹毛求疵、横加干涉,也不要指手画脚、过度关照,更不要揠苗助长、豪华包装、大肆炒作。只有最朴素最宁静的田园,才能长出最肥美的庄稼。

  自由,自由,还是自由!——让理想自由高扬,让心灵自由绽放,让个性自由舒展,让思想自由飞翔。尊重个性差异,寻求共同成长。

  整本书已经读完,内心的触动无以言表,只希望自己也从心出发,重新出发,坚持做好自己想做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自己培养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加油吧自己,追寻遇见更好的自己,一直在路上!

数学组董雪娜老师

《目光》

在读《目光》这本书之前,仅仅是在各种媒体中知道了陶勇医生的遭遇,感叹他从“天之骄子”到跌落尘埃的不幸遭遇。但接触到这本书后,带给我的更多是震撼和思索。

这本书是陶勇医生个人的沉思录,是对于人性善恶和他从医以来人生感悟等的记录。一场恶性医闹事件不仅让陶勇医生的手负了重伤,让他走下了手术台,也让无数医护人员心寒。然而陶勇医生依然用他的温暖坚强,传递着爱的能量。

生命何以生动?打动我的是蛰伏在平凡的外表下依然丰富且善良的心意。

同时,陶勇医生还讨论了很多深刻的话题,如金钱、死亡、孤独、自我认同、中年危机等等,简单聊一下认同与接纳,你是由你自己组成的还是由别人的评价组成的?你的躯体里是自己的血肉与骨骼还是他人的目光与言语?仔细想想,似乎大部分人都被世俗成功的定义所裹挟,大到职业选择,金钱价值观,小到穿衣自由,不禁让我遐想,你过得一生是自己的一生还是被裹挟的别人的一生?他的体悟贯穿了一种平和的心态,让我忍不住跟着他去思考、去剖析自己、去调整自己浮躁的状态!

倪萍这样评价陶勇医生:满纸的温柔与冷峻。便是一位心有大爱的白衣天使与厄运交战的无奈,也以一字一句当甘霖雨露在苦难和绝望的沙漠里开出花来。

我希望更多人能读读这本书,在平凡和苦难中绽放自己的那抹微光!

英语组何潘朋老师

战胜心中的恐惧

——读沙法丽·萨巴瑞《家庭的觉醒》有感

  做为家长,你的内心有没有充满恐惧呢?

  比如,有没有害怕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当我翻开沙法丽·萨巴瑞博士的《家庭的觉醒》这本书时,立刻被吸引了。

  尽管自己的孩子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很听话,但我作为家长,内心却依然避免不掉上述的恐惧。

  当我详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问题的根源根本就不在孩子身上。问题的根源竟然在于我们内心的恐惧。

  如书中所说:“对孩子的控制欲会植根于我们的恐惧,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家庭的觉醒》第21页)。    

  正是因为恐惧,才让我们打着爱的旗号,践踏孩子自己的自主权;简单粗暴地对孩子的愿望说:“No!”一但孩子对我们的说教表示不同意见,就立刻提高分贝“教训”孩子......

  因此,真正应该觉醒的,是家长。因为:“孩子不需要我们带领他们觉醒,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觉醒的”(《家庭的觉醒》第21页)。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做为家长,我们需要平等对待孩子。变战场为谈判桌。倾听孩子内心的的愿望。“与孩子们谈愿望,不代表我们需要以任何形式去纵容孩子。这只是意味着我们肯定孩子有梦想的权利”(《家庭的觉醒》第301页)。

  “我们拒绝匆忙满足孩子的每个请求,可以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愿望,并培养对它的责任”《家庭的觉醒》第304页)。做到了这些,才能促进亲子关系,达到父母和孩子的双赢。

  既然如此,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那就是战胜心中的恐惧,放手给孩子表达自己愿望的权利。

  “如今,我明白了过去的错误,恐惧是多么把人误导,愤怒是多么使人抓狂,控制欲是多么令人疯狂......我明白,只有当我释放你的自由做自己,我才能获得自由”(《家庭的觉醒》第316页)。

  有言道“爱里没有惧怕。”我深深赞同作者的思想:“爱和恐惧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家庭的觉醒》第87页)。只有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孩子的自主权,释放孩子的自由,合理引导孩子的愿望,从单赢到共赢,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科学组姬鹏洁老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化孩子!假期我有幸拜读于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于老师说: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是啊,我们成年人已然习惯了按照我们成熟和富有逻辑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常常忽略了还是孩子的他们的想法甚至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我想这正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所在。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看待孩子的阶段性特点,对学生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的爱,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了我们师生关系还对孩子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幸运。爱孩子是一种美德,也是老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在平时教学中我也总是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看法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暖和。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每个老师的追求,“亲其师而信其道”,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读”有所悟,

“悟”有所用,

“用”有所得,

  文须页页读,书要字字悟。优秀的书籍或许会让我们产生更多读书的期盼,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读书,一起思考,一起经历不同的教育人生,收货更多教育智慧!

阅读 34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