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电信的发展,各种网络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网络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及家长朋友们的自身的利益,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请大家一定要增强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技能。
一、网络游戏类诈骗。
(一)诈骗手法
1、游戏币游戏点卡虚假充值。
2、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
3、升级代练游戏账号。
(二)防范方法。
1、游戏消费要量力而行,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不要在非官方网站上进行游戏账号交易,更不要找陌生网络代练,直接威胁账号安全。
2、学生要避免沉迷游戏,同时增强防范意识,尤其是买卖游戏账号、游戏币、游戏装备等诈骗类型,要明白此类情况除游戏官方经营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正规交易外,很多都是诈骗!
所以,在适当玩网络游戏的同时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3、家长要求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
二、QQ、微信冒充老师诈骗
(一)诈骗手法
1、骗子一般通过清理僵尸粉、查快递等方式,诱骗微信用户扫描实际是电脑版登录的二维码,在确认登录后,便完成了对微信的控制,获取到“家长群”等信息,便潜伏进群。
2、伪装进群后,骗子会暗中观察,不仅精确分辨出哪个是“班主任”,更是掌握老师的活动规律,为下步诈骗找出“时间差”。
3、利用老师上课或是批改作业时不接触手机的“黄金时间”,骗子便立即实施诈骗,用提前克隆好的“班主任”信息,发布各类“缴费”信息,并且会要求家长尽快完成转账。此时,群里便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班主任”。
(二)防范方法。
1、作为家长,不要随意泄露群号和二维码,保存好老师电话。如遇有人在群内收费或私信要求收费,应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及时通过电话与老师核实,不可盲目转账付款。
2、作为班主任,要积极检查自己所在班级群、家长群,核实所有成员身份,严格落实实名制度,对身份存疑的尽快踢出群。将QQ群、微信群设置为“审核通过后方可入群”,加群方式设置为“需要身份认证”,关闭“允许被搜索”。
三、威逼利诱学生贩卖“两卡”、搭建诈骗通信设备等,引诱学生帮助诈骗。
(一)诈骗手法
1、出租出借、贩卖“两卡”
所谓的“两卡”一般是指电话卡、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电话卡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非银行机构支付账户等。
非法买卖“两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被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等犯罪中,这些犯罪现象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更关键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学生在被骗子忽悠后,不惜牺牲自己的信用办理电话卡、银行卡进行贩卖,最后受到法律惩处或者信用惩戒(犯“帮信罪”),十分让人痛心。
2、搭建诈骗通信设备
如今,犯罪分子将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将通讯工具从大众软件改为境外密聊软件或境内小众聊天软件,将作案设备从传统“伪基站”改为使用“猫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宝、VoIP等,这类利用新空间、新设备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技术性极强,增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信罪”。
(二)防范方法。
1、请各位家长立即检查孩子使用的手机,是否安装可疑软件,如“纸飞机”,等密聊软件。如发现可疑软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反映相关情况,并教育子女停止搭建通信软件的行为。
2、不要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及对公账号、手机卡等重要的个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以免成为网络洗钱犯罪的帮凶,让自己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3、重视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
4、发现非法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对公账户、U盾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
5、手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APP。
反诈骗六一律
反诈骗“六个一律”是指在电话中,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谈到中奖,一律挂掉;只要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里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牡丹江市十一中学区
2023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