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号院社区首届少年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用户3388542
创建于2023-08-16
阅读 13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8月16日,早8点45分,参加首届社区少年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的筹备组人员已经到了居委会二层活动室。负责电子屏的居干打出了标题和背景。

小主持人康睿真到的最早,还自备了一份主持词,利用间隙与总裁判李辉在熟悉竞赛流程,荣获海淀区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荣誉的尹秀英和社区守桶党员志愿者杨丙康作为裁判员也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一起布置,挂画作和手抄报等,同时九点一过还有学生来现场交作品。截止赛前共收到各类作品17件。

原定报名的数名学生因为身在外地或者上课等原因未能到场参加活动。现场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张垃圾分类宣传彩页,作为竞赛的提示,一张积分卡用来互相打分,还每桌备了白纸和笔,作草稿纸。

九点半,活动准时开始,因为社区是首次引入知识竞赛的形式,学生们都比较羞怯,在多番动员之下才走上了竞赛台,并且很快着装就位,此时,女生组身着红马甲,男生组身着蓝马甲,每组对应一位裁判作为场外指导,凑巧的是女生组对应的是女裁判,男生组对应的是男裁判。


小主持人的一声开始,2组石头剪刀布,决出选答题的先后次序,蓝组的男生首先选了垃圾四分类这道题。回答限时3分钟准备,可在纸上做草稿,由1名组员做答限时1分钟。

男生组答题后,女生组马上就提出了不同意见,废纸不全是可回收垃圾,还有卫生纸或者脏污的纸张。男裁判随后也启发道,书、报都是可回收的废纸。接下来女生组必答题关于本社区桶站这个题目,因为不熟悉社区,临时看PPT,也很快给出了2处三色桶站的位置。两组骑虎相当,不相示弱。

在第一轮回答之后,场外指导的男裁判分别指出两组答题的弊端,尤其指出男生组对题目理解的问题,在一番启发下,两组人答题基本正确,各得5分。

这题男生组先后抽到可回收垃圾与厨余垃圾,每次都能答出12个,而女生组抽到的其他垃圾与有毒有害垃圾,从6个到9个到11个,逐步提升。但两组答题都受到宣传大类目的影响,裁判多方提示,越具体的东西分类越容易。

现场观赛的小学生虽然少,但是多了1位高中生和一位大学生,和一个学龄前儿童。这个奇异的组合,台下看得入神,欲言又止,高中生提出了电池的分类投放问题,点出了化学课的重要。在场少年对垃圾分类物品的回收越发好奇,总裁判李辉,在答题完毕后都会逐一评判对错,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点,引发到场学生的思考。

除此之外,场外的家长也提了2个问题,分别是旧口罩怎么扔和过期包装食品怎么扔。这就引入了目前防疫的问题,医疗垃圾和拆分垃圾投放两个知识点。

在本场竞赛中,还引入了床垫大件垃圾的投放和社区大件垃圾场,重点指出了投放垃圾的方法。学习了普通口罩要喷酒精后放入其他垃圾,多数电池是有毒有害垃圾要带包装扔,可回收的塑料制品除塑料袋外是需要洗净投放……

整场竞赛活动时长约2个小时,在场的每个人都融入进垃圾分类知识的海洋,不断在脑子里放大再放大,试图找到那背后的答案。

从“拔萝卜”到主动探讨、发散思维,参与首届社区少年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的这群学生们,已经站在了这道垃圾分类知识的大门前。时间有限,孩子们在不断地汲取和思考。品类越来越细,问题越来越多,相信不久的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参与竞赛的孩子们首先学到了解题的思路和对答题的挖掘深度的理解,未来他们和她们将会带着探究的眼光去探索未来世界,他们中也许会出一位新型材料的研发者,或者对社会公益的领路人。不管是哪一种,他们必将是敢于面对生活问题的勇者。社区小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

阅读 13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