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2023年会在兰顺利召开

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创建于2023-06-23
阅读 622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粽”情学术,聚焦胸部肿瘤,“艾”香丝路,仲射粤甘之光。 正值端午盛夏,“第八届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年会” 在金城兰州黄河之滨顺利召开。会议同期举办“第一届粤甘胸部肿瘤丝路论坛”,秉承“综合,协作,精准,提高”的会议宗旨,本次盛会将促进学科交叉及融合,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胸部肿瘤疾病同质化、规范化诊疗水平,打造多元协作、规范创新的胸部恶性肿瘤诊疗高地。6月22日-23日会议环节,与会专家重点围绕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疾病的国内外前沿研究热点进行交流解读,锚定胸部肿瘤规范化诊疗主旨核心进行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郁,内容精彩纷呈。

  年会伊始举行“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甘肃省胸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仪式由甘肃省人民医院苟云久教授主持,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董信春教授宣布包括白银市人民医院等省内14家地、州(市)级胸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成立并宣布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年委会成立。

        随后,董信春主任委员致开幕辞,他表示,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的成立及甘肃省胸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的成功建设,将为我省青年人才搭建交流合作、成果展示和互通有无的宝贵平台,将进一步提升甘肃省胸心血管外科疾病同质化、规范化诊疗水平,打造多元协作、规范创新的胸心血管外科疾病诊疗高地,促进我省青年医学工作者参与学会工作积极性。

“甘肃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仪式及“甘肃省胸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授牌仪式

  首日进行的是菁华论坛,会议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薛继军教授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谭锋维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杨弘教授分别致辞,对本次盛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与会的本领域专家的莅临及传经布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蒋伟《中山医院真实世界新辅助免疫治疗数据回顾》

  蒋伟教授首先回顾了早期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现有研究数据(包括KEYNOTE-671、CheckMate 816、AEGEAN、Neotorch等),后详细介绍了本中心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所开展的新辅助免疫治疗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及中心经验,如IIIA-IIIB期患者群体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将更加明显,治疗后手术难度更取决于治疗前疾病状态(暴露困难、门钉淋巴结等),irAEs及疾病超进展等问题更需引起临床外科医师重视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戴亮《ESCC新辅助化疗后ypN+患者辅助免疫治疗的探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研究)》

  戴亮教授针对目前全球局部晚期ESCC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段的应用“规则”、演变过程、指南意见更新情况及研究数据是否充足进行了整理分析,结合本中心前瞻性研究数据进一步讨论了晚期ESCC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再辅助是否能进一步优化远期生存获益,北大经验:在精准医疗的大医疗背景下,晚期ESCC术后新辅助应用与否及制定治疗计划等不能盖棺定论,一切应以现有指南指导为准,准确匹配患者并精准施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袁勇《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放化疗vs免疫治疗vs放化免》

  通过对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主流研究及数据进行分析及临床治疗经验,袁勇教授提出ESCC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尚不能解决此类患者群体远期生存率低、生存质量差的“顽疾”,而不同新辅助治疗方案,pCR率结果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华西医院数据提示:(1)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pCR率及肿瘤缓解评分TRS低于新辅助放化疗;(2)在围术期安全性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当;(3)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术后肺炎发生率低。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赵晋波《胸腔镜肺叶切除肺门处理技巧》

  赵晋波教授以手术视频讲解的形式详细解说并充分展示了两例右肺门肿物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门淋巴结清扫术,并综合分享了手术过程中较难处理的环节的手术技巧,作为西北地区经典中央型肺癌+门钉淋巴结病例,彻底清扫淋巴结在外科临床实践中始终是难点难题,提升胸外科医师临床手术技巧始终是不能忽视的热点话题。

四川省肿瘤医院 彭林《中国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射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射治疗专家共识》于2023年3月发表于《国际肿瘤学杂志》,由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彭林教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结论:nCRT 是局部晚期可切除ESCC的标准治疗模式。本共识进一步明确了nCRT中新铺助放疗的适应证、放化疗方案及术后的全流程管理;如何在治疗前准确预测患者对新铺助治疗模式的反应,从而精准选择新辅助治疗模式,实现个体化治疗,有待于分子生物学或多模态组学的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倪晨辉《肺部多发结节诊治策略》

  倪教授对临床早期多源发肺癌及肺转移性癌的现有检测技术及诊断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通过介绍本中心通过PCR及NGS检测技术对早期GGO定性诊断的研究,得出结论:(1)分子遗传学的检测在多原发及转移的鉴别上越来越重要;(2)重视基因共同突变的这类患者,预后更差,或许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3)寻找更加微创及提高诊断率,如多组学液体活检、联合人工智能以及杂交导航活检等。

上海市胸科医院 李春光《带蒂肌皮瓣重建治疗气管胸胃瘘》

  气管胸胃瘘是食管癌术后罕见的并发症,鲜有报道研究,病死率极高,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支架植入和外科手术治疗,李春光教授分享本中心3例气管胸胃瘘患者行带蒂肌皮瓣重建治疗,分别使用胸大肌皮瓣和背阔肌皮瓣,同时也可使用消化道重建术、带蒂心包补片或气管节段性切除+消化道修补+肌瓣填塞隔离等,此类患者一级预防更加重要,且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避免术后发生致命性并发症。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 杨弘《纵隔镜技术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

  杨弘教授对本中心近年来开展的36例纵隔镜淋巴结活检技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包括纵隔镜胸外科应用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以及检查过程的目标器官暴露的技巧方法,杨教授强调不论HRCT/PET-CT或Ebass等检查技术所提示的淋巴结恶性增大并不能一概而论,必要时应提升纵隔镜淋巴结活检优先级,且此技术在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需引起全体胸外科医师的重视。

  次日举办丝路论坛,会议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牛荣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王军副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鹏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董信春副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兰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戎铁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分别致辞,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粤甘胸部肿瘤防治方面的学术交流,促进胸心外科医疗资源再分配和西北地区专科医疗水平的发展,并预祝本届丝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举行《健康中国“我”行动-肺癌科普下基层系列活动(兰州站)》赠书仪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兰军《基于时空组学探索肺癌免疫肿瘤微环境的系列研究》

  从微观视角而言,肺癌免疫微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如何建立可视化的肿瘤微环境研究已成为目前肺恶性肿瘤基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张兰军教授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biomarker的研究及中心相关探索性分析及等方面,从免疫分型、免疫基因预测及淋巴结检查等多角度探讨免疫微环境特征,追求免疫获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陈克能《什么情况下肺癌不需要手术治疗肺癌》

  陈克能教授分析了目前对于外科临床对于GGO的良恶性鉴别缺乏诊断质量控制,回顾JCOG0804等相关研究的数据(磨实性成分占比、直径倍增时间等),总结归纳GGO的诊断与其影像、病理及分期三要素密不可分且需要综合分析,强调局部晚期NSCLC的综合治疗组合中局部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陈椿《人工智能辅助肺部结节多模式一体化诊疗》

  基于AI的肺结节“一体化”诊疗的作用地位与日俱增,包括筛查、分析、定位、治疗和诊断5大方面,融合AR、VR等技术精准实现智能识别、智能对照,能够实时监控、实时分析,充分配合临床医师GGO的有创或无创定位,为后续手术干预提供前期决策,提高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准确率。利用AI技术将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将是未来临床胸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北部战区总医院 王述民《肺机器人手术的质量控制》

  王教授首先介绍了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外科应用的演变过程、国内装机情况及手术量,指出临床胸外科机器人手术质量控制应围绕:(1)治疗原则质量控制:手术适应症的准确把握;(2)手术团队质量控制:麻醉、手术及护理团队;(3)手术流程及技术的质量控制:肺叶切除术技术、淋巴结清扫、术中冰冻病理及食管癌手术等质量控制。王教授强调,机器人手术的发展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一切始终应以胸外科患者获益最大化为基准。

广东省人民医院 钟文昭《III期肺癌诊疗进展和III期肺癌多学科门诊》

  肺恶性肿瘤III期5年生存率不容乐观,原因包括期癌性演变过程的不可控性或难预见性,且异质性大、争议大,专科医师存在选择偏移,所以III期肺恶性肿瘤首诊首治的MDT的地位至关重要:于患者而言,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住院费用、缩短治疗时间且增加临床试验机会;于团队而言,可提高指南遵循度、增加团队成员学习受教育程度、优化医疗资源及减少心理压力。

四川省肿瘤医院 韩泳涛《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的必要性及质控》

  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当今医疗格局下食管恶性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临床评估或病理评估准确率低,质控较差,现有研究结果(Keynote-5010研究、CROSS研究)与实际数据匹配欠符,外科介入不可或缺且时机把握、R0切除直接影响癌症复发率及复发间隔。所以,在逐渐提高新辅助治疗手段在食管鳞癌治疗过程中的地位时不能忽视外科手术的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 杨弘《甘肿食管癌外科手术质量提升经验分享》

  杨教授首先对甘肃省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总结,并介绍了甘肃省肿瘤医院食管癌手术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专科为提升食管癌手术质控所做出的改变与创新如保留奇静脉弓、清扫右/左喉返神经淋巴结更彻底等,在手术质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等方面提升显著,且更加重视术后新辅助放化疗。

上海市胸科医院 茅腾《前纵膈肿瘤的诊治路径》

  随着体检发现前纵隔结节增多,前纵隔可手术肿瘤及手术量逐年增加,茅教授针对前纵隔肿物(胸腺囊肿、胸腺上皮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及淋巴瘤等)的相关关键性问题及诊疗策略(诊断方式、是否手术干预、放化疗及随访时期等)进行了相近细致的分析和解答,并提出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标准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下午进行CACA食管癌治疗指南巡讲(兰州站),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樊代明院士致巡讲辞,他强调,CACA食管癌指南是符合中国人口特色、临床特点及疾病特征的国内第一部食管癌治疗指南,其面对群体涵盖医、护、患、师、生,具有“简洁实用、重视早诊早治、重视综合治疗、重视整合诊疗”的特点。本指南3位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针对指南概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魏文强教授针对诊疗指南重点预防筛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慧教授针对放射治疗进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教授针对药物治疗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于振涛教授针对诊断分期外科治疗进展分别作大会报告。

  随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弓磊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何文武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镇教授分别分享了本中心经典新辅助治疗病例。

  会末,毛友生教授及杨弘教授对大会作总结及未来展望,表示本次大会是西部地区胸外科学术和研究领域的又一次盛会,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胸外科诊治事业的蓬勃发展。此次会议的顺利开展,将西部地区胸部肿瘤的诊治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较快的发展,同时对胸部肿瘤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 622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