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峰
瑞阳初升,天际处,几道奔涌的河面从远处扭缠着冲延过来,河道泛着金色的光。晨雾柳烟,浩瀚的雷泽湖面上,几处黑色的土地龟背般的低隆着。禹手握耒耜站在高地上向远处凝望着,众人们信赖的目光投在在这位饱经风霜的领袖身上,“三过家门而不入”,多年来,他带领大家疏通河道,治洪排淤、大地渐渐在湖水中初露脊梁,新土地上阡陌交通,人丁兴旺,焕发出勃勃生机。今雷泽洪水又至,泄洪何方?禹目光落在远处裸露的滩涂处,禹坚定的用力一指:“今掘那处阻水滩堤、联通大野泽,水自泄往东方,雷泽水退淤存,千垧良田或可成,咱们走!”
“走啊!”众人嘈杂着,扛起木制和骨质的耒耜,簇拥大禹而去……
“大禹治水”难道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我们细细想来,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人口稀少,青铜器只是零星出世,断然不可能作为农具使用,农具也只是简单的石制、骨制或蚌制工具“耒耜”等。因此,那时候能有多少人又有多少工具可以开挖河道?一个雏形的城市也就几百上千人口,较大的城市也就不足1平方公里的面积。他们大部分居住在河湖淤积自然形成的滩垅高地上,为防水患无奈构筑堌堆,村落、城市自然原始。那时候,黄河下游平原沼泽湖泊等水面曾占据了至少55%以上的土地面积,人口稀少、产力地下。就此时人力物力而言,大规模的河道治理是根本不可能的。据可靠的气候和地学知识,在禹主政时期,气候变化致华北地区温度开始下降,海平面降低,内陆和海面的高差已经加大,内陆河道、湖泊、沼泽淤塞解除,滞水渐渐退去,这是气候变迁大形势决定的。大禹治理水患借助天时、加上其疏排有方,此时河湖滞水皆东流归海,新增沃野千里,人口倍增。大禹治水功成名就、流芳百世。大禹治水、水亦成就大禹!
黄河下游鲁西南平原上,我们脚下几米深处的有层黑土。地学上命名为“黑土湖组”,分布面积极广,“黑土湖组“这层土壤形成于10000-4000年前,原因是当时气候变暖致海平面上升,内陆排水不畅,湖泊沼泽中逐渐沉积下了这层腐殖物很多的黑土,它的碳同位素年龄鉴定为最晚为4046年前,黑土湖组的消失,代表气候回寒,长期地表河湖淤塞的时代的结束。这以后黄河水开始活跃,东西荡涤,造就了新的冲积大平原,这层黑土逐渐被新的黄土层覆盖。
据推理,尧、舜、禹三位先帝就是4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黑土层形成最后阶段的那批先人,他们居住在河滩和湖泊间的高地上,开荒种地、建造村落和小城,繁衍生息。传说舜帝曾躬耕于雷泽,其实雷泽湖到现在也不能准确定位,因为那时候中原地区气候温润,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一到雨季电闪雷鸣,在各处湖泊上划出道道闪电,这也许就是“雷泽”的由来吧,但雷泽在哪里?在山西芮城、山东菏泽还是泗水? “舜辞雷泽湖,鱼竭潭水枯”。这句诗倒是湖水退却的见证。
先人们早期也拿这些湖泊和沼泽没办法,几千年来都一直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繁衍着,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尧帝开始尝试着要治水了,而且尧、舜、禹三代过去水就退了。所以,一个古怪的念头在我大脑中开始腾涌:尧、舜、禹他们赶上这个陆水退出中原的大好时代了!那时由于与海面高差的产生,内陆的水开始流奔海洋。内陆雍水退却的那些年,洪泛期先人们为不至于东躲西藏,开挖小型的疏水沟倒是可能的。再后来,雍水退却后,中原沃野千里,万象更新,生机盎然。首领们顺就天意,宣布治水成功,百姓迷信天意,自觉报谢隆恩,推出尧、舜、禹三位大领袖,代代流传。
总觉得尧、舜、禹的治水方法不会有大的区别,进入主汛期,滔滔之水自黄河上游奔涌而来,或分散汹涌冲击,或滚滚漫滩,其势不可挡,现代技术尚不能阻堵汛流,大禹之父“鲧”但见水漫家园,岂能堵得及,躲得了。大禹之前治水不成功,是无处可疏水而已。至于“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就能成功?自然还是这百年间气候和地质变迁成就了大禹伟业。禹帝之后,气候回寒,水患剧减、沃野倍增,因此,推功于禹帝治水成功,自然合理。那时候没有文字,又过了一千多年,掌握文字的后人开始收集总结的三位先帝的治水方法和故事,但多应是民间传说和演绎,但口传的故事终于成为了真正的历史。
“沧桑巨变洪患退,万事流传禹治水;天意如此何须辩,中华皆为龙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