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为了深入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引导体育教师深度关注和研究跨学科主题学习,同时提升巴林左旗体育教学整体水平,2023年8月15日晚7:00,巴林左旗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张海春同志带领团队成员,借助山草体育平台,开展了关于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主题学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巴林左旗教研员张海春同志主持,由苏文龙、王艳娟、武艳鹏、杨智慧四位老师做交流分享,巴林左旗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学习。
苏文龙老师从“跨学科”的概念、内容、聚焦点、误区等理论层面解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
王艳娟老师通过《负重跑+应急救护知识》案例分析,深度解析了“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中,教师以地震防护演练为主题,从课前自主学习地震防护知识,课中模拟包扎、伤员转移,课后加强所学技能复习,始终贯穿“负重+紧急救护技能”的主题内容,思路新奇,解决了体育教学中所需要的“运动量”的问题又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培养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武艳鹏老师通过课堂中对音乐的运用,展示了“竹竿舞”“小小特种兵”“动物爬行”等情境教学。他提出体育与音乐的融合能够更有效的渲染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自然而然的达到锻炼目标。
杨智慧老师以“排球技术综合活动”单元教学为出发点,为大家介绍了在专项技能教学的单元设计中如何实施跨学科教学的设计及应用。
杨老师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课程任务。
她提出跨学科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方面制定。学科间的交叉点要从整体框架进行入手,依据主题和目标的确定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现阶段知识水平入手;从学生的参与度进行入手,争取进行全员参与。另外,跨学科要以本学科问本体,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工具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巴林左旗教研员张海春同志对王艳娟老师的《负重+应急救护知识》主题课程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并提出了他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
他表示,体育“跨学科”教学中关于主题的甄选,要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其他综合素养为辅,进行目标多元设计;然后根据真实的情境梳理归纳主要任务,再将主要任务细分为子任务,从而设计符合课标、校情、学情的课时任务。要通过跨学科教学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还需要我们对相关学科有足够的认知,并了解其课标要求,从而找到相关学科与体育学科的关联,更高效的达成体育教学目标。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兼职教研员沈杰老师首先肯定了授课老师对教材内容的大胆整合和创新。并以社会变迁和教育变革为切入点,从时代发展和社会背景解析“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他表示,体育教学融合多种学科,是跳出了学科的界限,有助于实现多学科交叉,全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评价、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重庆市南岸区教研员陈明建老师针对体育“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两侧重点一建议”
一、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重合,研究的问题应聚焦在体育锻炼、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和基本技能层面。
二、体育“跨学科”教学中,其他学科是为体育学科服务的,应侧重于解决体育教学中关于运动强度、密度、力度、角度等实际问题。
三、“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方向上,建议以国家颁布的新课标为限版,在五大主题方向上深挖内容。
山草体育创始人陈志山教授关于“跨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提出具体要求:
一、立足于专项技术讲解的学科应用不属于“跨学科”教学
二、以课标为主题研究内容,不可以单独设计主题
三、体育的“跨学科”教学中,运动的强度、密度必须达到要求。
四、“跨学科”教学不可生搬硬套,须从身体、心理、精神、社会层面上全面提升。
本次研讨会中具体案例的展示,打开了老师们的思路,不止对巴林左旗的体育教师有启发,也掀起了全国各地同仁对“跨学科”教学的思考。让大家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跨学科学习,明确了跨学科学习的研究方向。对如何有效设计跨学科课程教学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实践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无体育不教育”!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推动教师对学科融合的深入探讨,通过跨界学习打开孩子的思维之门,诠释什么是真实的学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的过程如在迷雾中探路,纵使荆棘密布,只要不断前行,终将柳暗花明!
跨学科主题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对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提出新的挑战,巴林左旗体育教师团队将继续在课程中深入贯彻“五育融合”理念,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适合跨学科教学的内容,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丰富学校跨学科课程,为教育事业贡献体育的力量!
编辑:张扬
一审:张海春
二审:葛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