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VS抉择——《鱼我所欲也》教学后的零星感悟

BAI.G.J
创建于2019-12-28
阅读 2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忙忙碌碌中,又是一年年末。于我而言,时光清浅,心亦安然~~~

    回顾几年来的初中执教时光,能够被记得住的课例实属不多。《散步》算是一篇,我的教学入门篇。教学小白的我,甚至还将作者名弄错了,实在是惭愧至极,感谢听课老师的“不杀之恩”。《驿路梨花》算是一篇,能算得上是迄今为止,备过的最为用心的一篇文章了吧。磨课八遍,自演无数,这也使我这个“小白”逐步领会到了语文课教学重点,应落在文本的精细化研读上。感谢曾经的引路人!时光虽逝,但感动常在。《荷叶·母亲》亦有难忘,一篇散文诗,以手绘画导入,再从说、品,到悟,最终延伸到5·20感恩父母,占时间的契机,有点“别有用心”了,呵呵。一直很喜欢汪老的文章,很质朴,有韵味。一节关于“鸭蛋络子”的《端午的鸭蛋》,也算是抚慰了这一情怀,但不知是否能给孩子们留下一抹粽叶香......

    如今,一堂文言文教学课——《鱼我所欲也》

    路遥曾说: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孟子性善,在“生”与“义”的抉择上,舍生取义。所以我从“选择”与“抉择”的辨别说起,淡化议论文文体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先哲孟子的善辩思维。让学生先思考:“生命”与“道义”,二者孰轻孰重。我不再一味地让学生接受书本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辩一辩,(这也是听肖培东老师课的些许感悟: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辩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孩子们的思维才能活起来.....)

    其实这种上课思路,一开始似乎有一点给自己“找事”的嫌疑。九年级组内公开课,中规中矩的上一堂常态课,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回首这一学期,我真的不能为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所以,这一次,我选择在备完常态课的基础上,换一种思路再备公开课。借鉴之前的听课所得,重新梳理自己的教学模式,期待能给自身教学以启发。

    公开课在13班进行,因为并没来得及磨课,我给自己的心里预设是完整的将课程上完即可(目标有点低)。课前又因个别学生前一天自习状态问题,班级的课堂氛围并不活跃。这也让我的课堂受到了一些影响。今天,在同类班级9班又重新上了一遍,孩子们在配合度有了提升。这也让我得到了反思:孩子敢于在课堂上说话,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

    2019年即将落幕,我的教学时光依然继续。我想我不应浑浑噩噩的只做一名教书匠。不管岁月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应该做它的主人。用心去做,用情去教。

    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尝试用鲁迅先生的文章上一堂公开课。因为这一直是我所渴望却不敢涉足的。听了四十五中周肖敏老师的课后,我想,也许尝试了就是进步了.......

阅读 2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