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 人生有尺 做事有度 ——浅议苏云涛装置艺术《尺》系列作品

本末曉藝
创建于2023-08-15
阅读 32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过:“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并强调,艺术不是自然现实的模仿,而是对自然现实的一种形而上补充,是作为对自然现实的征服而置于其旁的。足见“艺术”在人类生命进程中的重要和不可或缺性。

《尺》一    装置    60cm ×60cm

《尺》二    装置    60cm ×60cm

      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装置艺术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强大、最具沉浸感的一种,是后现代主义以来的一种新的样式、新的语言方式。与绘画和雕塑等传统媒介相比,装置艺术可以通过艺术品实体或是声音、灯光或是气味,填满整个艺术空间。

《尺》三   装置    60cm ×60cm

《尺》四    装置    60cm ×60cm

      目前,“装置艺术”成为顶流艺术形式之一,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都是艺术家将自身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呈现出的作品。

《尺》五   装置    60cm ×60cm

《尺》六    装置    60cm ×60cm

      不得不承认,苏云涛的装置艺术品《尺》,充盈着强烈的个体艺术生命体验,那种形而上的幻象之美,让观众目不暇接。不愧为“幻象表现主义的装置艺术。”当然,幻象之美源于其“求索于有限空间之中的无限......於幻象之中进行三维新空间的艺术探讨......”

《尺》七    装置    60cm ×60cm

《尺》八    装置    60cm ×60cm

      此期装置艺术作品《尺》,再现创作之妙境。如其所言:人的生命之舟就此进入了一种全新的,不可预测终极的神奇之境,品尝幻象沉浮,更替探索过程之中升华的无限乐趣......或许,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吧?

《尺》九    装置    60cm ×60cm

《尺》十    装置    60cm ×60cm

      苏云涛的装置艺术《尺》系列作品创作于2023年7月,由20件可根据需要进行组装的作品构成。这些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幻象思维、精巧设计、完美工艺、良苦用心、精心选材等。这些艺术品,可谓是其个性化的艺术创新,是其在艺术领域上的一次全新的探索。

《尺》十一    装置    60cm ×60cm

      《尺》与现实生活中的尺拥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外形、质感,区分只在于通过挤压而呈现出的状态。如他所言,“这个主题反反复复思考了一年多,在这些‘尺子’上,钢卷尺和木板的对比强烈而刺激,每一‘弯曲度’都是凭借当时一瞬间的感觉而生发出来,最终形成一定的‘状态’,而“尺”的刻度却一丝一毫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其借用了尺的功能性,将自己的感性代入其中,为我们呈现了相同空间不同状态的“尺”,为我们诠释了世界不会也不能毫无规则,毫无尺度,真正的自由,是在一定的规则之内。

《尺》十二    装置    60cm ×60cm

       艺术自始至终都在我们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素材。可以说,苏云涛很懂得“君子善假于物”之道。《尺》系列装置作品,就算观赏者没学过艺术,也能够看懂,因为观众与艺术家有相同的生命体验,对待世界抱有相同的观点。“尺”既是一种规则,也代表了一种理性标准,苏云涛是这么说的,放入一定的空间后就会扭曲变形,正是由于我们的介入,尺就产生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作品希望呈现和表达的东西,能让我们去联想、去思考……因为语音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灵魂到不了的地方艺术可以。

《尺》十三    装置    60cm ×60cm

      法裔美籍艺术家路易斯·布儒瓦说,“你必须告诉你的故事,你也必须忘记你的故事。你的忘记且原谅从而解放了自己。”苏云涛的《尺》系列装置围绕着尺度和自由两个主题,准确的表达了无序与有序的冲突、矛盾和统一的对立。用“尺”在形态上的变化讲述着关于尺度和尊守、对立和统一、背叛和迷失的经历,终极目的就是解放自己。

《尺》十四    装置    60cm ×60cm

       装置艺术是没有局限的,把生活中简单的原材料,和装置艺术结合起来。让作品延续出生命感,让纯粹的东西可持续发展下去。

《尺》十五   装置    60cm ×60cm

      《尺》系列装置在材料的使用上,采用了钢卷尺来创作,流露着工业风格设计的粗犷、豪放、个性十足的特点。这是一种非传统的媒介,也是工业文明时代特有的材料,这一媒介的运用可以使钢卷尺产生与传统钢卷尺完全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就材料而言,艺术家们仍然偏爱自然材料、植物材料和软性材料,对新材料,诸如不锈钢、玻璃和塑料这些工业材料,还是比较少的。即便有一些艺术家采用了不锈钢材料,但是用得得当、做得精致的作品还不是太多。苏云涛的《尺》在题材的选择与表达的准确性之间有非常好的吻合度。单一的钢卷尺,在苏云涛的手下,形成了不同的造型和不同的弯曲度,再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无形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让观众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视觉和精神感受。

《尺》十六    装置    60cm ×60cm

      苏云涛认为:“钢卷尺材料冷酷、坚固、轻薄的特性,与板材的温暖、自然、包融混搭,在一冷一热间会形成互补,更显和谐冲突之美。”尽观作品,其金属的侵略性与木材的包容性所形成的碰撞,在不知不觉中就触动了我们的眼球,有效提升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令人感觉到舒适和得体。

《尺》十七    装置    60cm ×60cm

      色彩是艺术表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于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一直是艺术家们追求美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尺》系列作品中,苏云涛使用了黑、白、红、绿、蓝等少数几个颜色,来强化金属的冷酷感和硬朗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们更加关注这个部分,根本目的就是用来强化和传达主题。

《尺》十八    装置    60cm ×60cm

      在当代,装置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的行为,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能够透过作品将人带入相同的情境、相同的意念产生心灵上共鸣的都是成功的作品!我们不能要求艺术一定必须表达深刻的见解与厚重的生命体验,也不该把装置艺术作品简单的定义为好与坏,而是要关注所表达的情感。正如我们有时候通过绘画、写字、歌唱来表达当时自己的状态,也是表达一份当时的情感。

《尺》十九    装置    60cm ×60cm

      人生有尺,做事有度。这是苏云涛一直秉持的人生原则,也是《尺》系列表达的主题。韩非子说,“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一把尺子有恒定的刻度,而我们做人做事,也应该像一把尺子一样,不仅量人还要量己,去懂得这个世界的规矩,去坚守自己的原则。

《尺》二十    装置    60cm ×60cm

      装置艺术的美学特征,表现在对传统艺术的反诘与超越上。这种艺术可以跨越客观存在;可以弥合艺术与观众的二元对立;更是艺术家、作品、观众三位互动的艺术体验。苏云涛的装置艺术作品《尺》,完美地全释了美学的特征,让人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又一次感受到灵魂的飞升和跨跃。

   



                                                 张云梅

                                             2023年8月

      苏云涛 美术高级教师,现任教于下关一中初中部,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大理州首批“苍洱霞光”教学名师,中共大理州委联系专家,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西南大学基础教育专家,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专家,云南省优课名师,云南省民间美术特色工作室主持人,云南省初中美术名师工作坊坊主,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国培计划"专家,全国2021“人美年度教育人物‘美育示范校长’”。

阅读 32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