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心理知识 关注孩子成长----2023年肇庆市高要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高级(A证)培训第七天

2023-08-15
阅读 1313

今天是参加心理A证学习的第七天,全体学员由线下学习转为线上学习。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硕士导师、广东省心理学会秘书长陈彩琦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多动症心理研究与干预》讲座,陈彩琦老师从青少年注意力问题状况、ADHD的症状表现与评估、ADHD的病因、ADHD的干预方法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引导学员们对多动症孩子的表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员们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问题提供了依据,使学员们更好地帮助多动症的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矫正。

一、形式多样,理论与个案结合

陈彩琦老师讲座形式多样,通过大量的视频、案例,列举了多动症的症状、病因以及治疗方法,让学员们了解了生活中注意力疏忽的现象和多动症的表现等相关知识。

二、针对性强,分析到位

由于多动症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陈彩琦老师对ADHD的干预方法展开了详尽的解析。陈老师认为,ADHD的干预方法有五种,1.药物干预;2.行为干预;3.生物干预;4.认知训练;5.正念干预,其中,药物干预、行为干预和认知干预是最重要的方法,当然,行为治疗还需要孩子父母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

三、虚心学习,认真记录

学员们认真学习之余,抽空做好学习笔记。

         行为治疗中的阳性强化法指出:“帮助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意味着需要准备额外的、经常性的人为动机,如奖励。”反应代价也提到:“我们需要为多动症患者设置比通常状况下更及时、更频繁、更突显的行为后果指示。”所以,我们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发现孩子讲话的次数减少了,做作业的时间缩短了、或者课桌收拾整洁了等表现,我们都要多鼓励、表扬孩子,让他们在不断的表扬声中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减轻多动症病症。

文字:区群友

图片:戴朝梓   苏明慧

            蓝灼丽   苏贵炎

审核:第三组学员


阅读 13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