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小时候的年味儿,是怎样的?
舂糍粑,第一个蹦入脑海:村子里三五家的人约好当天一起做糍粑,婶婶们一大早把泡好的糯米,抬到小河里淘洗,回来倒入木制的大桶,小的能装五十来斤,大的能装上百斤,放上大蒸锅,底下烧着过年过节才舍得烧的大柴,大🔥烧得旺旺的……几个小时后,由经验丰富的婶娘打开盖子,用一根特制的长长的小竹杆一插到底,抽上来一瞅,嗓子一亮:可以开工啦——便用大勺子把香喷喷的糯米饭勺出来,第一勺她总会用双手搓成一个个团子,分给在一旁守了大半天的一群娃娃们,娃娃们拿到这个又香又烫的大饭团,一边吹一边嘻嘻哈哈地跑过边吃去了!
婶娘继续把糯米饭勺到石臼里,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扛起大竹棍便开始你一舂我一舂地使劲干呀!没几下,小伙子们就把一粒粒糯米饭舂成了糯米糕,然后齐力用竹棍尖儿把一大团糯米糕挑起来,高高的举起,重重地“叭”地一声搭在大圆桌上,嫂嫂婶婶们就开始用手把这些粘呼呼热呼呼的糯米糕从竹棍尖儿上用力扒下来,分成几个团,分几桌,搓搓揉揉,再分成许多个小小团,我们这些小姑娘们就用手一按一滚又一压,圆圆的糍粑就算成形了!为了让糍粑更光滑,大人们带着我们拍糍粑,拍得满屋子啪啦啪啦响……隔壁家负责看火蒸糯米饭的婶婶又跑过来招呼:到我们家了,到我们家了——于是,小伙子们用指粗的麻绳绑好大石臼,“嘿呦,嘿呦”地把抬起,走起,我们大部队就跟着又转移到另一家,这家响完那家响,那脆脆响的拍糍粑声,和着欢笑声,穿过屋顶的瓦缝,穿越云霄……
年前那些天,大家伙农活早忙完了,都在为过年准备着:炸油堆、包粽子、蒸年糕、屯各种年货。
大年三十儿,家里大小分工,屋前屋后房梁屋顶打扫得干干净净,再扛个长梯子把屋顶瓦片也重新整理添新一下,摘下两扇大木门,用柚子叶煮的水涮过晒干,然后就可以贴春联、贴门神啦!就着太阳还没下山,娃儿们洗个早澡,穿上新衣裳,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放爆竹去啰!
夜里大人小孩都会一起守岁,一到零点,家家户户的爆竹声就会响起来,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大人们交代我们把家里所有柜子抽屉打开,等着财神爷送财来!
大年初一,凌晨就能听到吱吱呀呀的水桶晃动的声音,那是大人们抢着要去小河里挑新年的第一桶水,图个好彩头!
小孩子们也天蒙蒙亮就早早起床,走门串户拜大年去了。春节是大红色的,大红的对联静静地守着,大红的新衣服在村子里流动着……村子里一派热闹祥和的新年景象!
记得我们小孩子都会三五成群地去到人家家门口对着门缝就唱“gaga”。记得是这样唱的,如音频,大概意思就是祝福主人家想啥得啥。
主人们见有人来拜年了,就打开门,每个孩子塞一两个油堆糍粑粽子,几颗糖饼什么的,有些也会给个小利是,要是哪家不开门,我们就一直唱一直唱,唱到开门得小礼物为止,然后我们就笑哈哈地跑到第二家,又对着门缝开唱……从村头唱到村尾,收获满满!
现在的年味呢?时代在进步,虽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年”还是那个“年”!
今年的年味儿,我要从女儿给外公外婆送“福”字说起!
这两年,家里的对联和“福”字都由小女儿承包了。这不,她说趁我们回玉林老家过年之前赶紧给外公外婆送春联送福啰。瞧,这小架势:一笔一划皆用心,起笔干脆,行笔大胆,收笔利索,有那么点儿意思!
外公接过外孙女送的对联,非常赞赏!夸奖比去年进步了许多,还对着下联的“五福”两个字赞叹不已,说这样的字快赶上以前我们村专写对联的陆老先生了的字了!不知咋地,说着说着,看着对联,外公就热泪盈眶了,嘴里念叨着:“咱们家又要出女将了!”。女儿听了,心里美滋滋的,那尾巴快翘上天了!
我们也就此机会给在外地工作没能回家过年的舅舅舅妈表姐表弟们提前拜年啰!
外婆接过外孙女送的“福”字以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高兴得合不拢嘴。马上搭起桌子,搓起油堆来。大家齐动手,三下两下,就得一大桌了。
外婆熟练地把油锅下起来,黄灿灿的油堆很快就出锅了。小馋猫早就流着口水在旁边等着了!
这可是为娘小时候最期待的年货了,当年娘亲也是这样守在锅旁等吃的,这个味道几十年了都没有变过,还是那么酥,那么脆,那么甜,那么香……这,就是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过年的味道!
外婆给我们捎了一点儿回玉林,说给奶奶也尝尝,尝尝我们这边的年货味道。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一路狂奔,我们平安回到玉林乡下老家。这个宝贝小孙子呐,一见到许久不见的爷爷,就马上撒娇钻到爷爷怀里撒娇:“爷爷,爷爷,我好想你啊!”孙俩开始不着北地聊起来……
“嚎——嚎——嚎——”随着一声声猪叫,我们全都跑出屋子来围观。杀一头大肥猪当然是过年的重头戏了。瞧老舅这套娴熟的动作就知道是高手。只见他手拿一把两尺勾:一赶、一抓、一勾、一扳……娃的四叔、大伯、堂伯齐上阵,一个抓住猪手,一个抓住猪脚,一个扯住猪尾巴……大肥猪不知怎么地,顺势就横躺上了四脚长凳。弯弯的刀子,大大的盆子,大肥猪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其中我避开了一下。)
一大锅开水早已烧好,大伯负责淋,老舅手执弯刀开始刮起来,几下工夫就利索了,白白净净了。后面的场景有点不敢看,带着孩子转移注意力避开了!
等我们再出来时,已经是下图这样啦
七大姑、八大姨、他大舅,个个有份!这份礼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弥足珍贵,但过大年,杀大猪,是好过好日子的象征,送猪肉也是希望亲戚们天天有肉吃,个个过好日子!
其他的年货,可谓五花八门。
谷坪上,我们从寨沙拉回来的200斤马蹄,怎么看起来才那么一丁点几,怎么够削呀?
房间里,寨沙特产沙糖桔、沃柑,一筐又一筐,看似好多,可好像也不够吃呢!
另一个房,奶奶自己晒干的龙眼干、花生干、一箩又一箩;二伯拉回来的生瓜子,香瓜子,一麻包又麻包(这是初五抓拍的,还剩下小半袋了);平遥的贡梨、阿克苏的苹果、各式的糖饼,一箱又一箱。
娃的大伯和四叔为除夕买的烟花爆竹,堆满了老房间!
我在一楼厨房里与娃的大娘、四叔娘学包糯米粑粑。大嫂的手艺可真好!每一张叶子都剪得整整齐齐的,每一个粑粑都包得漂漂亮亮的。
我们还做了的大年糕,放入大锅蒸都要蒸四个多小时。
奶奶的拿手好菜:猪婆酿菜,绿油油,圆鼓鼓的,也准备上锅了。
大姐、二姐、三姐也各自在家准备着回娘家的年货: 大姐做的豆腐花又嫩又香,豆腐酿冒着热气。
二姐的大龙粽子,也得翻翻身了。
三姐养的大土鸡,可漂亮了!
隔着屏幕我们也能闻到香味儿
老厨房里,我又端张小板凳,认真地在做“火头军”。每次回老家,我都喜欢当“火头军”。女儿总是不解地问:“妈妈厨房烟烟的,你怎么老喜欢坐这里烧🔥呢?”我告诉她,这可是偷学大伯的厨艺最佳机会哪。
只见大哥佬把一大块一大块的五花肉切得四四方方,冷水下锅煮熟,捞起来,用专用的工具——长满了许多刺的锥子,给每块皮子扎了许多小洞洞,然后给每一块均匀地抹上盐,淋上醋……
小表弟年纪虽小,但炸扣肉,也是早就能独挡一面的大厨了。瞧他这火候,把握的杠杠的![强][强][强]
大家忙活了半天,年夜饭终于上来了:猪肺猪肚萝卜汤、白切鸡、香虾、红烧肉、扣肉、猪手焖笋干、酸菜肥肠、西红柿汁焖鱼、香菜炒鸡……大家齐上桌。五岁多的小儿子开始扳着小手指数人数:爷爷、奶奶、大伯、大伯娘、二伯、二伯娘、四叔、四叔娘、大哥、二哥……一共18人——三哥因值班没能回家一起吃年夜饭,安怎么多数出个人来了?哈哈!
大娘问:“安弟,你带女朋友回来啦?”儿子摊开双双手认真地回答:“我没有啊!我没有女朋友!”那认真的神情,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大娘说:“现在就数不清了,再过两三年,大哥、二哥、三哥都带女朋友回来了,就更加数不清楚了!”是啊,再过两三年,我们又要再开一桌啰!
吃过年夜饭,小娃们最盼望的就是放烟花了,个个全副武装上阵,服了奶奶,不知从哪里挖出这么多防护设备来。大人们就在客厅里看春晚、聊天,嗑瓜子、喝茶……
儿子一声哨响:“开动——”小家伙们就一起跑到老屋找烟花去了。下雨天,气温低,没什么影响到他们的热情。大伯也忍不住帮孩子们到雨中,放了几个大彩树。小家伙们十响,一百响地放着……
一玩,就玩到了快零点,四周开始响起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小叔子从老房间里扛出了几圈大爆竹,放到了院门外,从上坡的地方开始摆,一直滚到了院门里,在院子里又绕上几圈;再扛出真正的大烟花,端放在院内外。
时辰一到!点火,顿时,清脆的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在院门外响起,只见一条长长的银蛇,闪着白白的火光,从院外的小坡底开始往上窜,穿过院门,一直窜进来院子来,在院里绕上好几圈,声音振耳欲聋,白烟滚滚……
想起李世民的《守岁》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夕夜放烟花爆竹,在老百姓心中,就是去邪除旧迎新,寓意来年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院墙内外,“轰,轰,轰……”大烟花从地上“嗖嗖嗖——”往天上窜,再从天上倾泻下来,成了红色、黄色和金色的大“瀑布”,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气势。
紧接着,好几款烟花相继登场,五颜六色的彩菊重重叠叠,五彩斑斓,闪闪发光,各式烟花仿佛在争奇斗艳,又好似在展示着人们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夜空已然也成了光的海洋。
过了一会儿,慢慢变小变弱的烟花变成了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最后,渐渐变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坠落下来,好看极了。
这一幕幕,让我想到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到了赵孟頫的《赠放烟火者》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这美丽的烟花啊,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愿望……
我们有的昂头望,有的用手机录,有的在赞叹,家人们的欢笑声,孩子们的尖叫声,小狗见到这场景也呜呜叫起来,小院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烟花爆竹声慢慢停下来了,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一个个还兴奋得……发红包咯,发红包咯!这当然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了。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大伯二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祝大哥二哥“工作顺利,越长越帅!”祝大娘婶婶们“永远年轻漂亮!”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万事顺心!”……
随着一声声祝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红包就收入囊中了。这是女儿返柳前展示的红包,然后像守财奴一样反反复复的数着她的财产[笑脸][笑脸][笑脸]
初一一大早,儿子听到大家都在说新年好。他也拿起姐姐写的虎福,说要给他彩虹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拜大年了。
拜过大年,儿子就闹着要放烟花了。我说大白天放不好看的。于是他每天都盼望着天快点儿黑:“妈妈,怎么还没天黑呀?”一见到天黑,就拉着爷爷的手去帮点蜡烛,然后女儿、安了四哥,五哥、表姐也都加入其中,玩得不亦乐乎!
刚开始只敢玩点儿带棒棒的小玩意儿,后来越玩越有经验,越玩越大胆了,也敢像哥哥们那样,拿一根点燃的香,直接去点冲天雷。一见火光,立马转头就跑……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我们这群孩子,只要谁刚买了一支小烟花,我们一大群小孩子就跟屁虫似地跟在他后面,看着他点燃,跟着他跑上跑下,他那样子,就像个将军!胆子大的就敢玩火柴炮,盒子里取一根,对准盒子边上黑道道,一擦一扔,就清清脆脆的“叭”一声响!收得一声声赞叹与一个个羡慕的眼神,那就是偶像了!
大年初三,一连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我们一家老小,一起去给老舅拜年。坐车也可以,走山路就是抄小路,儿子最喜欢探险,以前也经常带他走这段路,只听他高兴地说:“我可以带路,我是队长,你们跟我走!”
这一玩,又玩到了天黑,还有节目咧!
天气晴好,大姐二姐三姐带着家人们回来拜拜喽!这下子,儿子真数不过来了!哈哈
几个姐夫聚在一起喝茶聊天……
这一大家子,每一餐的青菜,都是这样供应的。
端碗迎面走来的,正是我们家的大厨——安的大伯。每次回来,大佬大厨总是忙前忙后,给我们整几大桌的美味佳肴!
听说老舅以前就是村里的大厨,难怪奶奶煮菜那么好吃,难怪大伯当大厨,难怪四哥才十几岁,也当大厨了……希望安弟明天也能炒得一手好菜!
几个比较小的老表,一见面就总粘在一起,吃饭,玩,睡觉也闹一起睡,哈哈,一起就一起吧!
老表之间的亲情,就在这样的玩、挤、闹、争当中,越来越近……
夜里,又接着搞一出!鸡翅、五花肉、火腿、热狗、菜椒、菜花、韭菜……烤着吃,更好吃!
下雨天,又何妨?!找出雨🌂,雨衣,水鞋,一个个全副武装,去老姨家,大姑二姑三姑家拜拜喽……
亲情,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这样的举家一起“走”当中,越走越亲!
夜里,几个老表又聚在一起喝茶,谈工作,谈人生,天南地北,竟然谈到凌晨三点多,我也是服了!
老表老表,越聊越近!亲情,就在这样的闲聊当中,越来越亲……
大年初四,立春了!
立春的寓意是阳气上升,万物更生,新岁开启。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立春的含义是春季的开始的意思。
女儿剪了个“立春”,祝大家工作和生活都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珍惜时光,珍惜春天,春种秋收!
既然春已到,那我们就踏青去!
四哥、五哥、六哥,出发了——
初五,拜社王!全家老小都来拜拜,祝愿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
初五的傍晚,吃过晚饭,我到楼上收衣服,看到这美丽的晚霞,忍不住拍下来,录下来!原来老家的风景真不错!
这晚霞,真美!这环境,真好!家人们,真亲!只要眼里有光,哪都是景;只要心里有爱,哪都有情!
这浓浓的年味啊,这浓浓的亲情!国泰、民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