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授说过:“师生共读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我与孩子们的年龄差距也越来越大。为了消除这条横在我们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课文《芦花鞋》的引领下,我和班上的孩子们第一次共读了一本书——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开启了我们的共读之旅,从此,读书再也不是孩子们一个人的寂寞旅行,师生共同阅读一本书,有交流,有分享,有碰撞,书香通过共读开始在班级弥漫。
除了《青铜葵花》这本书外,在我和这班孩子相处的这两年时间里,我们还共读了《草房子》、《呼兰河传》等书籍。
共读让我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最致命的问题是我高估了孩子的自觉性,高估了阅读对他们的吸引力,再加上由于缺乏方法引导,没有相应的工具做支撑,所以班上的一些孩子,全然处于应付状态,我也在阅读引导这条路上做着徒劳的努力。
直到这个暑假,我遇到了北京分级阅读的指导老师郝老师和她的团队。在郝老师的引领下,我和孩子们再次抬起书本,继续我们的共读之旅。
我们共读的书是《爱的教育》和《智的教育》。
在我们决定参加这次阅读活动时,郝老师给我分享了这两本书的导读课视频、课件、每日导语、导读单……收到这些资料,我如获珍宝,一遍又一遍地拜读,然后按照导读单上的阅读计划,一步一步地和学生一起,一边读,一边完成导读单上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导读单该怎样设计?设计导读单有哪些具体的讲究?通过翻来覆去地分析郝老师传给我的导读单,并将其与语文课本上“快乐读书吧”结合起来,我有了一点点发现:
1.确定好导读单的功能定位,一本书原则上确定一个语文要素。因为任何一本书,它的功能几乎是无限的,可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用庄子的话说就是“以有涯随无涯,则殆也”。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我们要采取的的策略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2.明确导读单的文体导向,不同的书籍,要采用不同的读法,即便同是小说,成长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它们的阅读方法也不尽完全相同。这要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贯穿导读单的始终。
3.导读单的设计要与语文课本上的语文要素相辅相成 。
虽然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但我清楚地知道,语文课本上的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课内学法,课外用法。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想以后我也可以学着郝老师和她的团队那样,自己尝试着设计导读单。
本次共读活动,我不仅收获了方法,还获得了精神的洗礼。书中那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仿佛在诉说着我们的曾经,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老师,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在纸和笔的摩擦间,度人神圣的一生。哪怕到头来一无所获,可心中依旧对那些曾经相遇的孩子心怀牵挂。”
这次共读,孩子们一读完就可以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原先那些或是只用嘴来应付的孩子们,也或是觉得阅读很麻烦的孩子,现在终于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此时的他们,虽然与我身处异地,但我敢肯定,他们的眼睛里定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定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定会多几丝笑容,开学后的读书交流,定会多一些精彩的表现……
我很庆幸,在我迷茫的时候遇到了郝老师和她的团队,他们让我明白,引领孩子们在童年最美好的岁月里共读一本本书,就是在他们的童年里播下一粒粒最美的种子,那是文化的种子、语言的种子、审美的种子、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里有丰富的知识,有无穷的智慧,有高尚的品德,有强烈的信仰……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在引导学生阅读这条道路上且行且思,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感谢阅读,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