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六进活动”综合报道

美友289552784
创建于2023-08-14
阅读 9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增进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提升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化进程,以便更好的发挥各类文化遗产在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发展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非遗六进依托成温州市各级非遗项目,组织吹糖人,温州编绳,无骨花灯制作技艺,米塑,剪纸,提线木偶人等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园区.进街区.进侨区”的活动。依托各种节日及民间民俗活动,以图文展示、作品展览、传承人现场展演、文化艺术培训等方式,将非遗带进千家万户。

文艺星火溯经典

非遗竹编进校园

     中国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更连接着华夏儿女的浓浓情感。

    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19日,龙湾竹编非遗传承人王芝法老师来到理工学院为“瓯溯”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演示并指导竹编制作技艺。王老师带来了一些自己编的竹编工艺品,有精致的竹篓、竹篮、竹椅,有栩栩如生的麋鹿、老虎、耕牛,还有用黑篾竹编技艺编成的写有“五谷丰登”的竹筐,竹韵悠然,瓜果飘香,盛装着生活的富足与安康。

      这次的非遗“六进”活动,也让“瓯溯”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体验了这项非遗技艺。王芝法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编竹筐的基本手法——一挑一压,在交错编织之间,王芝法老师的指尖纵横翻飞,普通的篾丝,在他粗糙的大手中仿佛有了灵性。队员们也自己动手进行编织,在竹编的过程中,队员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像如何接竹篾,怎样把竹筐的底部收拢等等,而王老师也是耐心地手把手教学。在一天的沉浸式竹编体验后,大大小小的竹筐跃然而生,队员们不仅收获了自己亲手做的竹筐成品,还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更在编织中体悟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坚定了匠心传承的责任使命。

米塑

    米塑是温州地区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与北方的“面塑”堪称中国双绝。温州米塑是以糯米、梗米等为原料,磨成粉蒸熟,成粉团状后,和以各种色素,以揉、捏、掐、刻、扮等手法制成人物、花卉、水果、花鸟、走兽等形象。它的工艺比较细腻,精致,造型逼真、生动,由于寓意美好,象征辟邪,健康和长寿,而深受群众喜爱。

     

    7月16号早上,这一高大上的非遗项目竟然走进了北岙街道海霞村,当大家从老师的讲解中,知道要用眼前的粉粉糯糯的米团学做一只兔子,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一双双小眼睛里掩饰不住地好奇和期待。

      

   

      

吹糖人

       一句“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总是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那是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惊喜。早年间,各地街头巷尾少不了吹糖人,他们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吹着糖人,甚至是集市庙会都不会错过。

          一个担子、一个炉具、一把铁勺、一小块糖稀,一吹一捏,经过林志微老师炉火纯青的手艺变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东西,向孩子们传述着民间不朽的手艺与记忆。

木活字印刷技术

     祖辈的宝贵技艺,随着时光的流转传承到

一代又一代的匠人手里。他们手中翩然起舞的木活字块,也在一个个时光定格的瞬间,绽放出最温情灵动的光彩。匠心,从不会随时光荏苒而消逝,它在代代匠人手中薪火相传,犹如黑夜中的星辰,历经时光洗礼,依旧璀璨夺目。

传承非遗文化不仅仅是口头的一句空话,更需要注入新一代的血液,非遗文化的花朵才能绽放的更加绚烂。

     7月26日,张子珊走老师进洞头温州文博科技产业园,带着孩子们体验了活字印刷术的一系列过程,其中,木活字雕刻技艺是一项“棘手”活,张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木活字雕刻者起码要经历三到五年的手艺训练才能达到大概率不会出错的地步,同时,要不断训练你的想象力,因为经过所有雕刻的东西都是反着来的。”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非遗六进”活动,截止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推动了温州非遗资源融入当下生活,提高了非遗项目的知名度。

     此次“六进”公益活动的开展,加大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力度,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传承“非遗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也全方位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非遗传播渠道,扩大非遗影响力,打造非遗城市名片。提高了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性、体验性,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艺术、文创、非遗文化的魅力,丰富了百姓们在生活中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阅读 9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