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太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蝌蚪成长记

创建于2023-08-14 阅读313

课程缘起

        春天到了,周末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或者是水池边玩,周一的一天早上在开展晨间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什么,我也很想知道他们在讨论些什么,于是我就凑上去听了听,原来是曦曦小朋友说他昨天去了一个池塘边抓蝌蚪,那个蝌蚪很大的,而且跑的很快。于是其他小朋友们纷纷各抒己见,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对蝌蚪这个话题讨论的越来越激烈。蝌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长大的,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等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所以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班决定开展一场关于蝌蚪的探秘之旅。

主题分析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对蝌蚪的基本认识,但是如何在幼儿的原有基础水平上去深入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是我们老师需要做。本次的主题活动我班就把重点放在了幼儿的表征学习上。 

        表征是儿童思维内化的过程,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就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其中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是表达其记忆、想法、设想、感受以及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是教师读懂幼儿行为的关键。通过课程的不断深入,在一次次不断的自主学习和探索中激发幼儿的表征意识,帮助幼儿的表征更具生动化、细节化。 

      《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会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与表现方式。儿童会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表达对参与活动的认知和了解。 

        可以说,幼儿表征存在于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各年龄段幼儿表征的特点有哪些?幼儿表征的方式有哪些?我们如何有效呈现幼儿表征记录?在不断的实践探究中发现,幼儿的表征行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其年龄的变化有关系,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幼儿表征行为是不同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其表征行为变得更加社会化,他们的表征行为会考虑到具体的情景、角色、动作、语言等,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事物就更加抽象。

儿童经验分析

前期经验:

        对蝌蚪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蝌蚪长大以后会变成青蛙,知道青蛙的跳跃姿势,部分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得故事。

核心经验:

1.在饲养小蝌蚪的过程中探索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

2.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能学会使用表征方式进行记录。 

3.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多维度的去感受体验《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趣味性。

4.使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合作完成关于《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艺术作品。

5.在饲养蝌蚪变青蛙的这一过程中帮助幼儿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种子。

 

关键经验:

1.在饲养蝌蚪的过程中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以及成长过程。

2.通过艺术、健康、社会领域的不同活动方式多维度的去感受体验《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趣味性。

3.利用多种表征方式表现《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情节以及逻辑关系。 

4.观察记录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并使用观察记录表通过表征方式进行记录。

5.通过彩泥、绘画、水粉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合作完成《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场景。

6.在饲养蝌蚪变青蛙的这一过程中帮助幼儿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种子。

课程计划

一、蝌蚪调查

        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去认识蝌蚪,我们先进行了一个前期的调查,了解一下孩子们对蝌蚪了解多少,以及孩子们想知道关于蝌蚪的哪些秘密。

通过一节集中教学活动《表征记录》,孩子们进行了表征的初探索 。

我们把前期家园合作的问卷与孩子的记录相结合,并在主题墙中展示。

课程反思

        调查记录可以说是幼儿表征学习后的初体验,但是相对于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只采用图画这样的表征形式有些单一。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表征形式,我们继续开展了接下来《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

二、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和特征,帮助幼儿感受和表现美,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们一起欣赏。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去感受和表现美,我班把《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故事进行了多领域的结合,教师引导幼儿用属于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故事再现。我们把文字化抽象为手工作品的具象,更加进一步的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02:10

  在故事的讲述中孩子们提出的:”小蝌蚪为什么只有妈妈而没有爸爸。“他们自己也给出了答案”我们可以把小蝌蚪的爸爸加进去呀“。”小蝌蚪找家、小蝌蚪找爸爸“等等的故事就这样孕育而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的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故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思考: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也是我们做课程时思考的。对于幼儿的各种奇怪想法,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耐心倾听并给以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在后期孩子们还创造了自己创编的故事。

00:42
00:31
00:20
00:20

课程反思

        幼儿的回忆、记录有了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这样的一个活动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三、蝌蚪变化我记录

       做课程并不是一味的去追随幼儿,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我们可以在追随幼儿兴趣的同时,把握教育的契机,开展相应技能的学习。 

幼儿自选分组方式,分成五个组进行小蝌蚪的饲养 

幼儿通过表征的形式进行记录,往往孩子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装饰、清洗鱼缸、喂食物、消毒、无变化.....)

01:16
00:40

课程反思

        幼儿把自己学到的表征内容运用到了自己的观察记录中,幼儿的画面丰富,生动,满满的细节也是给了我很多的意外惊喜。 

四、蝌蚪障碍赛

       多领域教学渗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蝌蚪障碍赛中孩子们还发明了多种玩法,教师也追随着幼儿不断升级游戏的玩法。

01:05

五、蝌蚪小知识

     我们把孩子感兴趣和学到的蝌蚪小知识粘贴到了主题墙上,这也成为了孩子们的知识角。

课程反思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游戏,支持幼儿自主表征,倾听幼儿的想法,关注幼儿的发现。在倾听记录中,老师能看到幼儿表征画面从简单到丰富,从浅显到生动;也能听到幼儿的讲述从简短到完整,从被动到主动;更能感受到幼儿情绪从拘谨到放松,从犹豫到自信。 

      教师不应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幼儿表征的好坏,而应站在幼儿的角度,真切的感受他们在表征中的变化,如游戏体验、情绪感受等。同时,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提问和追问方式,鼓励和引导每位幼儿都有话可说,有话敢讲,用心去感受童“话”世界的乐趣,体验童“画”世界的纯真。 

阅读 3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