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江上的桥

美友7753609
创建于2023-08-12
阅读 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游览前的资料收集

(一)盘龙江:源于昆明市北郊的崇山峻岭之中,而后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从而成为了昆明四城区的分界线(2004年9月后)。上游称牧羊河,源出嵩明县西北部梁王山西麓白沙坡,西流经牧羊折西南流,至阿子营折东南流,经狮子山与冷水河汇,折西南流入松华坝水库,又西南流经昆明市官渡区和五华、盘龙两城区,至官渡区福保附近入滇池。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847平方公里。平均流量7.1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26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75亿立方米,属金沙江水系。之后再向南流,最终在昆明南郊汇入滇池。盘龙江是昆明城内为数不多的水域之一,到冬天时也是前来过冬的红嘴鸥聚集的地方。

(二)书中所看到的盘龙江:昆明也曾是水乡!在汪曾祺所著的《昆明的雨》名为“螺蛳湾”、“潘家湾”、“董家湾”等等带“湾”字的地名,过去都是小河的码头,六十年前云南和平解放时,得胜桥下还泊靠小汽轮,来卖菜卖柴的农民,都是撑着小船到拱桥弧形的石拱下系揽。让我想起水上威尼斯,但现在已看不到这样的场景。

(三)盘龙江上的桥:整条盘龙江有50多座桥,这些桥为昆明的交通带来了便利,是连接昆明城东西的纽带。 龙川桥是昆明盘龙江上第一桥,位于昆明市北郊二十多公里的上坝村,横跨盘龙江上游两岸。盘龙江上的得胜桥是四个城区边界的交点所在,故称“一桥跨四区”。还有历史悠久的霖雨桥、大花桥,龙川桥,一路向北,巨龙桥、昇龙桥、翠龙桥、蟠龙桥、鱼龙桥,都带“龙”字。每座桥都有属于它的故事,也许我们经常走过这些桥,但却不知道它背后的沧桑与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盘龙江上的桥,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

二、游览计划

(一)游览地点:昆明市区内
(二)游览方式:游览盘龙江上的桥,我选择了不一样的游览方式——乘船。
(三)游览路线:桃源码头——敷润桥——圆通桥——鼓楼路桥——油管桥——八角桥——交三桥——南太桥——桃源码头
(四)游览时间:半天
三、游览见闻
(一)敷润桥
游船经过的第一座桥是敷润桥,敷润桥历史悠久,早年的敷润桥正当昆明东北郊、北郊进入市区的主要孔道,地处城乡接合部,是盘龙江进入市内的第一桥。我看了介绍敷润桥近旁是历代储粮要地,周边形成米市,明代建有大粮仓,后来成为粮食集散加工中心,称作“米厂心”。这里接近小菜园,菜农经常把蔬菜等农副产品挑来出售,滇池的小船也可以沿盘龙江北上,一直撑到敷润桥下,运来大量农产品和水产品,在这里形成规模不小的菜市。有昆明小调唱道:“小伙伴昆明来赶街,敷润桥上聚拢来;唱起调子初见面,姓名生根心上栽。”曾经的旧貌已消失在昆明城市建设的巨变之中。桥身不宽,现在所看到的敷润桥是后来重建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三孔桥,用于专门人行通道,桥身装饰了许多大大的花朵。城市的发展带来交通的便利,但也抹去了历史长河中的印记,现在所看到的敷润桥已不再见当初的繁华。
(二)圆通桥
穿过敷润桥不远便是圆通桥,圆通桥是昆明首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建于1991年,沟通了圆通街和北京路的交通,凌空横跨盘龙江、珠玑街、北河埂、灵光街,全长500米,其中,桥梁长254米,桥面宽24米,桥梁之跨采用独塔单索斜拉,斜拉桥主塔高44米,建成时具有全省先进水平。有数根钢索斜拉着桥身,桥上车辆穿行,摩托车、电单车来来往往,也有行人走过,看起来感觉不是很安全。
(三)鼓楼路桥
    从圆通桥再往前走就是鼓楼路桥,是一座水泥钢筋混凝桥,桥的旁边有一栋二层小楼和一大丛三角梅,玫红色的三角梅开得特别茂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风味。
       (四)油管桥
穿过鼓楼路桥后不远便看到油管桥,这座桥的名字和油管有什么联系呢?1937年11月滇缅公路开始修筑,到1938年8月全线通车,由于盘龙江横穿这条公路,当时战局紧迫,因此使用了西起印度加尔各答、东至昆明金马寺油库(当时称此路为“史迪威”公路) 。在小菜园林家村北侧的盘龙江上修建了一座木桥,叫林家桥。经过风雨侵蚀,沙土散落,梁木腐朽,已不堪重压,难以承受大量运输卡车通过。战局紧迫,不能用长时间来建新桥,因此,中印输油管的无缝钢管成为架设桥梁的最好材料,军队用很多根输油管架接,建成了新桥梁,盘龙江上有了“油管桥”。1967年整治盘龙江时,拆除油管桥,新建的桥沿用至今,群众俗称油管桥,1981年该桥被命名环北桥。如今硝烟散去,桥已不再是油管,但人们出于对曾经的抗战历史和国家之间友谊的纪念,一直把这座桥称作油管桥,公交车站名也保留了油管桥的名称,“油管桥”作为命脉之桥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想这就是对历史的铭记。
(五)八角桥

八角桥的桥身和桥上的栏杆是防木质的红褐色,过桥要转八个角,八角桥位于桃源街中段,横跨盘龙江,连接着桃源街和盘江西路。建于2005年,是一座专供行人过往的桥,桥长45米、宽4米,因通过桥面需辗转八次转角而得名。最起初的桃源八角桥是全木质的桥,后来将桥面全部改为钢板铺设。我们乘船经过的时候,桥上也有人在看我们,妈妈说让她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但现在应该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船上看你。

    (六)交三桥
再往前走,水面变得宽阔,岸两边横跨江面挂了很多彩色的灯笼,两边的石墩上也挂着灯笼,到了晚上夜景一定很不错。不远处便是交三桥,位于北京路与人民东路交会处西侧,桥面较宽,跨度也比之前的几座桥长。但交三桥确有一段悲恸的历史:1941年12月18日早晨,10架日本轰炸机从越南河内起飞,清早7点就飞到昆明。这时正是冬季,天刚破晓,警报才响,敌机已经临头,城中顿时大乱,市民纷纷涌出城“跑警报”。城东路窄人挤,交三桥成了咽喉要道,前面又被一辆军用卡车堵住,成千上万的昆明人被堵在桥前。敌机马上俯冲轰炸,又用机枪猛烈扫射,交三桥前后完全成了一个大屠场,被炸死炸伤者达500多人,被称为“交三桥惨案”,震惊全国。交三桥作为地名,也保留至今。
如今的交三桥是昆明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金融机构所在。北京路与人民路交叉延伸,地铁1、2号线穿梭而过,交三桥已不再是一座桥,而是一个地标,附近摆摊的小贩、络绎不绝的行人,穿流而过的车辆,都在彰显它作为城市中心的繁华。交三桥是这座城市从苦难、悲壮的抗战时期到如今成为现代化繁荣都市的见证者。

(七)南太桥

顺着江水一直往前走,一栋高楼出现在眼前,楼上有“华一大厦”四个字,下面横跨江面的便是南太桥,桥两边的树丛里有一只白色的水鸟,看起来像鹭一类,游船经过时它也不惊慌,似乎已经习惯了这喧哗的城市,也这座城市的一员,它和盘龙江构成一副生态美景。南太桥是盘龙江上众多桥梁中的一座,因为地处城市繁华街区,留下了很多记录城市故事的物件和传说,“铜犴(àn)”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铜犴铸于1864年,整个身体均由黄铜铸成,身长约2.3米,高1.5米,其形似牛而实非牛,顶具独角,双眼注视着盘龙江,似在监视着江水的变化。铸牛于盘龙江边的目的在于“以镇水怪”,因为历史上盘龙江是个水患无穷的河流。据传说,金牛身下有口井,井壁上有孔与盘龙江相通,当江水涨到井孔时,空气便会从牛背孔排出,发出翁鸣声报警。这便是民谚所说的“金牛叫三声,水淹东大门”,盘龙江边的“金牛”有预警的作用。如今已不需要它作为预警的用途,铜犴成为了保护文物,成为一个记录昆明人治水兴城的历史见证。
南太桥是我们游览的最后一座桥,从南太桥返回桃源码头,码头上有一座人物雕塑,是元代初期派为云南的首任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在云南6年中“兴滇之心,事滇之子”,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深得民众拥戴。亲自主持盘龙江水系的水利建设工程,“泄”“蓄”结合,建成昆明城郊西北至东北、东南及海口一带,形成当时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完整、最科学,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系统水利工程。
在桃源码头看到一首诗:
昆明八景
云津桥上望,灯火万千家。
问夜人沽酒,寻店客系槎。
城遥更漏尽,月圆市声哗。
破晓阑游兴,疏钟传太华。
云津桥就是现在的得胜桥,是旧时昆明的水陆交通要道,诗中描写了云津桥附近商贾云集,市井繁荣,商业兴旺的场景,得胜桥自古有“一桥飞贯日之虹”的美誉。
四、桥的思考

我和家人乘船游览了盘龙江上的七座桥,大多数历史悠久,背后有很多我们平时不在意的故事。通过这次游览我对盘龙江上的桥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古至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桥的材质、形状、功能都发生了变化。穿过这一座座桥,看见桥上的车水马龙、路过的行人,感受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有一点感受不太好,那就是盘龙江的水质,有一股被污染的臭味,水也不够清澈,游船经过时,阵阵污水气味扑鼻而来,这是游览盘龙江最大的遗憾。希望大家能够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美。盘龙江的桥,你了解多少呢?

阅读 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