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标 谈感悟”活动

北山羊
创建于2023-08-12
阅读 8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伊宁县马秀花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学课标 谈感悟”活动(第十四期)

研读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板块 课程内容

分 享 者:程旭

单       位: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

学课标
谈感悟

  读《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部分》有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与几何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激趣,引发思考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要使小学生积极地投入思考,就要设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而情境的创设,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源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情境,不仅让学生激发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大部分的知识可以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大脑思考,引发问题。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别开生面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利用多媒体显示情境中的事件:“啪——”地一声响起,学校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突然被飞来的小球击碎了,一下子围上来了许多同学。小明看着地上的破碎玻璃着急地说:“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得赶紧配上一块,可是尺寸大小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真急死人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同学小聪突然眼睛一亮,高兴地说:“我有办法了!只要拿一块玻璃,就可以去配上与原来完全相同的玻璃。”聪明的同学们,你认为应该拿哪一块呢?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抓住了学生喜欢猜测和挑战的年龄特点,感受到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自然而入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实践活动效的整理。在头脑中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在比较中有助于正确表象的形成。

二、体验感知,清晰表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中加强直观演示,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光靠观察是不够,老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动脑思维,掌握了图形的特征。如:在认识物体时,摸一摸物体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折一折,看一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是什么样的。量一量每条边有多长。在实物中摸到了,认识了,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感知,形成了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还有赖于适时地比较和分类的数学方法和策略。利用这些方法,让学生更加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了解图形的特征。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时,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依据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之后在全班交流过程中,学生对不同三角形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清楚三角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用集合图进行有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容易发现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些奥秘。经过提炼,合情推理得到数学猜想,然后在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的正确性,由此得到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等。

五、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简洁而准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因此,学习中应鼓励儿童用数学语言对自己的探索过程、思考策略、计划进行解释和说明。数学语言的交流不仅是让儿童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给大家,更主要的是让儿童在表现过程中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逻辑思维水平。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变换、直观思维等手段,只有在大家共同探讨、合作解决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生成和发展,并得到提升。可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对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具有中央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中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智慧和个性的发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意识,又使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例如:在《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的关系比较抽象。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成一个长方形。小组内组员想到合作,有拼摆的,有记录的。并要求在动手实践中,共同观察、思考、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而长、宽分别是12厘米、1厘米;6厘米、2厘米,4厘米、3厘米三种情况。从而推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的教学,知识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实践操作中“重新发现“的,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认识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发展了空间观念。

      总之,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的特征是以情景呈现问题,以问题驱动探索,以探索组织学习,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

图文编辑:程旭

初        审:马秀花

终        审:王良云

阅读 8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