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幼儿在一岁之内是没有想象的,一至两岁出现想象的因素。二至三岁想象有所发展,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三岁以后,幼儿的想象也没有预定目的,没有主题,常有外界刺激直接不自觉而产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有意性和创造性的想象初步发展。基于这些特点,跨世纪认为想象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一种想象力的延伸。
在跨世纪蒙氏教育中语文教育、科学文化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旭日班有一位叫做恩慈的小朋友,恩慈在选择工作方面比较广泛,但她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创意拼摆或玩娃娃家的游戏。
00:09
在自由工作的时间,恩慈特别喜欢选择可以做创意拼摆的工作,做操作的过程中,恩慈首先会认真的思考自己将要拼摆的物品,想好之后,恩慈就开始特别认真专注的进行拼摆。恩慈拼出了小机器人,然后又拼了一个小汽车,用其他小块的积木当做货物,恩慈把那些小积木摆整齐放在小汽车的后面,小汽车拉着货物要去送货了,恩慈还拼出来飞机、恐龙……拼好之后也会向老师进行介绍自己的作品。
听到恩慈的分享,我们都被恩慈的想象力所折服🤣
恩慈有一次还选择了组方块游戏的工作,恩慈把所有的积木全部散放到工作毯上进行创意拼摆,恩慈拼出来很多图形,有六边形、长方形还拼出了小花……
怎么样?恩慈的想象力是不是很棒呢?
00:10
恩慈之所以有这样丰富的想像力,一方面是来自生活中的所闻所见;另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操作蒙氏班丰富的教材教具所获得的灵感。在这里,实物化操作真正促进了想像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