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副本)

秋婵
创建于2023-08-12
阅读 2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小衔接之心理准备

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它们之间的顺利衔接对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幼小衔接的身心准备方面,给家长和教师一些合理化建议。

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是幼儿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也是重要的入学心理准备。一、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    1.爸爸妈妈可以与孩子多聊一聊将上小学的话题,听一听孩子们的心里话,及时发现孩子的疑虑和担忧的问题。    2.爸爸妈妈要了解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兴趣点,从正面引导,强化其入学期待,减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压力和负面感受,缓解入学焦虑。一定不能用上小学的事情来吓唬孩子,给孩子徒增不必要的压力。二、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带着孩子在小学附近走走看看,说说小学里有些什么?或者通过网络视频让孩子“云”游小学吧!    2.可以为幼儿创设条件,与一年级小学生线上视频交流,了解真实的小学生活。也可以通过绘本《我上小学了》,与孩子边玩游戏,边了解小学生的一天。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一、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成人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和影响幼儿。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幼儿,对幼儿的合理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避免因成人的不当做法给幼儿带来负面情绪,如:在别人面前比较幼儿之间的长处和不足、大声呵斥幼儿、总是表扬别的孩子已经学会了什么等等。二、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不愉快的事情,为幼儿做出榜样。在家中开展能给幼儿带来情绪情感体验的故事、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幼儿恰当表达消极情绪,学习积极应对和化解的方法。如:发现幼儿不高兴时,接纳他的消极情绪,在他平静后主动、耐心地听他讲述不开心的事情和原因。    也可通过绘本《儿童情绪管理》,让孩子从科学的角度了解每种情绪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调控、表达情绪。

喜欢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情绪。一、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充分保证幼儿每天的游戏和运动时间。选择适合幼儿居家进行的亲子运动内容,要求运动材料方便、灵活、易收集,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分享。建议家长多陪伴幼儿,增进亲子感情。二、发展大肌肉动作    根据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的内容需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力量和提高耐力。鼓励幼儿坚持、主动锻炼,不叫苦、不怕累。三、锻炼精细动作    定时、定期与老师、同伴分享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内容,鼓励幼儿在家里学会正确、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等。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画笔、剪刀、小型积塑等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进行画、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

我们一年级班主任在迎接新生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请孩子提前参与教室布置和熟悉校园的用意准确地传达给家长,以得到更好的配合,让孩子找到更加美好的感觉和迎接新挑战的自信心。

刚刚形成一个新的集体,每个新生都会有不小的差异,不论是脾气性格,还是知识背景,都各具特色。但是每一个新生都在试图寻找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最合适的位置,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够得到肯定。然而他们还小,时而明白时而糊涂地听从和遵守着老师的指令和要求,有时记得写作业,有时就忘了。有的孩子抢着拖地,却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拖把;有的孩子积极回答问题,好像什么都会;有的孩子上着课会突然哭起来……每一个学生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教养方式、情感沟通状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影响着这个孩子来到学校的状态。家长往往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在写字、算数、英语等方面准备不足,会造成上学之后的不顺利和不自信。    所以他们会战战兢兢地询问老师,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跟上,然后又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感觉到,如果自己不够好,就会有什么大难临头的事情发生。这往往也将老师和学校推向了一个令学生恐惧的位置上。所以教师需要明白,开学之初尤其不要以成绩论英雄,不要纠结于新生之前是否学过写字、算数和英语,反而要请家长放松心情,乐观对待孩子初进小学的懵懂状态。    鼓励孩子交朋友,多关心同学、老师和班集体,告诉家长他的孩子对于这个集体来说有多么重要。当然,我们要用实际的班级活动,来让新生感觉到自己对于这个集体的重要性。因此,先接受每个学生的不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再要求学习成绩,这是迎接新生的必要顺序。

劳动是一剂良药。孩子能够有事可做,尤其是能够为别人做事,她才会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认识到自己是被他人和团体需要的。这样,才会产生自我肯定,并且产生自律。在一个刚刚组建的班级里,张三负责地面打扫,保证没有碎纸;李四负责擦白板,帮助老师擦干净;王五负责浇花;赵六负责桌椅摆放得整齐,使其摆成一条直线……每个人可以轮流做,或者合作完成,这样,沟通就开始了。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破冰方式。    一个勤快的、无微不至地照顾学生的教师就像勤快、体贴的妈妈一样,容易教出懒惰的学生。而懒惰的人自己并不快乐,因为他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觉得自己为这个集体所需要。这其实也是小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在座位上能否听清老师讲课,能否看见讲台上老师展示的内容,能否与前后左右的小伙伴融洽相处,能否被老师注意到……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进而影响他对自己的同学、班级和学校的认可程度。    在入学之初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所以说排好座位也是幼小衔接关键期不可忽略的问题。老师需要看到,教室中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孩子们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座位的安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论我们对新接到的学生们报以多大的爱心和热情,我们必须清楚一点:这个班级、这个学校、这些教师,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在观察和审视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也在观察和审视着我们。所以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显得特别重要。    在我熟悉的小学教师当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教师要亲切。甚至有人认为,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家长们也纷纷表示,需要充满爱心和耐心的教师来陪伴自己的孩子。然而对于大多数正常的孩子来说,在家里,在父母亲人那里,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爱,教师不必像妈妈一样,教师就该是教师的样子。    所以,教师的亲切与爱心需要揉进权威和智慧里,那里面有对一个“陌生人”的充分尊重,以及对他内心需要的细心揣摩。而耐心则表现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审视和接受自己,并且总是,充满自信地陪在他身边,愿意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愿意与他碰撞和磨合,对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信心满满。

入学身心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与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帮助幼儿科学、全面的做好入学准备,增强幼儿自信、帮助幼儿快乐入学,为开启小学学习生活注入动力。

阅读 2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