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态 新养成一一洛龙区养成教育十二校联盟第324次活动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探索与实践活动(数学)

ShocKing ᐝ
创建于2023-08-11
阅读 18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当夏末的火花点亮初秋,一场以“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暑期教研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为深入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地,促进课堂提质增效,“第八届中小学教师暑期教研论坛”小学数学专场学习顺利开展,旨在立足课堂主阵地,深度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深耕教研沃土,为教育助力赋能。今天,我们相聚云端,共赴一场智慧的盛宴!

专家风采,匠心筑梦
以研聚力,共同成长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小学

周亚萍

8月11日,《中国教师报》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暑期公益论坛进行直播,主题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探索与实践”(语文),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线上直播研修。在培训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王艳玲和顾志能两位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两位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对“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探索与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当前素养导向的整体教学以及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了更透彻的认知,也澄清了以往我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模糊认识,对我今后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作为新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但是在今天的培训学习中,我看到了两位老师都是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主,这对我以后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今后如何做产生了初步定位。

今后教学首先我将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建设,通过“评—教”准确了解当堂课的具体学生,而不是评所谓往届学生在本课情况的经验;其次让课堂教学更聚焦学科素养的实现,尽可能使教学和评价围绕学生学习这一中心展开,使教—学—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的目标。最后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科德育的目的,运用评价,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分数压人。在课堂小组活动参与中,与教师的默契互动中,学生也能领悟到集体力量与智慧、开放兼容才能取得不断地进步、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的道理,体会到老师辛勤的付出、智慧的光芒以及关爱的深情,使学生内心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洛龙一实小翠云路分校

曹学飞

今天非常荣幸聆听了王艳玲老师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一课,感悟颇深。王老师整节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明确了在课改大环境下要立足培育孩子核心素养,要重视教学的全面统筹。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孩子们认识数字、运算符号等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我觉得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应该这样来实施。

第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本次教学的核心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授、课外拓展、小组合作、游戏等,让孩子们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感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注重评价与反思。教师需要及时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及时纠正错误,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并且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我认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方法,注重评价与反思,才能够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洛龙区第六小学

谷晓燕

2023年8月11日,我参加了“教-学-评”一体化线上教学培训。有幸聆听了王艳玲和顾志能两位专家的理论指导。

王艳玲教授对大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详细讲解。大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中我知道,大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将单元内的知识进行整合,确保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大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学生参与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顾志能老师致力于对计算教学进行创新探索,计算教学强调算理和算法。顾老师借助自己真是教学实录详细展现了由算法到算理学习顺序的优越性。由于家长对教学的重视提高,孩子学习的渠道更加多元,很多孩子已经“跑”到教材和教师的前面了。因此,采用先暴露算法,用算法引问,再探究算理的教学顺序更加符合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顾老师的创新探究给我们一线教师教学拓宽了思路,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多了一种教学方法,我感到受益匪浅。

洛龙区关圣街小学

汤娇娇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八届中小学教师暑期教研论坛,聆听到各位专家精彩的讲授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顾老师分享的: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计算教学新探索,启发了我对计算课堂教学的很多思考。计算教学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理解算理,二是掌握算法。基于这两个目标,顾老师先是分享了“先算理后算法”的教法,这是小学计算教学最常见、最典型的模式,之后顾老师又分享了“先算法后算理”的教法,我听得意犹未尽。两种教法在我脑海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尤其是“先算法后算理”这种教法今天听了顾老师的详细讲解,我颇感惊喜,这种“学生尝试算法,出现丰富情况,教师明确告知正确算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学生主动提出对算法的真实疑问,然后聚焦问题,借助材料,探究算理,掌握算法”的教法更加符合现实的学情状况;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能绽放课堂的思维含量。它紧扣知识本质,彰显以生为本,体现深度学习,使原本枯燥的计算课绽放出迷人的魅力。顾老师今天的分享为我以后的计算教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引,我将带着今天的所学、所思、所悟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成长,成就更精彩的自己。

香山小学

代淑涛

今天,我们在线学习了顾志能老师带来的《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计算教学新探索》。顾老师用自己真实的课堂给我们展示了两种计算教学的方法:“先算理后算法“和“先算法后算理”。

“先算理后算法”——先给出情境,让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开展操作等活动,理解计算原理,获得计算结果;基于此,再引导学生将 “理”转化为“法”,也就是“创造”出与之相符的计算程序。这是小学计算教学最常见最典型的模式。

“先算法后算理”——学生尝试算法,出现丰富情况,教师明确告知正确算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学生主动提出对算法的真实疑问,然后聚焦问题,借助材料,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教材上的计算教学往往是以第一种方法呈现。我在教学中更多的也是循规蹈矩,遵循教材的编排进行,如此,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但是,这也忽视了一种情况,个别孩子已经提前接触了新知,这种教学方法很难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

第二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算法,分享各种不同的情况;接着老师告知其中正确的算法,强烈刺激学生,学生对算法关注度高,思考点多,疑问自然萌生;而这些疑问恰恰指向于算法背后的算理,所以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算理的过程……

这种教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进行知识迁移,逐步打开思路,思维更加敏捷,学习的激情就更高涨,这种良性的循环会使更多的孩子善于钻研,从而爱上数学。

先暴露算法,用算法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聚焦问题开展探究,最终深刻理解算理,扎实掌握算法,有效提升素养。这种计算教学的新思路,紧扣知识本质,彰显以生为本,体现深度学习,使原本枯燥的计算课绽放出迷人的魅力!

“教学”需要边教边学,在教中反思,在学中成长。依据学情,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定能一路精彩。

洛龙五实校

胡金静

2023年8月11日我参与了第八届《教材帮》中小学教师暑期教研论坛,上午聆听了两场报告,其中顾志能老师《用算法引问,促素养提升》——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计算教学新探索的报告让我耳目一新,顾老师以两次执教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为例,针对先明理再寻法,以理驭法,以法承理和先暴露算法,用算法引问,再探究算理,两种教学设计展开深层次的探讨,让我们领悟各自的独到之处,第一次执教顾老师创造性地处理了42÷2和52÷2两个例题——不教十位除后没有余数的42÷2(例1),而是先教十位除后有余数的52÷2(例2)。他这样处理是因为例2更具一般性,更能让学生体会这种除法竖式分两层书写的原理,学生学会了例2的技能,自然就迁移会解决例1。这样“由一般到特殊”的计算教学处理方法,称之为“先算理后算法”——先给出情境,让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开展操作等活动,理解计算原理,获得计算结果;再引导学生将“理”转化为“法”,也就是“创造”出与之相符的计算程序。

第二次执教时在“生问课堂”的理念下,顾老师又有了新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算法,学生不能列出(也有可能出现多种情况),求知欲自然萌生;教师将正确算法呈现,来强烈刺激学生,学生关注度高,思考点多;正确算法(或不同算法)引发学生产生了针对算法的疑问,而这些疑问恰恰指向于其背后的算理,所以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探究算理的过程。这样的教法就是“先算法后算理”。先暴露算法,用算法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聚焦问题开展探究,最终深刻理解算理,扎实掌握算法,有效提升素养。这种计算教学的新思路,紧扣知识本质,彰显以生为本,体现深度学习,使原本枯燥的计算课绽放出迷人的魅力!

顾老师采用放教学视频的形式让我们感悟他的课堂教学思路及特点。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形式更朴素,过程展开更大气;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学习过程思维充盈;学生对算法的印象更深刻,对算理的理解更充分。

顾老师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他的课堂之所以有趣并有效,就是以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聆听专家引导,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克服固定的授课思维和无意义的课堂环节,事先设计好每个环节,引导学生去提问去思考,将学到的本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洛龙区广利街小学

权景瑞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数学知识教学要注重知识的 ‘生长点’和 ‘延伸点’,把每节课教学的知识放在整体知识体系中,并注意知识的结构和系统。”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需要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培养,而数学计算教学单元都是按照固有的课例安全、稳定、小步子进行教学,所学知识是点状的,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缺乏关联,学生探究的空间小,不利于学生自主迁移和自主建构,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培养。因此开展结构化的学习,很有必要。下面我就如何在计算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构建整体知识结构

数学是有结构的科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它不仅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简单罗列,更是要联系以前所学、现在要学、今后还要继续学习的内容,以及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例如: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涉及两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等知识内容。往前看,学生在一年级“20以内加法和减法”中已经掌握了 “凑十法” 和 “破十法”的知识,认识了 “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基础,就可以迁移到学习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中来,也是对前面学习的2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巩固。往后看,也是为后面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作好学习经验的准备。

二、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结构化探究学习中,不断促进思维水平的提升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把加法归为一节课,其中包括不进位加,进位加。减法归为一节课,包括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以及个位上是0的笔算减法。这样丰富了学习内容。算法多样化的呈现,使学习不枯燥,有挑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如:老师可以例举几个10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逐个进行计算,其中学生呈现的算法有口算、摆小棒计算、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列竖式计算等等算法,让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相同计数单位相加” 的算理,从中理解笔算加法的原理,从而掌握算法。单元开启课在多种操作活动中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水平的提升,为后面迁移学习笔算减法打好基础。

三、勾连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通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迁移学习

在计算教学中,必须凸显出 “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的重要性,它是形成计算教学的关键能力。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笔算知识后,掌握了 “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的知识,即 “相同计数单位要对齐”的道理。理解从相同计数单位累加 “满十进一” 的算理,推理出减法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减少”“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作十”的算理和算法。因此,学生可以运用前面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学习。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同计数单位的累加或减少”这一通法,既勾连起加减计算知识间的联系,也为小学生进一步迁移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知识作好充分的经验准备。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避免教与学是“两张皮”;如何将教学行为、学习能力、诊断评估有机融合,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把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教研课题,注重每节课教学的知识放在整体知识体系中,并注意知识的结构和系统。

洛龙八小

王荣利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数学思想和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是我几点的体会:

 1、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4、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洛龙区龙城双语小学

张国琴

8月11日,我们龙城双语小学数学组教师们齐聚屏幕前共同观看第八届《教材帮》中小学教师暑期教研论坛"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深度探索与实践线上培训。

从"教学评一致性"中我们深刻领悟到,"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

第一、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

第二、"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前者是指老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后者是指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第三、"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认识与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的原理,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学习目标从似有若无走向核心统领;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逆向思考;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烦琐走向有序开放;对学习信息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也就是说,"教学评一致性"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变革,让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建立在原理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层面。

感谢中国教师报为老师们提供了这样难得的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机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收获满满。鲜活的课堂实例、精湛的教育艺术,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务头脑,也将会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精神盛宴的成果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脚踏实地,从实际做起,最终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

安乐明德小学

李利恒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不停,教研不断。今天聆听了王艳玲教授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与行动的讲座,王教授从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行动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讲解。2022版新课标要求教学方法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就意味着要打破以往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加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必须从研磨内容主题、解构教材编写、学情诊断分析、设计单元学习四个方面开展。教师在研磨主题中要理解数学课标中“内容主题”,提取内容主题下的核心概念,细化单元中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厘清单元中数学知识的本质;在教材方面要弄清教学编写序列和知识结构;在学情方面力求比较准确地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前的准备状态,把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预测不同的学生对学习内容不同的理解方式;最后通过确定单元目标,构建单元地图,设计学习活动,评价嵌入过程完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通过这次聆听,我知道在单元整体教学一定要在对学情与教材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尊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恰当整合,做到立足学生,扎根课堂。

洛龙区开元小学

武琳慧

对今天的“教-学-评一体化”培训受益匪浅。 王艳玲老师的单元整体教学法的介绍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对单元整体教学法进行介绍,随后提出了一些疑问,这些疑问也是我的疑问,比如单元教学是否意味着课时的增加,是否意味着对教材进行改变,随着王老师的深入讲解,这些疑问也随之解答。单元整体教学要找到大观念,也就是单元的核心概念,这个就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主线,能够找到这个知识点的前铺和后续,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起关联,促进学习方法的迁移。找到单元大观念后,要对其进行细化,并且有的单元的大观念不止一个,有的单元的大观念体现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细读教材,对多版本教材进行对比、借鉴,把握知识的横纵向结构,让学生知识和思维结构化,澄清内容关系,形成类似于思维导图的知识脉络。并且要对学情进行诊断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进行调整。

接下来顾老师的计算教学专题,让我佩服至极,顾老师先分享了自己的成名作,首谈创新,随后又分享了间隔数年后自己对同一课题的研究与创新,顾老师着重分享八个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第一节课是“先算理后算法”的模式,第二节课是“先算法后算理”的模式,顾老师紧跟时代步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前测,调整教学模式,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现代学情状况,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更能绽放思维含量,实在是佩服!下午的名师优质课展示也让我收获颇多,谭刚老师的植树问题以谜语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谭老师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简化题目,便于解答,谭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列举很多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打开同学们的思维。

孙玉波老师的稍复杂的排列问题的讲解思路非常的清晰,一直在引导同学们有序思考,做到不重不漏。并且将本节课与之前学的简单的排列问题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同学们对“0”的存在加深理解,并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巩固练习,不局限于数字的搭配,使同学们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潘玉欣老师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用红包来导入课堂,紧跟时代潮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潘老师注重孩子们的自由探索,给孩子们了充足的探索时间,真正做到了学生主体,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展示、分享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让学生将整数加减法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的注意事项,加深学生们的记忆。 

安乐逸夫小学

张佳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不足。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旧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洛龙区张衡街小学

石玉欣

今天学习了顾志能老师的《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计算教学新探索》,有以下几点感悟:

1.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一致的目标。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可以说,教学“有效”的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2.在教学中,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支点,而评价则贯穿教学始终以促进目标的达成。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几乎没有系统考虑目标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难以做到评价先行,因此教、学、评一致性常常成为空谈。因此,处理好教、学、评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实质在于提高教、学、评的相关性,研究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的问题。

3.为了改变计算教学的现状,还需要重构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思路,大力度地强调运算的一致性,是值得再思考的。引导更多的教师更加重视算理教学,对个别难点内容的算理解释方式进行优化,也许就足够了。我们要针对相应内容开展专题研究,寻找到有效的突破办法,而其他的内容“照常行事”。如此,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影响都是最小的,何乐而不为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在课堂中有思考、注重反馈、注重引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以学生为主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

赴一次智慧的盛宴

历一场教育的征程

感恩相遇

不负美好时光

……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评无止境。教学研讨本就是一场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名师引领,深入探讨,精耕细研,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研讨培训,洛龙数学教师队伍的专业本领必将更上一层楼,立足课堂,蓄力待发,让新课标真正落实在每一堂课上,努力做好教育路上的点灯人!

阅读 18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