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革命史,争做好少年

鳴一
创建于2023-08-11
阅读 2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牢记革命历史

回望时代脚步

我来到了1936年的西安,来看看西安事变的故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

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 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24日上午,各方代表继续谈判。经过反复磋商,达成九项协议。这样,国共双方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一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天下午,周恩来单独与宋子文会见。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直接会见与谈判,初步达成了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协议。这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的一次有决定意义的谈判。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沿着历史的轨迹重温了这一段峥嵘岁月,见识了老一辈革命将领的报国之志和敢于斗争的历史使命感。

       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不顾个人安危,在以文谏,泪谏,哭谏和苦谏无果的情况下,不得已发动兵谏,促成了国共合作,为全国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永远是我们当代军人的楷模和榜样,而我们同样需要在未来的道路上发扬并传承这种精神。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将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落实到生活和学习当中去。我们应当尊重历史、铭记历史。面对未来,我们应当继承红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尽我们所能,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阅读 2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