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在来到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参加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志愿青春行,共续万州情"实践团来到烤鱼之乡万州进行社会实践。在这个略感燥热的七月,我并没有在放假的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带着青年大学生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这短短的几天,带给我的收获颇多。
7月16日,我们实践团抵达万州,开始了我们的三下乡之旅。起始站我们选择了具有特色的南滨公园。多彩步道,满地绿植,瞰江临风,处处充盈着三角梅的芳香。拿着蒲扇的大爷大妈在树下乘凉,闲聊,游走在公园的小道仿佛置身在诗的世界。《蒹葭》、《楚吹曲辞》等诗词映入眼帘,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更具有特色的是南滨公园的相亲角,为大家提供了寻找幸福的角落。在南滨公园,我们实践团为其拍摄了宣传片,想要更多的人能够来感受这个沿江公园的美好与浪漫。
这是我们实践团第一次实践活动,没有想象的不安。在没有开始之前,我会担心团队之间的配合与相处。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一个团队内部必须要分工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队长明确分工队员的工作,拍照、剪辑、新闻稿和记录,每个队员各司其职,高效完成任务。
接下来,我们去了西山公园参观了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白骨塔回顾抗战历史,缅怀先烈。站在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我深深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越的历史。抗战期间,无数英勇的战士和民众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和国家的未来。参观纪念碑,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激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肩负着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的责任。让我们铭记历史,勇敢面对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后面我们又去参观了三峡移民博物馆,同时也进行了三峡移民后续调查走访。在博物馆中,我们感受到了整个三峡工程的实施过程,历史在被记录。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随机对路人进行了采访,发现有很多人对三峡移民的过程并不了解。在此,引发了我们实践团的思考。传播三峡移民故事,弘扬三峡这需要我们新时代新青年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去推广它,我们实践团也希望尽自己所力去弘扬三峡移民精神。
后面的几天我们来到了万州沙河社区,进行实践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相继在沙河街道开展了法治宣讲活动及关爱儿童的支教活动。法治是社会的基石,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人们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公正的待遇。只有通过法治,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发展和生活。通过法治宣讲可以让社会居民更好的了解法律,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与孩子相处的乐趣,这更加坚信未来从事幼儿教师的想法。
参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与不同群体的接触中,我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困难。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和责任。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更加珍惜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并激发了我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问题,我们一定能够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谐和美好的社会。让我们肩负起责任,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