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悠悠书香    伴你我共成长  ——  龙泉小学暑假教师读书活动分享(第四读书小组)

创建于2023-08-11 阅读1223

                       你若读书

                       风雅自来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读书气自华

                       悠悠书香

                       伴你我共成长

                       ... ...

        为全面贯彻滕州市教体局《关于参加“研促教 究助明”教师暑期线上读书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龙泉街道联区“优教龙泉”教师读书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我校启动了暑假教师读书自修成长计划,在7-9月开展以“悦享读书时光,树牢教育情怀,创造诗意假期”为主题的教师读书活动。

桑中杰老师《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最近,有幸读到范梅南先生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这本把现象哲学运用在教育中的著作,语言平实,读来流畅,宛如做了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让人受益匪浅。

      书中对教学机智是这样被描述的:它是不可以事先计划的,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就学校教学实践而言,我认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也是教师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金泽老师《教育,向美而生》

  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一书,汇集了她的17篇教育随笔,内容分为这样两辑: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这两辑文章,均紧扣“向美”的主题。

        享受教育之美,源于直面教育中的问题。我一直觉得,所谓的优秀教师,并不是因为他们遇到的学生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是在他们的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能够直面这些问题,并且会非常智慧地予以解决。很多老师都有类似这样的感悟,正是那些问题学生成就了他们。

        在《教育,向美而生》一书中,郑英老师分享了几个教育案例:“红孩儿”伟伟、“低起点”孩子涛涛、“芥末型”绩优生子轩等。这些学生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班级里学生的影子。相比较而言,我们是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决定了我们教育人生的幸福指数。

        教育无小事,无论是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逃避肯定不是办法,把问题推给学校、家长,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敢于面对具体的问题,并想办法进行解决,才是我们应该秉持的教育态度,也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从而丰富我们的教育智慧。

        享受教育之美,不仅是教师之幸,更是学生之幸,教育之幸。这是理想的教育,也是我们教育的理想。让我们一起追寻这样的理想,享受这样的教育。

黄礼红老师《做最好的英语教师》

  在同事的推荐下,暑假我阅读了《做最好的英语教师》这本书,收获颇多。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想让学生学好英语,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英语老师。想要被学生喜欢的方法有很多种:学会对学生微笑、记住学生的名字、给学生起个英文名字……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孩子,微笑可以传递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喜欢板着面孔的老师,可是越来越多的老师担心孩子们给点阳光就灿烂,因此慢慢收起了自己的笑容。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希望能做到寓教于乐,这是一个且行且学的过程。在教学中,孩子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孩子崇拜老师如果能被老师叫出名字就会产生亲切感,记住孩子的名字这是一个教育细节,但意义非凡。

       其次,倡导轻松的学习方式。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不是给孩子带去负担,而是让孩子们享受学习语言的快乐。别的不敢说,针对英语单词教学,近年来自然拼读法逐渐走入视野,经过不少一线教师的研究发现,自然拼读法不失为一个为单词识记减负的好帮手。

        最后,欣赏学生是教师的本能。欣赏是一种特别的力量,它使欣赏者内心愉悦,使被欣赏者积极奋进。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说到这我很惭愧,今年从教的班里有不少调皮捣蛋、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他们性格各异、洋相百出,就像混世魔王一样,为此,我也常常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怒。如果我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这些孩子,自己内心的困顿也会一扫而光。所以孩子们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当每一位教师都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校园里课堂上也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宋稳稳老师《自驱型成长》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自驱型成长》一书。这本书主要讲述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旨在帮助焦虑的家长学会放手,变得得体清醒;让经受繁重课业压力影响的孩子,能灵活地应对压力和挑战,获得更好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本书语言通俗有趣、简洁流畅、方法实用、指导性强,同时辅以大量真实案例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能有效地指导我们如何引领孩子稳步走向成功。

        1. 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为自己负责,充分释放孩子自我完善的内驱力,身体力行,体验成长的困惑与获得成长的勇气。

        2. 父母的不焦虑状态,对孩子而言是最好的环境,而不焦虑这种状态还不能伪装。

        3. 当把孩子控制过紧时,我们不自觉地沦为解决问题的标准机器,夺走了本属于孩子自己的变得坚强、勇敢成长的机会。没有被动要求,没有评级,更没有奖励,但恰恰就是这种“自驱动时光”,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备经历。

        这本书中让我觉得很感兴趣的地方是一个关于脑科学的知识。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前额皮质,是发展语言、逻辑、推理能力的一个地方。当人压力过大时前额皮质就会掉线,一个叫做杏仁核的地方会接替他出现,这时候的人会变得易怒、不受控制。如果长期存在这样的压力,就会刺激人分泌更多的压力荷尔蒙,从而刺激肾上腺分泌皮质醇,长期较高的皮质醇水平会弱化海马体细胞并最终杀死他们,而海马体是创造与储存记忆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急性压力下,孩子会产生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为孩子做作业或者任何事情拖拉磨蹭、不会规划时间等等问题着急上火,但往往发现,越是着急,越无济于事;越想让孩子按我们认为的有效方法去做,孩子往往越抗拒。关于这种现状,本书也给出了答案,我们所做的这一切,让孩子感到降低或丧失了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代替孩子做主,才有了诸多磕磕绊绊,不尽人意。那么,家长朋友们,请放松下来,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吧!哪怕他的决定有时候看起来不那么明智,那恰恰是他大脑的决策机能在越变越强,他面对压力的韧性也越来越强。

        这本书犹如一剂及时的清醒药,让我意识到: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不是让孩子取得我们认为的成功,而是让孩子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意愿。这并不是让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你来定”的前提下,为孩子设立安全边界,做“顾问”,而非“警察”。作者将时间线拉长,通过一些案例,告诉父母,他们退后一步,孩子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但长久来看,大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家长,我想我们都需要好好读一读这本书。愿我们都能不忘来时路,不断努力学习,培养出一个个充满好奇心、能自主学习的孩子!

张璐璐老师《教师的语言力》

  本月,我读了《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对教师语言技巧的运用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

     《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提出:“语言具有力量,如果教师能够拥有语言的力量,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勇气,激发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工作中,我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起初,我不断的去更新我的理论知识,去学习优秀教师的一言一行,力求做到最好。后来我发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学生也各有不同。我们无法用同一句话来激励每一位学生,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教育要求具有独特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教育下成为与众不同的人,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本书摒弃了传统话术,教给我们不同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只需要在工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就能取得不错的成效。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有一定的感悟和体会。比如在第一部分“表扬的语言”中,作者提到我们要建立对学生的理想形象,也就是你想要通过你的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当有了方向后,你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设置目标。标准可以高一些,在你的严格要求下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做得好的方面第一时间提出表扬。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发生的任何事情,首先要冷静,心态平和。

        教育是长久的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对学生,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低期待。在面对比较敏感自卑的学生时,我们可以将主语“你”换成“我”,当你夸赞学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学生可能会自我怀疑“我写的真的很好吗?比我写得好的有很多呀”,不如换成“我觉得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尊重呵护每一位学生的特殊性。教育会变的更有人情味。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充分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如一进教室,你发现黑板没擦。与其我们批评学生,不如带着疑问的语气问一问,“有没有发现今天的黑板和平时有什么不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让学生更认真的分析自己的问题,下次做得更好。

        本书的语言重构部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语言的重要性。一个孩子话比较多,换一个角度,他可能是活泼开朗的;一个孩子做事慢腾腾的,他也有可能做事非常细致。这些发现全在于我们老师如何看待这个孩子。正如硬币有两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他的缺点经过教师的指导,也有可能成为他的优点。

        我们要做的是换一种角度和思路,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和潜力,并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出来,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吴亚文《教师人文读本》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职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 这本书,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 ,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感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们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王洪莲老师《自驱型成长》

  最近读了一本非常适合父母学习的书籍,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度剖析如何让孩子产生自驱力,养成自律的能力。

        怎么样让一个孩子能够拥有自控力,就是要让他的前额皮质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个发展来自你给他足够的选择空间,让他有掌控感,让他有选择权。

        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是什么呢?首先就是退一步。就是不用所有的事都按照父母的想法来办。孩子过的是他的人生,他要为他的选择负责,父母的责任是给他讲清楚,你有这么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不用威胁,不用夸大,讲明白就好了,他有他决策的权利,所以退让一步是第一步要做的事。第二个可以做的事就是无条件地爱孩子。第三件事能做的就是学会让孩子做主。可以常说以下三句话:

1. 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

2. 你脖子上长着一颗聪明的小脑袋

3. 你想要生活中的一切有条不紊

这样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让家变成安全的港湾,成为孩子的非焦虑所在。同时父母应该降低学业要求和压力水平,多启发内驱力,提升孩子自主能力,塑造有动力的大脑。

史德富老师《还孩子失去的童言童真》

  近日读了《还孩子失去的童言童真》,读后颇有感触。如今的校园,特别是在小学校园,能听到的童言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众多“成人化”的语言和网络词语。比如“小菜一碟、小事一桩”“哇,泰酷辣”“找两个人把他摆平”“年轻人不讲武德”如此等等。其中不乏富商款爷的气派,模仿秀的意味以及好打抱不平的壮士的口气,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小学生口吐狂言,脏话连篇。

        对此,我实感惘然:小小年纪为何失去了自己的“童言”?

        这一切,缘自家庭的渲染,缘自不尽人意的社会环境。因此,家庭、学校理应承担起净化语言的职责,家长、教师本身也应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并对学生的语言加强教育引导,希望大家关注这一问题,一起努力加强工作,这样,就一定能把清纯的童言找回来。

        至于童真举一个例子和大家分享。我看到一个幼儿园排练幼儿舞蹈,舞蹈中每个孩子都戴一顶爵士帽,搬着一张小板凳!乍一看,感觉还蛮不错的,似乎有那么一丁点爵士舞的味道,估计教师就是想要这种效果吧!可是一细看,我就觉得这个舞蹈让我觉得孩子没有任何灵气,似乎是个木偶,受老师的摆布!

        值得学习的是教师选了20多个孩子参与到了舞蹈中,而且不分主次。但为了降低难度,使动作整齐划一,所以动作非常简单,而且3、4个八拍才换一个动作,因此至少有2拍的动作是停在那里不动的,这样的舞蹈让我觉得没有生气!

        幼儿舞蹈成人化,这已经是现在的趋向,经常会发现教师排练出来的幼儿舞蹈倾向成人化,如拉丁舞、爵士舞等,似乎觉得很帅气,很有特色,但是我觉得这其实根本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是天真的,她们有自己独特的童真,我们不能抹杀掉这种童真,让孩子成为教师主观意愿的反馈者。

        我觉得这个舞蹈的题材不错,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比如说在一个4拍的节奏里,一拍使动作到位,后3拍完全可以带领孩子们摇摇脑袋、点点头、垫垫脚、撅撅小屁股、扭扭臀等,让孩子动起来,而且一定要引导孩子们笑起来,表现他们的活泼可爱,体现他们的童真!

        所以让我们共同去找回孩子的童言、童真吧!

常青老师《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本书是一个台湾的普通老师,一个“半路出家”学心理学的老师写的。这本书最吸引人的是书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很有可读性。读着这本书,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我隐约感觉到书中讲得很多的事例就在我身边,我的好多做法、好多尴尬就如同书中说得一样。

        “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直觉有的时候需要被挑战,当孩子分数不如意时,很多人的反应是“你看你,考这么点分,怎么这么不仔细?这会让孩子心情坏到极点,心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了。”孩子在体验成功的美好之前,首先体验到了失败,因此研究表明,“成功经验”、“失败经验”会影响人们日后遭遇困难之后的表现。这也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基模”。

        作者在本书中的“恋爱基模”一节中谈到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基模”现象。皮亚杰说:“基模指一个人内在会自行建构一套认知系统,而且个人会使用这个系统来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对应不同的情境,基模会不断修正、改变,甚至是创造新的基模来解释一个全新的问题。”

        因此,人一生的成长就是个不断建立基模和突破基模的过程。建立基模可以让我们有一套认识与适应世界的体系,让我们产生一种安适感;突破基模可以让我们体验创造的快乐,让我们人生得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查、实验等手段,弄清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基模,进而引导他们去修正扭曲或错位的基模,建立更加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模。由此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建设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张悦老师《教育的力量》

  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在读《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时,肖川老师有一句话,我深感受益,他那亲切的言语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着我的视野。

        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后,我有被提醒的感觉,知道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平时的教育中,有时不由得把引领学生探索变成了给学生灌输新知;有些事情的处理,不由得就以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学生……这些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就对学生造成了心灵的伤害等等。这些不好的不符合教师的行为,要通通改掉,要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应该时时审慎自己的教育行为,解放自己被禁锢的心智,让学生在公开、平等的环境下成长。

  北大教授王余光曾说过: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带着思想阅读,

         依靠文化立校,

         才能让生命领略精彩,

         让课堂创生智慧!

        我校教师将借此活动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用阅读引领专业成长,真正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阅读 12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