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雩都"

幸福天使(小神童)
创建于2023-08-10
阅读 9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于都河水悠悠流淌滋养着“于都”这片红色故土。

  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县,主要景区有七八个。如长征第一渡,罗天岩等。接下来跟着我一起走进它吧!

         首先,我们第一站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这是一座信仰的丰碑,也是于都这片红色热土上最闪亮的“精神坐标”。

  第二站就是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采用文字、图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直观展示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纪念馆里陈列着187名于都籍知名红军烈士的事迹。展览分为五大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展现了于都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观点: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接着下一站祁禄山红军小镇小镇内有一条迄今为止长征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全长19.34公里。1934年10月,3.5万红军在蜿蜒的山路上秘密行军,小道上的思源井、游击战战场等遗址遗迹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第四站罗田岩森林公园千古名篇周敦颐《爱莲说》的首发地,还曾是中共于都县委员会的秘密机关驻地。厚重的文化历史与红色革命精神相得益彰,使罗田岩散发着独特魅力。

         下一站潭头村,潭头村可谓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当年近2000人参加红军,全村有32名烈士。如今的潭头村,已然成为了于都旅游的一张“名片”。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特色旅游,处处涌动着蓬勃活力和新气象。

  再到我们倒数第二个景区了,赣州市于都县车溪乡,坝脑古村2019年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还“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1932年,段桂秀与她的王金长哥哥结婚。婚后第三天丈夫便入伍从军。临别时,王金长的一句“等我回来”,让段桂秀痴守一生。而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将在中国首部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中感动呈现。这就我接下来要说的压轴景区了。前面的可都是些小菜一碟。

  最后一站当属我们于都县近年来的新地标,长征大剧院。想必在初三时做政治材料题时我们就已经和它碰过面了。全新落成的长征大剧院将承载中国首部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的驻场演出。剧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200人,独创360度机械液压可翻可转可升降舞台,在台仓深度、台口宽度、互动效果等方面在国内同类剧场中均属上乘。《长征第一渡》演出时长约70分钟,是一部新时代强国的红色文旅史诗,是一次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课",是一次新时代集结再出发的行为艺术,是一场历史与未来超时空的精神对话。它融合现代科技与艺术,讲波澜壮阔的长征故事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让观众在全景式、沉浸式深度体验中真切感受中央红军长征时期那段峥嵘岁月。

        结合这段材料想必心中早已有了相联的知识点了,在此我来总结一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好了,今天的红色旅游接近尾声,但我们学习政治的道路还十分长远。希望我们保护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阅读 9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