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研语芳华,沉香流年。8月9日,泉港区2023年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研员(含兼职)教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进入第三天。专家学者高屋建瓴,指明方向;教研员们潜心研学,追光不止。
上午,来自厦门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戴曙光校长给我们带来《改进我们的课堂》专题讲座。
戴校长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当下学生学习现状、课堂活动现状等几个方面做详细剖析与阐述,从理论到实践,以一个个具体事例通俗易懂地阐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转变思维方式的能力,应以学生为本,用有限的“课时”,撬动学生无限的“学时”,培养会学、乐学的学生。讲座中,戴校长分享了自身在改进课堂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激发“学习动机”、关注“前概念”、重视“补缺口”、设计“任务链”、借力“学习助手”等几个方面与教师互动交流,给学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让大家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明晰教育是培养怎样的人。
学员代表郑真真老师发表学习感悟:戴校长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学让人感触深厚。通过理论剖析与实践指导,深刻地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尊重学生学习规律,能够把握“教育不在于学会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改变人的思维”的教育概念。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再次聆听戴校长的真知灼见。
下午,学员一行人来到才溪乡进行现场研学。只见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背依青山,荷塘环抱,荷花丛中耸立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9个鲜红大字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步入纪念馆,毛主席的雕像屹立中央,学员们缓缓走到雕像前,肃立,深深三鞠躬,致以崇高的敬意。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一件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资料和图片展示在学员面前,大家仿佛看到“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动人情景。通过讲解员精彩细致的解说,学员们深入了解才溪乡调查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历史意义,真切感受“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真谛。大家时而轻声讨论,时而驻足沉思,追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
随后,全体学员分别参观了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才溪区工会,瞻仰了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居住地,回顾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才溪的重要革命实践活动,深刻体会革命先辈时刻关注民生疾苦,扑下身子、问计于民的优良传统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学员们来到光荣亭,聆听了解相关光荣事迹。1932年,为了表彰才溪人民的模范事迹,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授予其“福建省第一模范区”的光荣称号,并在才溪建立了光荣亭。亭正中竖立了一块光荣碑,上面写着“我们是第一模范区”八个大字。它记载了才溪人民对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也给才溪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它像一面鲜艳的红旗,永远激励着才溪人民奋勇前进。
晚上,《福建教育》编辑部黄星副主任的到来,为此次培训增添了一份色彩,更为老师们指明了一条迈向专业型教师的成长之道。黄星老师先与学员们做了个暖场,学员们围绕论文题材的制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互动。再从“基于需求、如何尝试、我要投稿”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深入浅出、耐心细致的分享,最后再强调论文选题时必须聚焦时政要点,紧跟热门话题,让学员们对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的撰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期待教师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不断实现思想与实践的创新与飞跃,不断走向优秀,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
学员代表林丽琼老师发表学习感悟:黄主任通过比较、案例现讲的方式对论文的标题编辑、内容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地讲解。如:标题注重小、切合实际,标题制作方面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你想干什么;撰写内容分点切记分太多、太细、太散,切记套娃式等……让学员们受益匪浅。最后黄主任还建议好的论文需要多尝试,才会从新手到熟手。有效的观点有力启迪了老师们的写作之路。
终身学习是每一位教师不变的态度和目标。
学习、反思、积累、应用......
专业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