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暑假,沉寂已久的刀郎突然出了新专辑,一首《罗刹海市》横空出世。其琅琅上口的旋律与内涵深沉的歌词,不仅让人沉醉,更引发了人们对这首歌词涵义的疯狂猜想,一时在网上掀起诸多波澜。《罗刹海市》这首歌取材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罗刹海市》,趁着歌曲的热度未消,我也找到了许久未曾翻开的《聊斋志异》细细品读。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一个参加科举考试几十年,却连举人都没有中的老秀才。屡第不中,家境又不好,无奈之下做了半辈子的塾师,也就是一个教书先生,和我们老师还是同行。但是这不代表他没有才华,恰恰相反,蒲松龄一生写了很多著作,除了小说外,还有文集13卷、诗6卷、词1卷,以及杂著5种,3出戏,曲14种。单从《聊斋志异》一书就能看出他的文学功底深厚之极,他的才华被后来人称为“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这样一个才气贯日月的人物,不能为当时的科举制度所吸纳,本身就是一件极具讽刺性的事。
科举上的失落,让蒲松龄很是心灰意冷,蒲松龄开始寻求别的精神寄托。他开始创作《聊斋志异》。蒲松龄广交朋友,多方搜索素材,他善于听别人讲故事,回来就记录下来。冬天晚上,他穿着单薄的棉袄,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伏案写作,桌子冰冷,他握着笔的手几乎冻僵。屋外北风呼啸,但是他的思维特别活跃,驰骋想象,奋笔疾书,抒发他一生遭逢的孤愤,借鬼神世界影射当时社会的黑暗。在他笔下,狐狸通常是充满灵性与智慧的美貌狐妖,时常对落魄书生一见钟情。花草鸟兽也被赋予了生命,花神精灵数不胜数,代表人物有葛巾、香玉、阿英等。连被人望而却步的鬼魂,也被他赋予了情感灵性。这些花草树木,狐神鬼怪,通常都是与落魄书生牵扯不清,发展出一段段令人嘘唏的故事。蒲松龄在全书五百多个故事中,为世人构建了一个曲拆离奇、充满浪漫与奇幻色彩的鬼狐世界。翻开《聊斋志异》,无论是《聂小倩》,还是《画皮》,那些花妖狐魅、鬼怪精灵带给人们的不仅不是恐怖,反倒是人性的温暖与对社会的反思。
当下正红的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就是取自《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罗刹海市》。这篇短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马骥的美少年代父出海贸易,不巧在途中遭遇巨浪,被卷入一个奇异的国度——罗刹国。罗刹国的颠倒世界与寻常世界完全不同,人们以丑为美,越丑的人地位越高,相反,越漂亮的人地位越低。所以马骥在这里被看作是怪物,人们看到他都纷纷退散。
而在《罗刹海市》这篇小说之中,除了罗刹国这个颠倒黑白的国度外,还描绘了另一个国度——龙的国度。龙的国度与罗刹国截然相反,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美、花美、树美、鸟美,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政治清明。这里重用的是贤士,看重的是文才,君仁臣忠,夫义妻贞。
这毫无疑问是蒲松龄的理想寄托,他一生郁郁而不得志,抱旷世之才,而屡试不中,所以故事最后,他在假借“异史氏”之口,感叹万端,说出了《罗刹海市》的真谛: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罗刹海市》中两个海外幻域产生强烈对照,这是蒲松龄对世风的揭露与讽刺:美丑颠倒,丑者显贵,美者卑贱。但是,“雄才能够施展,抱负可以实现”的理想毕竟在当时无法实现,所以作者不禁发出“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的哀叹。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奇诡阴森的鬼蜮场景也有很多描绘,恐怖魔幻的骇人情节数不胜数,犹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版《聊斋》曾把我吓得钻在床底下不敢出来,晚上不敢一个人去厕所,总觉得黑暗中会蹦出个把狰狞的吃人妖怪。这么多年过去了,本以为长大了胆子大点,没想到这些天翻看《聊斋志异》,依然是吓得我噩梦连连。这不,前几天还做了一个怪梦:
我误入冥府,但见愁云惨淡、暗无天日,四周妖风阵阵、鬼气森森。一鬼王端坐白骨王座,白面血口、披发獠牙;眼似两团大日,绿焰灼天;鼻孔喷吐岩浆热气,火星四溅;身形巨大,几近遮天蔽日。
半空有数位鬼将似楼宇般高大,身着红袍绿裤,个个狰狞可怖,眼似铜铃,牙尖爪长,手擎狼牙巨棒,棒尖血迹斑斑,耀武扬威,呼来喝去,往返巡游。
地面又有众多鬼差,似常人大小,瘦骨嶙峋,着粗布麻衣,双眼鬼火似烛火飘摇不定,面容憔悴忧郁,手拿丈长鬼鞭,不时挥向眼前小鬼。
小鬼数量最多,高不及人膝,乌泱泱一眼看不到边。个个双目呆滞,行尸走肉般任由鬼差挥鞭驱赶,挤挤挨挨的走上一条蜿蜒小道,小道曲折回环,渐行渐高,穿云过雾,隐约间通向鬼王张开的巨口……
蓦然间只听鬼王一声怒吼惊天动地,半空鬼将如受敕令,纷纷挥起狼牙巨棒朝鬼差扑打而去。众鬼差吓的魂飞魄散,只得疯了一般朝小鬼们抡起鞭子,鞭影如雨,打的众小鬼厉声嚎叫,撒腿狂奔。道路尽头,小鬼们纷纷似下饺子一般,以更快的速度落入鬼王巨口,只听一阵咯吱咔嚓,不少小鬼的断肢残臂从鬼王唇边滑落。其中一个小鬼的头颅从云间直直落下,正奔下方一个面色惶恐、挥鞭如影的鬼差脑瓜而去。鬼差似有所觉,忙抬头张望,那面孔,竟和我有七八分相似……
我忽然惊醒,发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竟是南柯一梦。想来是近日又看多了《聊斋志异》,蒲松龄先生写人写鬼实在是入木三分,搞得我对里面的故事印象太深,如梦似幻,真真假假都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