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情况,教师如果依旧囿于单一学科知识、缺乏必要的学科整合能力,不仅无益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跨学科教育将成为新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
2022年,我国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频繁提及“跨学科”这一关键词。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跨学科创新型的教师。
公平教授在《基于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的讲座中,引导老师们透过现象看到跨学科概念和核心素养的本质,强调跨学科课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跨学科培养的最终目标应聚焦在未来人才的培养。
讲座中,公平教授分别从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跨学科课程开发流程和跨学科课程一致性分析方法。同时理论结合实际,向我们展示了《能量与物质:新能源汽车与碳中和》的学科案例,让教师们进一步理解了跨学科的内涵。
教育是关于未来的事业,培养的是下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一直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未来远比现在复杂,复杂性使得未来更加多样化,充满不确定性,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和重塑教育。要直面来自现实和未来世界的挑战,需要我们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公平教授的讲座结束之后,各科教师分组参加跨学科课程的实践演练并进行小组汇报。在分组讨论中教师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在此期间,公平教授也积极与各组交流,进行指导。
该小组针对临泉镇湫水河临泉镇段水污染成因及对策分析,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小组探索“风光互补的风电装置”,从物理和数学学科出发,利用新能源来解决用电需求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该小组针对临县特色枣芽茶销售课题进行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背景,融合了历史、生物、政治与英语多学科知识。开展高质量跨学科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而且能将所学知识相互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该小组从提问入手,把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饮食问题作为切入点,激发大家的兴趣,很好的融合了学科知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该小组积聚人文关怀,从当前所面临的灾后重建问题入手,既考虑到灾后家园重建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基础设施的维护,又借鉴历代灾后重建的经验,极具现实意义。
该小组结合近日热点事件,提出了当下最流行话题——如何荒野求生。给教师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将跨学科教育与新高考改革紧密结合,使二者碰撞出巨大的火花。
该小组面对扫地机器人现存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改进策略,综合运用了物理力学原理、化学清洁材料以及数学算法等多学科知识,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
碛口古镇历来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独具历史人文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该小组以如何合理开发宣传作为研究课题,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各小组从现实出发,创设情境,设置了独具特色的课题,结合小组内各学科特点,融合学科知识,多角度设置教学内容,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公平教授对本次交流做出了点评,对各小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她对各小组能在短时间内创建课题给予了肯定的同时,也为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顺利开展跨学科教育指明了方向。她指出,跨学科教育有利于教师整合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
临县一中高峰峰主任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容我们此次的培训,他指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追随陈锁明院长的脚步,教师应该从“明师”走向“名师”,持续为临县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县高级中学高秀平校长助理代表此次临县培训教师对北京师范大学给予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她希望教师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逐步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她深情的话语中饱含对教师们的期望。
临县高级职业中学郭海亮同志简明扼要地回顾了本次培训的精彩内容,道出了一个一线教师在此次培训中的深切体会与感悟。
临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李华明主任对本次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香鼻”,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从他的谆谆教导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教师队伍成长的关切以及对临县教育发展前景的信心。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田莹主任代表临县教师对授课专家发出了诚挚邀请,希望我们早日在临县相聚。一起去感受革命老区人民的热情,把新的教育理念播撒到这片土地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一定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当一个人的心中,有着更高的山峰想去攀登时,他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泥沼,不会在意前方的荆棘。他会选择登上悬崖,领略一览众山的绝顶风光。最后望各位同仁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