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有“信”,研讨不“息”

休眠火山
创建于2023-08-09
阅读 36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厦门市思明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暑假专项培训班培训日志(二)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023年8月9日,正值立秋时节,京城天朗气清。厦门市思明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暑假专项培训班迎来第二天的学习研讨。

一、信息赋能,融合创新

  上午的讲座由厦门市云顶学校谢诗雨老师主持,谢老师以有趣的"雨点儿"活动,拉开了早晨的学习序幕。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楠教授带来专题讲座《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王楠教授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相关理论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代背景,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入融合的概念与内涵,全面梳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整合原则以及融合的思路与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王教授还结合生动详实的案例分享了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非常有借鉴意义。

  学无止境,笃行不息。讲座全程,老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在课后,大家积极反思,撰写学习心得,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做充分的准备。

二、分组研讨,学有所得

  下午,六个学习小组进行分组研讨活动。各小组成员梳理、整合、分享两天来的学习所得,畅谈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课堂转型、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想法,为后续与专家进一步的交流研讨做准备。

  第一学习小组采取“先聚后分” 的方式进行深入研讨。“聚〞合研讨学校当下问题,让老师们重新审视学校当下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校硏讨今后研究方向,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更有效的融合,真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学习小组结合培训所学和日常工作所思,全体组员先集中梳理、整合、分享学习所得,相互启发。之后分学校研讨。领航校思考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完善和优化,骨干老师们思考如何融合信息技术实现课堂转型。

  第三学习小组优势互补,互鉴共享,结合自己日常实践,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展开交流。剖析各校案例,进一步完善各校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信息化互动的课堂改革新路径。

  第四学习小组各校相互启发、智慧众筹,分享近三年的实践和探索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就张文清教授所讲的“课程建构”“融合教学”“评价改革”“优师培养”“机制创新”五个方面进行了模式的完善和优化。

  第五学习小组聚焦于数字化背景下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各校基于前期探索,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提出了困惑,分享了经验做法,逐步凝练出具有学校文化特质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第六学习小组带着学习内容的提炼和实践的反思开展研讨。在“教与学模式的优化”“教研新范式的建立”“骨干团队的建设”“课题开展”“理念转变”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厘清了新学期的工作思路,为开展高质量的项目研究奠定基础。

  学海无涯,行者无疆,惟有积硅步,方能致千里。信息技术时代为教育工作者们带来新机遇,也对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新挑战,精彩纷呈的培训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征战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利器”,相信老师们将会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实践中取得新进展,我们期待新的精彩!

精彩瞬间
01:12

撰稿:陈依婷

摄影:高海燕、郑莹莹、黄筠茹

排版、视频编辑:林汇秋

审核:赖起邦

(2023年厦门市思明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试验区”暑期专项培训班第二小组报道)

阅读 36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