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忆】我的兵团情结

尚娟
创建于2023-08-09
阅读 29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作为兵团二代的我,我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都是在兵团度过的。现在仍在兵团工作,对于兵团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我父亲孙元德60年代初,从巴彦淖尔盟拖拉机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包尔套勒盖农场(原陶生井后改为一师五团)当拖拉机手,当时使用的拖拉机是从苏联进口的德特胶轮车。父亲经常开车去四坝公社(现在的隆盛合镇)粮库给农场运粮食;去磴口县城拉运各种物资,那时的拖拉机没有驾驶室,开车时遭受风吹雨淋,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冬天。虽然身穿白茬子羊皮袄,棉大头鞋,但也冻得受不了,于是父亲总是怀揣一瓶高度数白酒(当时散白酒酒精度数多在65°左右)。冻的实在不行就喝一口,以驱寒气。去时一瓶,回来一瓶。(幸好那时没有酒驾这一说)

    当时包尔套勒盖农场书记是长征时期的“红小鬼”,名叫袁成忠。那时农业部的专家曾说:“这里是沙漠地带,很难种出庄稼。”袁书记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带领全场职工反复耕种,终于把小麦、南瓜、西瓜、白菜等作物种出来了。袁书记将这些战利品背上去北京找那些专家们,向他们展示了丰收果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沙漠很快就有了起色,一片片绿洲随处可见。

    1964年11月30日,我出生在陶生井,父亲给我起名孙金龙。1966年6月,老二又出生了,起名孙建兵。那时候开始建设兵团,大规模植树造林,我父亲又为我更名孙建林 。1969年春天,父亲一人在当地牧民的陪同下,骑着骆驼从包尔盖农场来到二团。当时只是在沙漠腹地规划了一片地方,没有任何建筑和居民。开始了二团的建设,当然父亲还是开拖拉机,并且成为师傅,每天领着那些老兵、知青徒弟们开着东方红开荒垦地、推房地基,脱坯、盖房子......

    1969年年底的一天,我们母子四人给老三(建军)过完一周岁生日,快中午了,二团机运连的叔叔和父亲开着两辆解放牌卡车来搬家。一辆车拉人、拉家具、水缸、锅碗瓢盆等日用品;一辆车拉了一些柴火(梭梭柴),人多不一会儿就装好了。我们告别了街坊邻居,离开了久居的五团机运连,搬到了二团机运连。

    1970年3月,一师二团学校初建,校舍是在去十连路西边的空地上,临时搭建了两个笆棚教室,当时一至四年级桌子是一条长条木板,桌腿是圆木棍钉在地里,木板再钉在木棍上,简易的课桌就成了。凳子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抱来的小板凳或小马扎。老师将学生的名字写在红纸条上,用浆糊贴在木板上,学生就可以对号入座了。桌子前边钉一个钉子,学生可以挂书包。黑板是一块木板挂在“墙上”刷一些墨汁。学生们在这简陋的教室里学习。平时还好,遇到了下雨天,外面下大雨,棚子里就下小雨。条件非常艰苦,就这样我们一直没停止过上课,一直到快天冷了才搬到现在的校园里。刚建好的校园里共有两排半房子。一排是老师宿舍(知青都单身)兼办公室,另一排半是教室和图书室,这样一个五年制小学校就诞生了,但初中要去磴口县城上。

在校期间,我参加过“批林批孔运动”;学过黄帅、张铁生;给老师贴过大字报,有“反潮流精神”。参加过“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拾过麦穗,捡过粪,拔过苦豆子(积肥),挽起裤腿掏过厕所;给学校修过桌凳;给学生理过发。刚上学时,我们的队组织叫“红小兵”。后来又改成了“少先队”,上了初中还当了一年“红卫兵”。初二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总之,在运动中上完了中小学这一段经历,真可谓是轰轰烈烈。后来又在磴口一中念了两年高中,1982年毕业。回农场当补员工,1983年3月通过考试进入巴彦套海农场学校开始了教师生涯,至今已有三十八年教龄了。

我亲自经历了农场的几次重大变迁,1969年组建兵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1975年体制改革原生产建设兵团均改为国营农牧渔场,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国营农牧渔场管理局(呼市)巴盟农牧渔场管理局(农管局)。巴彦套海农场2013年归属磴口县,隶属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套海农场。耕地面积越来越大,编制却越来越小。

巴彦套海农场学校最辉煌的时期是黄永生校长在任时期,(即八十年代中后期),学校学生人数最多达500多人。中考升学率在全磴口排名前三名,有时排第一名,数学,语文,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成绩也总在前三名之列。故此,周边地区(三团、七团、沙金、公地的初中生都往二团转),原因就是我校升学率高,教的好,所以这段时期是学校建校史上最为荣耀辉煌的。

现在学校生源是最少的时期,这与计划生育有关,也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还与撤校并校有直接关系。有些家庭经济好的都转入城里上学,家长还去陪读。但我校的教学质量还保持在前列,甚至第一(农牧区)。

1999年8月1日,大批知青往返第二故乡举办了“建场三十周年”暨兵团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学校为庆祝活动由我三弟孙海元老师专门训练了鼓号队、花束队。农场的秧歌队——这都成为庆典活动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兄弟三人都是巴彦套海农场学校接待工作人员和参与者。农场干部、学校教师每人拿出一个月工资,加上知青捐款共同建成学校新办公室。知青还在学校建立纪念碑,成为二团标志性建筑。纪念碑主体部分用钛合金做成。高1969mm(1969年成立),用三个问号和三个感叹号组成三类人。三个问号:知识青年为什么要上山下乡?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三个感叹号:在乌兰布和沙漠这个不毛之地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和一些人生感悟。三类人指现役军人,退伍老兵,知识青年,他们肩并肩,手挽手,共同开拓乌兰布和沙漠。雕塑有两把铁锹,一杆枪一本书,寓意为三类人中三分之二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三分之一的人从事科教卫生武装保卫;下面金黄色部分像流动的沙丘、像打开的一本书、像雄鹰展翅;最下面是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的题词“人生起点”后面有纪念碑碑文,碑文底座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纪念碑涵盖1969至1975六年间的兵团历史。

30年大庆过后,我着手于收集保护兵团时期的生活物品、生产工具、文字资料、户口本、工资表及财务账本等。2012年10月2日,原兵团战友赵二勇、杨培豫两人专程从北京回二团,通过原机运连杜守丰、孙元德、王万宝三位师傅的帮助,我和刘欣宏从农场库房将29麻袋半的资料拉回放入学校。我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共计万余件(册)。2015年,利用学校这些资料打造兵团文化,现已初具规模,通过留存资料还为多位兵团战友找回兵团时期的工龄及工作关系,为一位北京知青找回丢失多年的户籍。这些年,我义务维护维修纪念碑,义务讲解兵团文化和发展史。

45周年大庆,我与知青老师同台主持在友谊大酒店举办的文艺联欢会。

50周年大庆,我在学校为知青老兵发放纪念品,讲解兵团文化,参观兵团文化展室,接待机运连和六连知青,部分五、七连知青。我煮了一大锅玉米,买了一小车西瓜和一些西红柿,接待近200名知青来宾。

我深知知青精神是为国分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执着进取的时代精神。知青精神在兵团人心中永放光彩,这种特殊的情感将伴我终身,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并把这份兵团精神代代相传!

孙江元

2020年7月14于巴彦套农场学校

阅读 2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