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语文学科专家毕光荫再次来到在邓州二高开,展开关于《诗的内容与诗的形式——新教材新旧诗的备课方式举隅》 讲座。上次讲座,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作文序列化教学,老师们对今天的内容充满期待!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精通《史记》,曾参与开发多套国学教材及《史记》相关课程。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三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图书《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2022 年高考满分作文学与练》、《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包括《考前38天作文特别指导》、《维度与方法——高考作文素材一本通》、《高考小说通关教程》、《读史记,学好文言文》、《读二十四史名人传,学好文言文》、《读“三国”,学好文言文》(待出版)、《高考古诗词通关教程》(待出版)等。
毕老师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为我们讲述了新旧诗体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提出了四个关键词:“意义”、“意象”、“意脉” 、“意境”,以及怎样更好的引领学生阅读诗歌。
毕老师详细举出课堂事例,以问题导学,思路清晰,步步深入。
整个讲座内容十分丰富,对课堂教学极具引导意义,显示出极高的人文素养。毕老师以渊博的知识,对如何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如何阅读诗歌、理解诗歌为我们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使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指明了今后作文教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