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太湖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母亲住院的那些日子

创建于2023-08-08 阅读3321

惊醒,还好,6点钟,时间来得及,赶紧装好红枣粥,带上几个鸡蛋,给住院的母亲送早点,戴上头盔,骑上电驴子,淅沥沥的小雨滴在头盔的玻璃罩上,和着几日留下来的灰尘,用手一擦,视线模糊,不觉还有丝丝烦躁…手机铃响,拿起手机,屏幕显示今日“立秋”“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今日也是母亲出院的日子,不觉哼起小调……

母亲本次住院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还是从夏天到了秋天,赶上了曾经的父亲,父亲那次是用了90多天,从仲夏到了深秋。

(初始)

7月19日清晨,和母亲从乡下到了城里,她最近面色苍白,无力,和石化医院检验科翟主任联系好先采血化验,胜似兄弟的他,亲自采血,能用仪器检查的项目都做了一遍,验必带母亲去吃一碗混沌,石化医院出门靠右就是“老杨饭店”老家在五横白林的老杨大老远的就笑呵呵的迎着我们,很快,两碗热腾腾端到我们面前,母亲用筷子费力的往我碗里夹,老杨看到:奶奶您吃,您儿子有的吃,平时有好的吃😄 顺便拿个瓷勺子给母亲,这个就顺手多了……还是剩了不少,吃不下去,我还在催促母亲多吃一点,老杨把我拉到一边,“我加了半份,加量不加价,老人吃不下就算了”😄 ,这才像是怀宁人,我拍拍他肩膀会心的笑了……母亲怕浪费,临走还非要喝口汤。

本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找“江淮名医”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严教授帮母亲看看心脏,刚到第一人民医院,翟主任的检测报告就发过来了,发来了四五张,几十项指标,随即来电话“母亲血红蛋白明显降低,严重贫血,”急需住院治疗”在严教授那也得到了同样肯定的答复,母亲的养心增血的旅程开始了,入住18号病床,一个吉祥的床号……

(病友)

18号病房是个大家庭,哼哼哈哈,非常热闹,五张病床,再加上陪护,探亲家属,像个菜市场,不到半天功夫,母亲基本熟悉了全部的人,晚上我陪她聊天,哪家几口人,几个子女,儿子在哪工作都清清楚楚[强][强],她有心脏监护仪器,有两个病友没有,担心费用是不是多很多…我真佩服她熟悉接纳新鲜事物和记忆的能力。和她关系最好的还是隔壁的两个病友,一个老爹爹86岁,一个老太太84岁,同一天入院,刚刚80岁的母亲,第一次有了“小妹妹”的感觉😄 

86岁的老爹爹,家住在望江漳湖闸,昵称“张爹爹”他一直坚称是怀宁江镇人,自幼丧父丧母随大伯沿江讨生活,贫苦一生,后定居漳湖。老伴长他4岁,已在10年前脑溢血去世,那时他76岁,独自生活了已10个年头,第一眼看到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头型和白发酷似我的老父亲…育有三女二儿,长子为兄,凭全家之力读书跳龙门到安庆城里,媳妇合肥带孙子,退休还做点小买卖,和母亲儿孙绕膝形成显明对比,总是孤苦伶仃,饭食大儿偶尔会在隔壁饭店带点过来,其他主要是靠外甥女外卖送达。早上红枣粥我总多带一些,给他一碗,一个小麦粑,跑的最勤快的就是小女儿,也是最可怜的人,年龄和我相仿,去年丈夫白血病去世,人财两空,还有两个孩子,每次从皖河农场骑电瓶车过来(省点路费)带点饭菜,总是眼含泪水把孩子爸爸的照片给大家看看……有两天另外一个女儿女婿过来了,还没见面就劈头盖脑的把岳父熊一顿,主要内容是不能抽烟,(有一天查房医生发现张爹爹枕头下还有几只憋搓搓的几只香烟,没有过滤嘴,医生要给他儿子说,母亲马上打断,本来子女们就要把他骂死了,就不要添柴加火了,医生作罢,有一天傍晚,我和张爹靠在医院过道栏杆上,我就问他一天抽多少烟,他明显有点沮丧,“我一个大人,每天一个人,每天抽几只,不到5块钱一包,我原来都是抽黄烟,其实我这么大把年纪了,死了也就算了,我摸了摸我包里的中支中华烟,估计他都没见过,真想和他一起抽一支,但我没有做,现在想想都后悔…)隔壁84岁老太太对我说,这对夫妻素质较差,我也有同感。两天叽叽喳喳,除了“钱”“偏心”“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不好”这三个话题,没有其他,有一天我实在是看不下去,明确表达了我的不满,你尽你的心,你不留遗憾即可。后来几天一直没看到他们,原来他们借这个机会也在医院体检,结束回海边城市打工去了………

张爹出院的时候我不在,听母亲说,大儿子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到他属于一个人孤独的世界,我想我不可能再见到他,也不想再见到他,他的背影,和他酷似父亲的头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希望老人家健康幸福,最终带着安详离开这个烦躁的世界……

84岁的老太太,昵称“王奶奶”不到一米五,瘦瘦静静,有点文化,退休前在一家老牌针织企业当税务会计,得知我是收税的,明显有点拘谨,那个时候收税的是老爷,估计她也受了不少委屈😄 …王奶奶吃斋念佛,善良,善于交谈,和母亲无话不说,总夸赞母亲善人善缘幸福久远。

王奶奶育有两女一儿,长子两女,不幸有各自的不幸,长子在一次醉酒后不治身亡,老年丧子,老人打击不小,吃斋念佛估计与这有关,两个女儿很是孝顺,每天陪伴和饮食都不错,母亲也吃了他们不少,母亲总是不能亏欠别人,让我带这带那发给大家共享。

王奶奶的媳妇也在医院住院,吃饭的时候都在一起,胖胖乎乎的,基础疾病也不少,一直带着一个儿子生活。有一天王奶奶很兴奋给我母亲说,多少年没有喊一声妈妈,这两天突然喊了,感谢缘分,受你们家这个大家族的影响,老人仿佛病愈,年轻很多……相处十几天,王奶奶要换个科室治疗,每天和母亲电话还要聊一聊,还要约定,让他两个女婿开车到我老家乡下和母亲聚聚………

为了有更安静的环境,护士长安排两人间,母亲坚持不去,直到病友们转科或者出院。

(亲属)

母亲在家排行老二,姐妹五个都健在、健康生活,大姨在淮南,每天一个电话和母亲拉家常,大舅,小舅顶烈日冒酷暑坐高铁来宜与二舅汇合,和医生交流谈病情,和母亲交流谈宽心。岳母,叔叔,姑姑,很多亲朋都给予了母亲深深问候…母亲输了两袋血液,有了较大好转,更有这血浓如水的亲情,让她更开心,舒心。

母亲子女5个,再延续下去,四世同堂,几十人,有问候,有小吃,有陪伴,有………为你们点赞[强]

最后为医护人员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大大的点赞,时刻检测的王万俊主任,坚持从龙山院区过来做麻醉的王辉主任,亲自做胃镜的伍主任……谢谢你们[强]

祝愿老母亲健康幸福长寿,谨以此文记录这些零零散散的日子。

2023年8月8日立秋

阅读 332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