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悠然见南山
创建于2023-08-08
阅读 2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日立秋

每年公历8月8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暑去凉来,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图源:网络)

立秋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图源:网络)

立秋物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偏北风会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然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会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立秋时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图源:网络)

立秋习俗

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图源:网络)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图源:网络)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图源:网络)

立秋养生

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图源:网络)

立秋谚语

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十天遍地黄。

(图源:网络)

立秋古诗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图源:网络)

阅读 2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