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待你 幸福相守——张玉明和他的同事们关爱留守儿童的故事

司徒明珠
创建于2023-08-08
阅读 9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数锐减。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就是这样的一所“留守学校”,在看似艰难维持的“留守校园”里,“留守校长”张玉明带着一群“留守教师”,陪伴63名“留守孩子”共度快乐时光。学校以爱为依托,倾心打造“校园留守儿童之家”,全方位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幸福的“家”。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留在乡村小学读书的学生一般都是“走不掉”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祖辈教育的局限性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不爱劳动,不爱学习,沉迷网络游戏,养成任性、自闭的性格,损害身心健康。

      为给这些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2021年底,司徒小学决定在社会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对施教区内留守儿童进行24小时不间断管理、教育,不让家长掏一分钱,所有费用都募集而来。

    为筹建留守儿童之家,张玉明校长操碎了心。除夕之夜,他通过朋友圈向曾经的学生和同学发出了《关爱留守儿童,助推家乡教育》邀约函,请他们共建留守儿童之家。邀约函得到了许多校友的热烈响应,一名校友捐献了两台价值11000元的空调,一名校友给宿舍购买了12张床铺,还有更多校友以不同方式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正月初五刚过,张玉明就和老师们忙开了:打扫房间,张贴条幅,跑超市,装监控……开学前,留守儿童之家如期建成,看到新家环境如此整洁,设施那么齐全,家长们消除了原有的疑虑,安心地踏上外出打工之路。

        留守儿童之家始终不忘肩负的职责,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得力,炊工制作的菜肴美味可口,宿管人员每天负责打扫卫生,清洗孩子们的衣服,辅导老师晚间耐心辅导作业,组织活动。孩子们吃得好,睡得好,学得好,渐渐地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每逢传统佳节,留守儿童之家总会把孩子们聚在一起,大家按照传统习俗做汤圆,包粽子,贴对联,其乐融融,笑声、歌声不断飞出窗外,荡漾在校园每一个角落。

      司徒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独特的关爱方式和显著成效,经过家长们的传播,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支持。三垛镇、高邮市、扬州市关工委领导先后来了,高邮市教体局徐局长来了,高邮市电视台还制作了专题节目在全市播放。

      在产生一定社会影响之后,张玉明和同事们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不断反思,逐步改进。比如,从“家”的内涵上讲,要有高质量的家庭生活,为此学校开辟了蔬菜基地,购置了用于亲子沟通的智能手机,进一步优化了孩子们的文体活动;要有良好的家风,邀请家长参与共建,要求孩子们互帮互助,情同手足。在留守儿童之家,大家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员,都在为家的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司徒小学治校理念中,第一句话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多年来,张玉明和同事们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但凡有一个孩子遇到困难,学校都会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孩子们衣服鞋子脏了破了,老师们就悄悄地给换上;孩子们学习懈怠了,除了精神鼓励,不少老师还自掏腰包买来零食,跟孩子来个“君子协议”;孤残儿童周玲玲的奶奶生病住院,“最美教师”李玲娣每天负责接送她,每天跟她共进早餐。四年级学生邵语晨爷爷痴呆,爸爸精神分裂,妈妈离家出走,家中一贫如洗。张校长听闻后,立即驱车把她接到留守儿童之家,仅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她募集了5000元生活费……爱的芬芳每个季节都弥漫在司徒小学小小的校园。

      2022年秋天,一次升旗仪式,张玉明看到不少学生的校服皱皱巴巴,心里特别别扭:难道我们农村的孩子看上去就是“野孩子”!为此,他试探着联系了一个顾姓学生,请求他的支持。顾同学立即汇来两万元,为每个孩子购买了秋冬季校服。新校服穿在身上,孩子们一下子产生了满满的仪式感。

      这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由于教室里空间大,学生少,孩子们常常手脚冰凉。张玉明于心不忍,首先带头捐款2000元,并发动亲友捐款22000元,为4间教室安装了8台空调,确保教室冬暖夏凉。

(上图为扬州、高邮、三垛三级关工委的主要领导来司徒小学看望留守儿童,并积极实施“阳光--启航”项目,基本解决了留守儿童之家正常运转需要的资金困难)

       知冷暖,共忧乐,真真正正走进留守儿童的世界,陪伴他们幸福成长,任重而道远。司徒小学张玉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用爱的纽带把自己与孩子们拴在一起,共享孩子们的也是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阅读 9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