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二)

石头
创建于2023-08-08
阅读 10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巴尔虎蒙古部落

  汽车沿301国道前行,去往巴尔虎蒙古部落。

00:16

  夏日清晨的高原上很静,高原上的风景很美。天蓝水碧,白云朵朵,牛羊遍布草原,骏马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

       微风拂过草原,送来阵阵清爽的草香、泥土的芬芳。极目远望,绿色的草原和湛蓝的天空相接相连,无边无际。一群群黑白相间的奶牛和白色的羊群在绿色的草原衬托下分外美丽。

00:20
00:21

  巴尔虎蒙古部落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距离海拉尔大约150公里,是呼伦贝尔唯一一家以展现原生态巴尔虎民族、民风、民俗为特点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是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蒙古民族博大精湛文化的好地方。

  巴尔虎,是一个以游牧地区名称而得名的部族名称。

       巴尔虎人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历史上,巴尔虎作为一个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曾用来泛指两个地区:一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古津河”一带;二是指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

       巴尔虎部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公元三世纪的铁勒联盟。元入蒙古,称其巴儿忽。清朝时列属八旗建制。

       巴尔虎语属于蒙古语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与内蒙古标准蒙古语(正蓝旗察哈尔蒙古语)发音有较大区别,属于喀尔喀蒙古语与布里亚特语的混合方言。

       1732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1734年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

       新巴尔虎蒙古人居住在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当地人称之为西旗)。

  在巴尔虎蒙古部落大门口,一场隆重热情的下马酒仪式,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全体团员接受蒙古族姑娘敬献哈达,饮迎宾酒(下马酒)。

00:22

  在大帐内可以观看并参与最具华贵品质的诈马宴。

       "诈马",汉语音译,蒙语是指退掉毛的整畜,把牛、羊宰杀后,用热水退毛,去掉内脏,整体烤制上席。

       周伯琦《近光集》记载:“国家之制,乘舆北幸上京,岁以六月吉日,命宿卫大臣及近侍,服所赐只孙珠翠金宝衣冠腰带,盛饰名马,清晨自城外各持彩杖,列队驰入禁中。于是上盛服御殿临观,乃大张宴席为乐。惟宗王、戚里、宿卫大臣前列行酒,余各以所职叙坐合饮,诸坊奏大乐,陈百戏,如是诸凡三日而罢。其佩服日一易,大宴用羊二千,马三匹。名之曰只孙宴。”只孙是汉语“一色衣”也,“只孙宴”俗呼为“诈马宴”。

  诈马宴陈设于禁中华丽穹庐之内,大门外长戟林立,森严庄重,仪式感强烈。诈马宴实际上成了蒙古上层进行组织调整,感情交流,或进行政治与军事议事的重要场所。

00:14

(诈马宴开宴仪式)

  巴尔虎蒙古族爱赛马,也注重马术,草原为根、马者为魂,人马合一、马为舞者。烈日下的马场座无虚席,最受欢迎的“马之舞”已经准备撒欢。一场大型的竞技马术表演以套马开场。

00:21

  未见马群,先闻阵阵马蹄声,伴着飞扬尘土,兴奋的马群从围栏冲出。烈马疾奔,众骑手纵马飞驰追赶,十几个骑手同时挥舞套马竿,至游客面前时迅速套马。群马奔腾,人声鼎沸,颇为壮观。

00:06

  参加赛马和马术表演的蒙古族男女骑手。

  夕阳西下,巴尔虎草原笼罩着金色的寂静。洁白的蒙古包在晚霞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夺目。

  夜宿星空蒙古包,侧耳倾听阵阵牧歌,拉开蒙古包穹顶上的围帘,抬头看点点繁星,漫天星空增添浪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城市的暄嚣已在九霄云外......

-待续-

下一篇:鸡冠上的绿宝石

阅读 10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