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工作化 工作课题化 ——上游学校组织2020-2022校内课题(项目)结题报告暨成果鉴定

上游学校
创建于2023-08-07
阅读 40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8月5日,上游学校组织2020-2022校内课题(项目)结题报告暨成果鉴定。对成果给予鉴定的专家是自治区教科所原所长田继忠教授,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基础研究部副主任丁思洋老师。本次对9个课题(项目)进行鉴定,各课题组代表9人现场报告,17人观摩。刘历红副校长主持本次活动。

对校内课题进行结题报告暨成果鉴定,是上游学校持续推进学术型学校建设、培养学术型教师、深化结构化教学的重要管理举措。这是自2020年上游学校创设校内课题与非课题类项目研究、2022年又增设校内招标课题以来,在组织课题(项目)进行自主申报、开题与中期报告的基础上,每年8月份,由主持人提出结项鉴定申请后,规范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目前,校内已结项课题与项目(含本次)共47项。其中课题类36项,项目类11项;同时,尚未结项、在研课题还有3项。

本次鉴定活动分3个环节:一是课题(项目)组的负责人或代表现场汇报(见下图);二是专家现场指导;三是专家鉴定打分。获奖结果将由行政会研究决定,并推荐代表在“暑期第二阶段教职工通识培训”中展示分享。

    图:上游2020-2022校内课题(项目)结项汇报安排

首先,刘历红副校长介绍了莅临指导的两位专家,并表示热烈欢迎;其次,简单介绍了上游学术型学校建设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如2020年起,学校设立校内课题(项目)采用无条件接纳的方式,放低准入门槛,保护研究积极性,凡是自主申报,即准许立项,在研究过程中,帮助、指导教师学会做研究。从2022年起增设招标课题,并增加实践辐射力评定,同时对招标课题加强过程管理并给予过程性补助,而凡是经专家鉴定并获奖的,均可自主申请参加实践辐射力评定。实践辐射力评定的方式是全体教职工民主测评+行政领导及骨干教师各50%的比例评定,根据评定结果排序,由行政会确定奖励金额。成果鉴定按等级对象的奖励与实践辐射力的奖励同时享有,奖金从学术型学校建设专项经费中拨付,在教师节期间集中发放。

    Part1 课题(项目)汇报

       刘历红副校长作为《基于结构化教学的“五个一”学术型教师培养路径实践研究》的主持人,做了报告。首先,她解构ppt的第一张,一是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二是“五个一”指的是“输入”“两个一”,即研读一本结构化教学著作,精读一篇结构化教学论文;“输出”“三个一”,完成一节结构化教学设计,打磨一节结构化教学课,撰写一个结构化教学课例;在理论输入与实践输出反复互动的过程,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推进结构化教学;其次,她介绍了课题组内成员在研究中的分工与合作,如开题、中期报告、结题申请书、研究报告、资料整理等分别由课题组成员严泽嵩、辛伟、杨燮林、李嘉巍、郭海燕等完成,让大家明白:课题研究一定要分工合作,才能促使每个人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走上学术道路。

其他组的成员也以沉稳自信的样态,报告了研究的缘起、经过、成果、结论、问题与今后设想等内容。普遍呈现出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团结互助,深入研究,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效。尤其是招标课题组的教师,通过学校不断地跟进与帮扶,课题组在课堂教学及育人方面都有了清晰可见的进步,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研究能力。

Part2 专家指导及鉴定

  两位专家对上游建设学术型学校及校内课题(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给予高度肯定。如丁老师认为,在基层学校进行结题答辩她是第一次看到;上游学校校内课题结合学校改革实际,感觉是做得好,很扎实,能感受到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又如,多次到上游学校对课题工作作指导的田所提出,上游学校的研究氛围非常好!工作科学化、效率就高了,这一点非常值得提倡。

       同时,两位专家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破题”不足,对研究的问题和关键词的界定不清晰;二是研究的意味不是很强,研究方法的选择及运用不明确;三是虽然做得好,但说(理论分析)得不够清楚,等等。

经过专家指导,课题组成员对研究有了进一步认识。苏伶俐老师说:“以前并不知道怎么做研究,经过一年做课题的研究,经过开题、中期和结项报告,感觉自己逐渐迈入研究的门槛了。”蔡维君主任说:“课题有结束的时候,但研究并没有结束。或者说,关于问题解决路径的研究,还需要持续下去。所以需要我们不断把研究推向深入,把成果推向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

Part3 刘历红副校长总结

刘历红副总结时表示:首先,向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其次,祝贺汇报各课题组不畏艰难,在挑战中不断前行,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其三,寄予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大家从能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完善解题材料;二是在校内研究的基础上,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三是根据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标准,在“做得好”的基础上,还能努力做到能“说得清(理论分析)”和“可复制”(技术转化)。希望在“2026年宁夏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上游学校有更多教师的研究成果获奖,为宁夏教育教学发展做出贡献!

Part4 结果公布

       经专家鉴定,9个课题(项目)均通过结项鉴定,顺利结项。

       根据专家打分,研究成果评比结果如下:

       一等奖(2个):课题类刘历红,项目类沈娇;

       二等奖(3个):课题类苏伶俐、郭婧文、尚云贵;

合格(4个):课题类孙文正、曹为文,项目类郭德忠、杨燮林。

结语

       正如陈桂玲老师所言,“学术研究是获取大量知识的有效途径。学术研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学术研究是思考、是探索、是求证;学术研究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上游建设学术型学校、培养学术型教师,经建校7年尤其是近3-4年的努力,无论是在学术思维、学术视角还是在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态势。对此,教师发展中心干事郭海燕深有感触,“参与课题让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收益是以研究的方式开展工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后还需刻意训练,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研究不仅能使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研究更是广义的师德建设,因为研究教人求真。而基础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一旦挖掘、释放出来,将不仅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更利于整个教育生态发生质变。为此,上游学校将不遗余力。

撰稿:刘历红 郭海燕 

摄影与制作:郭娟  买芮

审核:刘历红

审定:王力争

阅读 40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