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633443的简篇

用户6633443
创建于2023-08-06
阅读 4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战枝柳的纪实回忆

                   (上篇)

                    一一张棉林

            第一次大会战

        我原籍是容县容城镇东光螺田队, 一九七O年七月,我报名参加枝柳铁路建设获准,记得当时来大队会议室,目测体检审核人员的是县文教局教研室的陀加坚。

        我县第一次大会战,上枝柳人数有四千多。八月中,听说第一批前去的是团部机关人员,和由各公社(连队)抽上来组成的先遣连一百多人开拔前行。连长是覃展才(原县农机站站长)。容城先去的人员有梁旦文.、刘志坚、林正、关云光、李桂雄等,大部队到后,他们基本成为炊事班的人员。先遣连的任务就是去备料、搭盖营房(工棚)为迎接大部队开进做准备。在大部队到达时,才解散归队。

        十月初,第二批上路的是独立营的三个连队14一16连,他们是去配合柳铁工程处(番号是92027专业分指)一大队1一2分队修建龙江大桥和打通杨梅隧道的任务。

        9202303是容县民兵团的番号,团长是周扬(钦州军分区的老八路)政委是陈X新(军人.北方人口音.具体不详),参谋长张勇(军人)。共十六个连队,分四个营管辖,好象是分四批上去,我们第四营有十三连(主要是城厢和自良及容城一个班混编为砲兵连)十四(城厢)十五(容城)十六连(自良)组成。营长是李仕绿,付营长温惠财,教导员是陈彪。

        我营是在十月十一日,集中在容县高中红楼处。经两天整集训后,于十四日早上步行向王林火车站出发。当队伍行进到县汽车站时,受到几千多各单位人士,敲锣打鼓夹道欢送我们出征,场面相当地激动人心!

        当天下午到达北流凌城小学歇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又步行军向王林火车站出发,途经新圩镇,翻过鬼头啞,最后到达了玉林火车站兵站食宿,下午乘上大盖车编成专列的火车,一路向北行驶,终于在十六日天没亮之前到达黔桂线的流山火车小站了。

       天亮后,我们吃上连队炊事班(先遣连上来的)送来的早餐后,把同列车到达装在高边车上的施工用具及行理等卸下,再列队向栁城县马山公社北浩营地行进。运来的重大工具,有部份由派来的汽车运走,小件的装在板车上推着走,或由各人扛着走。

        从流山站到北浩营地大概有十多公里,途中要经过龙江河,河面宽一百多米,河的南面是柳江县,北面是柳城县。汽车和人过去要靠机动的接驳渡船运送,船上每次仅能上四辆大汽车,速度很慢,我们一千多人,在码头处等了约两个多种头才过得了河!

        我和曾宪明与司务长余汉良共推拉一架两轮板车,车上装满了行理和工具,在坭土路上艰难地行进,直到下午大概十二点多才到达营地。

        我们十五连的营地是在山坳的外侧,里面是三营的四个连住,一条小河成“勹”字形从北浩村里面缓延流过,穿过营区外的由流山火车站,通往柳城县马山乡和四圹劳改农场,直至到柳城县方向的乡镇级公路。最后与八甲村流过的小河汇流到龙江大河。外面靠小公路处的开阔地带就是营部和十三、十四、十六连的驻地。河的对面山坡就是一营和三营的驻地,留战后就成为我们一连和二连的营地了。

         十五连连长是覃展才,付连长是许玉林(河南民兵营长)、余汉林(厢南民兵营长),指导员陀加坚,付指导员周俊光(红光民兵营长,人像电影十月革命中的“华西里”所以我们给他起了个“华西里”的外号)、另一个女付指导员是钟秀琼(河南大队)。文书梁广全,同务长余汉良,通信员陆武平,施工(计工)员:张棉林、曽宪明、李广新。一排长:黄泰敢(东光人)二排长:梁旦柱(河南)三排长刘文荣(厢南),四(女)排长覃绍贞(厢南)共257人。

       .我们四营三个连的主.要任务是,在从南瓜垌外面的旱地取土,靠肩挑逐步把路基填高。另十三(砲)连就负责劈炸马鞍山的突出部位。

        第一次大会战的工作、生活条件是相当很苦的。住的工棚(茅草房)下小雨时是小漏,下大雨时就大漏,第一次下雨时,大家不注意,使被窝都淋湿了!后各人把装化肥用过的塑料袋割开成一大块,拉盖到蚊帐顶上挡雨水,有的干脆用塑料布把被子卷套起来睡觉。后来团部后勤处买来一大批塑料布,从棚顶上铺上去再盖一层草垫,才把漏水问题解决了。还有道路坭泞,伙食又差,经常吃不饱!以上的艰苦情况,许多战友写的回忆文章中己提及,我就不必多描述了。

        我们的组织都是按部队编制,一样的军事化严格管理,并严格规定,男女兵间不准谈恋爱,否则一经发现立即遣返回后方。团领导要求的宗旨是:在全团名额中不准多一个人,也不能少一个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佃致到位,使民兵战友们处在这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思想不见动摇,没有什么人当逃兵的现像发生。反之不断出现要求加班加点,去挑灯夜战的动人场面。容城女排十六班十几个女兵,都是城镇出身的娇娇女。一天挑三四十担土到十几米高的路基上,开始时就是空走几十趟都见腿软,肩膀磨破了,脚板磨起泡了。她们仍咬牙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练后,她们稚嫩的身体,终于练成了钢肩铁脚,铸就了“战枝柳的拼搏精神”!

        到了七一年的三月,第一次大会战结束了,大部队转战回去。我团仅有百分之十五左右人员留战,约六百多人。我们容城有34名留下,男兵有:梁广全、刘文荣、梁旦柱、冯振刚、彭雄英、欧加别、李茂其、谢安臣、赵伯兴、张棉林、李烈刚、曾宪明、杨森华、张健华、吴声、苏庆荣、许国宏、梁旦文、陆武平、吴汉国、李桂宏、郑金培、厐绍君、陈象才等。容县民兵团改为独立营,容城城厢自良杨梅公社(连)整编为一连,连长是杨振培,付连长梁广全.、指导员刘文光,付指陈汉球(杨梅),文书封家耀,施工员江昌桂,通讯员黄汉森,卫生员姓肖,司务长卢利昆,饮事班长李汉金。容城和杨梅合成一个排,排长姓杨(杨梅人)付排长刘文荣。一班主长梁旦柱,付班长彭雄英,二班长冯振刚付班长欧加别。三班是杨梅的。

        女兵留战的有:钟秀琼、覃绍贞、朱汝华、曹桂芬、李广新、何应新、覃耀新、甘伯宏她们编制到女子连,由钟秀琼担任指导员,李汉芳(城厢)任连长。覃绍贞任容城班长。

        记得大部队转战回乡,回撤的那天早上,我们留下的战友,想到共同战斗的五个多月里,结下的深厚战斗情谊,含着热泪送到龙江码头才依依不舍地惜别!返回营地时,听到女兵班的战友放声大哭,刚强的男兵,也眼含着伤心的泪水!接近煮午饭时,见到战友们给我们留下大量的大米、面粉和肉菜等,大家建议包饺子吃,于是一齐动手,吃上了一歺可口的面食后,留下的战友们才见显出了高兴的面容!

        留战后,团都从八甲屯搬出来,驻扎在原四营部和十三连的营房处,女子连驻扎在原容城女排和自良连原来的营房。我们一连住在河对面另两个连就住在原三营的内侧,靠近北浩村的地方。

       我们留战的任务,是四个连分四个地般进行正常的施工。因留战人员,都是精选下来的,各方面表现素质都比较高。除了按规定上工外,还利用工余时间,分班排在营地周边自主地去开荒种菜,养猪等搞些付业工作,大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一次分指挥长(老红军、玉林军分区副司令员)周德银到女子连检查工作时,吃上她们自养宰杀后做成的扣肉后,赞不绝口!战友们能吃饱吃好了,战天斗地的工作热情就更高了。

        在各级领导抓施工的同时,还发挥了党、团组织的堡垒作用,积极开展改治思想工作。学政治,学时事,学文化知识尉然成风。大部份战友通过学习,使政治思想觉悟不断地获得了提高,纷纷向党、团组织写申请书,要求组织上在各方面考验锤炼自己,使思想上达到入党入团的条件!

        我是在七一年十月,经两次考验后,终于得加入了共青团的。所以当时,我们把驻扎的营地,称之为草棚大学。是枝柳铁路的三线建设,锤炼了我们的革命意志,把我们培养成才,使在后面几次大会战中,成为了带兵的骨干!

01:02
阅读 4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