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三重意,神会方知曲中人——歌词词意、聊斋原意及寓意详析

且慢,
创建于2023-08-05
阅读 2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刀郎的《罗刹海市》取材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故事。


在聊斋故事中,一个叫马骥的书生流落到大罗刹国,此地美丑颠倒,越丑越吃香、越丑越受宠官越大。相反,长得稍有人样的反而穷困潦倒、不受待见。


马骥的出现被当成怪物,众人避之。马骥经村人提醒,又遇贵人,明白了罗刹国的规则,很快就混开了,他把煤涂脸上扮张飞,唱靡靡之音,先后获得大臣追捧与国王恩宠,但他始终不自在,不愿戴着面具以求荣华富贵,辞官而返,并散财报答故人。


故人要到海市买东西感谢马骥,好奇心驱使下的马骥要求随同,并在海市有奇遇,碰到爱惜才华的龙王,慧眼识珠,凭马骥一篇文章就招为驸马,并将文章四海传播,众海神纷纷前来结交。


马骥过了段春风得意的好日子,不久思念双亲,动了凡心,冥冥中与龙女缘分终了。回到故里,骥信守诺言,与龙女保持柏拉图之恋。


三年后,骥依龙女交代,到海上接回了自己的龙凤胎子女,但与龙女终究有缘无分,这段爱情故事也无疾而终。


聊斋中的马骥有几个特点,一是有才,二是喜欢唱曲,三是不愿戴面具追求名利,四是信守承诺、重情重义。


他的这些特点在罗刹国全是缺点,在海市才如鱼得水,可惜海市又是虚幻的国度。


一边是颠倒黑白,一边是海市蜃楼,马骥的遭遇与困境无疑深深触动了刀郎,才有了改编版的《罗刹海市》。


本文主要从词意、原著之意、寓意,三个角度来谈谈个人观点。

第1句: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词意:可理解为罗刹国在向东的方向,也可理解为由罗刹国向东去两万六千里。

原著之意:蒲松龄取罗刹海市命名这个故事,有多层含义,罗刹是颠倒的鬼国,海市虽然崇文重道,但只是虚幻的理想国。通过对比,突显罗刹的美丑不分、丑陋媚俗。

寓意:原著中罗刹国在华夏向西二万六千里,歌词有改动,因而产生多重理解,张力由此产生。罗刹国看似在东边或西边,但可能就在身边。罗刹国是鬼妖众多的地方,可以是娱乐圈,也可以是学术圈,也可以是商圈,总之一切有利益的地方,皆可泛指。

第2句: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词意:七冲、焦海是中医术语,过与冲都是动词,表示要到达罗刹国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三寸的黄泥地可理解为粪坑,黄泥地堆满了排泄物。

原著之意:原著中马骥到海外经商,遇飓风,被刮到罗刹国,无七冲、焦海、黄泥地等意象。

寓意:原著中马骥到罗刹国是一种意外,现实中很多人跌到粪坑有时却是一种必然!多少人为了目标、理想,过五关斩六将、冲州撞府闯关夺隘,以为“爱拼才会赢”,梦想成真后可以一展抱负、名利双收,谁知社会上处处要戴着面具做人,干着许多违心之事,慢慢陷入粪坑,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

第3句: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

词意:“一丘河”谐音“一丘之貉”,“苟苟营”谐音“狗苟蝇营”。“一丘之貉”到了“蝇营狗苟”的地方。貉指一种像狐狸的野兽,多用来形容臭味相投、狼狈为奸,“一条”巧用双关,既可以是一条河,也可以是一条貉。

原著之意:原著中无“一丘之貉”“蝇营狗苟”的相关表述,但含有其义。“一丘之貉”可指罗刹国的“官僚百执事”,这些人“蝇营狗苟”,嫉妒马骥获宠,察觉其“面目之假”,不是真的丑,而是装的丑,从而排挤孤立马骥。

寓意:原著中马骥的这段经历,显然深深触动了作者。粪坑周围,臭味相投的人太多了,渐渐“一丘之貉”尾大成势。势力影响越来越大,这股污染源流到哪里,哪里就一片腐臭,就破坏哪里的生态环境。这些投机钻营之徒,像蛆蝇和脏狗那样,不知羞耻肮脏为何物,自得其乐、恬不知耻。从一丘河,到苟苟营,罗刹国的颠倒画面徐徐展开。

第4句: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十里花场有浑名

词意:“叉杆儿”原指妓女的保护者,可引申为青楼妓院的幕后老板。这个大老板叫马户,在圈子里(花场)中混得很好,方圆百里名头很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著之意:原著中无叉杆儿角色,但有一相国,与叉杆儿外形相似。这个相国手握重权,许多人都投靠其门下求富贵,执戟郎开始也劝马骥投靠宰相。

寓意:马户为驴,驴为家畜,一头驴在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非常蹊跷、令人悲哀,与代表俊马良驹的马骥的遭遇形成强烈反差。

第5句:她两耳傍肩三孔鼻,未曾开言先转腚

词意:马户是女性,面貌丑陋,耳朵长得垂落到肩膀上,好架子很大,说话之前总是缓缓转过屁股,非常傲慢无礼。

原著之意:原著中相国“双耳皆背后,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耳朵反着长,多一个鼻孔,假睫毛帘子一样,相貌丑到了家。但相国正是靠面目丑陋骇人,得到了高官厚禄。

寓意:“两耳皆背后”改为“两耳傍肩”,有双关之意,傍肩在北京话里,有乱搞关系男女的意思。意指这头丑驴行为龌龊,霸道无礼,在圈内人尽皆知。也令人不由想起某个需要“转身”的节目。

第6句: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词意:马户每天的主要事情是在自己的地盘孵蛋,这个老粉嘴(旧指妓院老板,再次呼应叉杆儿)天天孵蛋,久而久之,就真以为自己是只鸡,能把蛋孵出小鸡。

原著之意:无相关内容。经过简洁铺垫,衍生出新的故事情节。

寓意:旧社会的叉杆儿通过培养艺妓来获利,现在的娱乐圈老板们喜欢培养新人来培植势力、流量变现。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些知道这个套路的导师就亲自下场,不顾丑态孵蛋捞钱。

第7句: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词意:马户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在本质上只是一头丑陋的驴子。还有那些个又鸟(谐音幼鸟,有展翅高飞潜力的新人),单纯无知的新人们跟着这头驴,在大染缸中早就忘记了高飞的梦想,也不知终究会沦为一只圈养的鸡。

原著之意:马骥在执戟郎家中,曾有一段戴着面具应酬的经历,在郎家中,马曲意迎奉当权者,唱着下里巴人的“弋阳曲”,得到掌声一片,却失去了自我。还有“村人”,身在罗刹国,不知道世界已颠倒,没有见过美的样子,因为长得不够丑,居然“褴缕如丐”,面对以丑为美的世界,村人只有服从顺从,也是失去自己的主见。

寓意:马户是既得利益者,人五人六地被鲜花和掌声给惯坏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又鸟目睹马户的种种行为,见惯了圈内的各种肮脏交易,渐渐习以为常,选择和驴同流合污。至此,歌曲提出一个深刻的人生问题:即在环境影响下,多少人渐渐失去了本来面目,不知道自己是谁?

注意:这个马户由她变成了他,特指变泛指。

第8句: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词意:青楼女子总是喜欢装出文艺范,显得很高雅,这样才能更加引来追捧。太监们则喜欢耀武扬威,最忌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缺陷。

原著之意:相国等丑官们都是冠盖华服,骑着高头大马,却没展示出什么本领特长,只剩下“丑”作资本。那些个“花面迎市”的人,只有靠排场与头衔,才能掩饰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寓意:自古以来,一些龌龊肮脏的行业,还有那些德不配位的所谓“前辈”,总是善于伪装,通过包装自己来欺骗利用世人——特别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同时排挤打击那些有能力的人,来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

第9句: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美丰姿,少倜傥 华夏的子弟

词意:从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子,英俊有才,是堂堂正正龙的传人。

原著之意:原著对马骥的形容是“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复有‘俊人’之号”,“入郡庠,即知名”,说马骥喜欢梨园曲调,知书达礼,只因遵从父命,弃文从商。

寓意:罗刹国在东,马骥从西而来,即从中国出发,华夏子弟一词,顺理成章。作者以西域情歌出道,有自喻成分。如按原著,应写成打东边来了一个小伙。故推测,这是第一句歌词改为“向东二成六千里”的原因。可以看出来,马骥这个好青年有理想有抱负,想要成为娱乐圈的清流。

第10句: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词意:他为什么到了罗刹国?只因他在人山人海中摸爬滚打,努力拼搏,最后的结果却是像想腾空御海的龙一样,遇到险滩无法施展才华,险滩比浅滩的环境更加恶劣。

原著之意:马骥被台风刮到罗刹国,见当地的人奇丑无比,非常害怕,结果对方也更怕他,认为他才是妖怪。原著中马骥的遭遇是一种意外,而歌词中的马骥却是一种不幸。马骥自喻沧海客,在罗刹国的处境其实并不危险,反而是到了王宫,跟丑官们同朝争宠,才有了危险,可见利益带来竞争,竞争检验人性。

寓意:马骥的基本面太好了,有才又帅,气宇轩昂,结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一路跌跌撞撞,阴差阳错得罪了腐朽暗黑势力,陷入了被孤立、排斥、打压的境地。

第11句: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词意:他见罗刹国是个善恶难分,是非颠倒的地方,在马户的地盘更是如此。这个马户陶醉在自己的关系势力圈中,听着爱徒又鸟唱的曲子,心里十分受用。

原著之意:原著中马骥也是个音乐爱好者,十四岁之前天天混梨园,扮起小生来有“俊人”之称。他极有音乐天赋,且嗓音条件好,在伯乐执戟郎家中,第一次看罗刹国的曲子,翻唱起来如“龙呤凤啸”,唱起民间流行的“弋阳曲”来,更似天籁之音。在罗刹国,很多东西都是颠倒的(注意,不是所有东西,比如金银、食物、礼仪),音乐鉴赏也是如此,举国上下都喜欢靡靡之音。

寓意:马的地盘马做主。马户老母鸡一样努力孵蛋,拼命培植自己的亲信爱徒,物以聚类,又鸟有样学样,花面迎主,把马户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马户的抱团聚势之下,哪里还听得进异类声音、容得下不同风格?这种现象又岂止在乐坛?

第12句: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词意:半夜三更本是睡觉的时间,野路子的母鸡却不安分,抢着去干司晨(噪音响亮的公鸡)的活儿,吵吵嚷嚷乱打鸣。而那些暗娼,习惯性开着半扇门招徕顾客,在那门楣上裱贴着山盟海誓的句子,真是贻笑大方。

原著之意:原著中有“鸡鸣而兴”的句子,是指马骥在村人指点下,一赶早鸡叫的时候,去看罗刹国的都城。或许是“鸡鸣而兴”的句子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寓意:职业错乱,引申开来可理解为越俎代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干了不该干的事。这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比如演戏的去唱歌,教学的去经商等。正是因为普遍,大家习以为常,久而久之,见怪不怪,此风就愈演愈烈,最后发展到驴去孵蛋、牝鸡司晨、妓女表真情的地步,社会上各种荒唐荒谬的乱象层出不穷。

第13句: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绿绣鸡冠金镶蹄

词意:又鸟用红颜料抹翅膀,用绿颜料装饰鸡冠;马户用黑颜料画驴皮,用金子镶嵌驴蹄。

原著之意:在罗刹国,尊丑崇丑,人不觉自丑,丑是有阶梯、分层次的。“我国不重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亦有似人者,然褴缕如丐”。越脸皮厚、越鬼模鬼样,越混得开。在这种大环境下,马骥用煤涂面装扮成张飞的样子,是嬉戏之举,他内心并不愿以丑为美,失去其本来面目,即使这能换来荣华富贵。是执戟郎强行要求,马骥才易容去见国王。马骥寄人篱下,有时身不由己。马骥“休沐”还乡后,散尽钱财,说明马骥本质上不是爱财逐利之人。

寓意:又鸟嫌自己的翅膀不够红(事业不红、人气不红),就用红颜料来涂抹翅膀,多看了几眼镜子,觉得还不够,又用绿颜料来涂抹原本该是红色的鸡冠,希望标新立异能够哗众取宠,吸引点流量和关注。

而马户的皮,本是黑色,还嫌不够纯黑光亮。长期养尊处优,蹄子基本不走路了,用金子镶嵌起来当然洋气。

又鸟马户用尽手段美化自己,无非是精心打造人设,典型的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想想慈禧太后的长指甲,这两句“刀法”刁钻高明,即视感极强。

第14句: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唉……呀

词意:煤球天生就是黑的,里里外外都黑,对一个黑透了的东西,你永远洗不白,怎样洗还是个脏东西。

原著之意:罗刹国的城墙是黑色的,少瓦,房顶多用红色的石头。马骥用煤涂黑脸扮张飞的情节,可能启发了作者。

寓意:煤蛋儿可理解为:人心,这颗心已被名利熏黑,当丑恶占据灵魂,贪婪蒙蔽良知,怎么洗白自己都没用。在这肮脏的圈里,多少马户又鸟早已黑了心肠?唉……呀,歌者无能为力,只有无奈叹息。

第15句: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重复旋律,同第7句。

第16句:岂有画堂登猪狗,哪来鞋拔作如意

词意:有谁见过猪狗在画堂里乱窜暴走?有谁用拔臭脚的鞋拔来替代玉如意的?

原著之意:罗刹国中群丑当道,鬼魅横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只因这个地方把美丑的标准颠倒了,越是英俊有才,越是在这种地方寸步难行。

寓意:假大空、恶丑劣当道,这个世界怎么了?谁能来遏制?

第17句: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绿绣鸡冠金镶蹄

重复旋律,同13句

第18句: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唉……呀

重复旋律,同14句

第19句:爱字有心心有好歹,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

词意:爱字的繁体写法包含一个“心”,心本无性,可以善也可以恶,可以生出好意、歹意。看似有百样的爱,其实里面藏着上千样坏心思。

原著之意:马骥在执戟郎家中,与众大臣把酒言欢,被执戟郎推荐后,就有几个大臣设阻,劝国王不要接见。马骥得宠后,众官僚又合伙排斥他。人心隔肚皮,本就是世之常态。

寓意:表面对你好的人,可能暗藏恶毒之心。在指鹿为马的虚伪谎言环境中,事实被扭曲,真心被利用,耿介被诬陷,变坏是迟早的事。开始可能被逼无奈,后来也许会变本加厉。

第20句:女子为好非全都好,还有黄蜂尾上针

词意:“女”“子”组合成“好”字,但大家认识中的女子,全部都是好人吗?并不是这样,“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尤未毒,最毒妇人心”,想想这句话吧。

原著之意:马骥在罗刹国之后,在海市有奇遇,遇到了真爱,与龙女心心相印,可惜这段感情如海市蜃楼般虚幻如风逝。与之对应的是,马骥的原配在其生死未卜之际,早就改嫁了。

寓意:很多事情要透过现实看本质,要经历一些事才能检验人心好坏。只有踩过坑、摔过跤,才会深刻理解人心的险恶。

第21句:西边的欧钢有老板,生儿维特根斯坦

词意:西边的欧洲有个钢铁家老板,儿子叫维特根斯坦。

原著之意:无相关内容

寓意:维特根斯坦是著名哲学家,他有许多观点,结合歌词,明显有些观点值得注意。

比如他说,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基础,而语言的本质是在于它的使用方式。

他强调语言和事实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的真实性是与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效用相关联的,而不是通过符号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对应来获得的。

他认为“在一个说假话骗人能获得很多好处的环境里,说真话的人会越来越少。”

他将其观点总结为“语言游戏”,强调语言的使用方式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而不是简单地由符号和含义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显然,“语言游戏”的概念与歌词形成高度对应关系。

第22句: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

词意:按照这位哲学家所说,那马户就应该是驴,又鸟就应该是鸡。但是马户干了鸡的活(卧蛋),又鸟的行为又越来越像驴,到底马户、又鸟、驴、鸡四者的关系怎样厘清?

原著之意:原著中马骥也有过一段错乱的岁月,以丑为美、指鹿为马,但他受不了,放弃了戴着面具的富贵生活。

寓意:哲学家只负责解释世界,但世界千奇百怪。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词的字面意义与现实之间,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距,到底是以外形来判定事物?还是以反映本质的行为来命名事物?再引申开来,美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颠倒的问题怎样来解决?

第23句:那马户又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词意:所以说,那马户、又鸟、驴和鸡四者的问题,包含着怎样辨别美丑善恶、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原著之意:没有特指。

寓意:马户、又鸟、驴和鸡四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真假不辨,美与丑不识,善与恶不分的问题岂止是马户和又鸟或罗刹海市的问题,你我之中其实也面临这个问题,整个人类都面临这个问题。如何避免生活在颠倒黑白的罗刹国,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思考辨别。

聊斋这个故事最后有段评语,大致意思是感叹到处都是假面,并用“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来形容社情,痛斥颠倒是非的地方就是鬼待的地方。

海市暗寓理想国,在这里才华会得到尊重,读书可以换来颜如玉、黄金屋,但最终不过是海市蜃楼。

其实,歌词精彩之外,音乐也很有特色,编曲非常用心,唢呐的运用俏皮活泼,让人想起猪八戒背媳妇中的二胡,民乐中有宝藏,关键看怎么用。有空再继更。

后记:

癸卯仲夏,西域刀氏,十年磨刀,复归乐坛,借罗刹海市,咏颠倒之歌,一曲封神。

一时华夏乐坛,翻江倒海,风雨欲来。

贩夫走卒,奔走社区,细盘恩怨情仇。

白领状师,引法据典,详析是非利弊。

西德党魁,赞绝比兴,借喻讽政,俨然已成文化输出之势。

罗刹曲腔拍恢诡,扮唱不知何词,啸啸然有弋阳曲之古风。

耳充靡靡之音久矣,乍听惊为天人之作。

叹忆往昔,眼蒙红布敢撒野,头上顶包笑姑娘,过河卒子将将将,高级动物呓黑梦,鹿港小镇细汉仔,堕落天使称阿幺。铁骑突出刀枪鸣,杜鹃泣血肺腑震。

越经年,物是人非,梨园尽是塑料花,画屏皆为光泡影,尸位素餐之辈厚黑,鸡鸣狗盗之徒横行,“痛打落水狗”声犹在耳,投笔匕首憾无旗手。

幸有西域赤子,姓刀名郎,初以雪寄孤旅,引众共情,街巷流布,热播不衰,暗为同行所嫉。

刀性耿介、心纯良,乐曲之外,不谙世故,不为圈内所容,遂怒退,渐为世人所忘。

然赤子初心不改,苦心孤诣,制心一处,潜心制曲。

远离名利之场,遍读圣贤之书,洞彻世情伎俩,笔头日愈峻刻。

广涉古风俚曲,弹词话本,秦腔豫调,各取精粹,艺技日渐精纯。

刀氏曲风,脱儿女情长之窠臼,弃幽愁暗恨之䊨弱,接呕哑嘲哳之地气,极诙谐笑谑之能事,融贯百家,自成一家!

今有九岭且慢,闲情无所托寄,惯看西游聊斋,犹爱刀丛觅小诗,试解罗刹曲中意,且看身边谁是歌中人。


更多内容请关注:且慢品西游

    









阅读 2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