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的工厂、学校、部队、农村都纷纷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长期活跃在城乡学校和军营,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为了丰富部队基层的文化生活,上面为每个连队配发了一套的文艺器材,有各种吹奏和打击乐器,几乎每个连队都成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八连也不例外。我从小就喜欢文艺,小学中学都是校文艺宣传队的成员,参加过演出。学校停课后我就回到农村劳动,生产队隔壁就是地质部第五普查勘探大队,大队院内的大功率喇叭每天就不停的播放着各种革命歌曲和样板戏唱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耳边天天听着这广播就慢慢地学会了不少的歌曲和样板戏唱段了,包括什么《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大部分唱段都可以唱下来,当时全国推广样板戏,学唱样板戏也算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另外我在家自幼就学过吹笛子,可以吹一些简单的歌谱,我这样也算是连队需要的不可多得的人才了,所以刚到部队不久就被发现要到了连队文艺宣传队。
比 我早 进入连队 宣传队的还有连部司号员,他名叫关朝发,是福建宁德人,1968年的兵,尽管他比我早一年当兵,资历比我老,但看着比我还年轻,非常聪明,唱歌跳舞一学就会,人又长得帅气,所以深受连队领导的喜欢,还有有一位叫周立发,虽然个子很矮小,但他能唱会跳,也选到宣传队了,其他一些人,时间长了也记不起来了。
(网络图片)
那时咱八连可真是人才济济,宣传队里更是藏龙卧虎,有唱歌跳舞的,有拉手风琴的,有拉小提琴和二胡的,有吹笙和锁呐的,也有吹笛子和小号的。我们宣传队的队长名字叫熊伟,1968年的湖南道县兵,当年老三届高中生,他长得十分帅气,高高的个子,聪明伶俐,性格开朗,生性活泼,满身都是文艺细胞,吹拉弹唱他是样样精通,敲锣打鼓无所不能。他先是教会了我敲锣和打鼓,又准备教我吹小号,可惜没学几天,还没有入门,我负责保管的小号就被炮班的一个老兵给拨弄坏了,弄得我哭笑不得,非常遗憾。
(我与关朝发在一起切磋技艺)
熊伟不但演得好,而且还能编会导,我们宣传队的所有的节目都是出自他手,宣传队的演出节目种类也很多,除了歌舞类的节目外,还有群口词、对口词、三句半、快板说唱等,还有一个火爆节目形式叫枪杆词,其内容就是针对帝修反的,舞台上我们用真枪做演出道具,把部队的队列抄枪与刺杀动作融为一体,整个节目铿镪有力,杀声震天,刀光剑影,十分震撼: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我们是钢铁的长城,热血铸就,坚不可摧,
——听毛主席的话,我们时刻准备打仗,
——听党的指挥,我们一心杀犲狼,
——端起我们的刺刀,举起我们的钢枪
——对准那美帝国主义,杀!
——对准那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杀!
——对准那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杀!
——对准那国内外的一切敌人和他们的走狗,杀!杀!杀!
整个节目高潮不断,把人民军队的所向无敌,把革命战士的高大威武、无坚不摧的光辉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战士们看了大呼过瘾,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们当时还排练了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中“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十几位战士在台上充分展现了新四军十八个伤病员(可惜没有女兵)坚守芦苇荡,英勇顽强地与敌寇作斗争的英勇事迹,台上的做念走打,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
(网络图片)
别看我们这支小小的连队文艺宣传队,听老兵介绍说,他们还进过矿山,下过农村地头去为工人农民演出,深受老百姓的欢迎。1969年国庆节还参加了漳平铁路段举办的大型的文艺演出,广场上几千观众,我们拿出了我们的全部看家本领,我记得那次我还独唱了一段《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临行喝妈一碗酒”,我们的演出非常成功,赢得了热心观众的掌声和好评。
后来在1970年,连队驻黄井民兵农场时,有一天连续下大暴雨,出现了特大的山洪暴发,山上下来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山间的稻田,冲毁了战备公路,全连干部战士英勇无畏,连续奋战,硬是用我们的身体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农田,保住了公路,为庆祝抗洪救灾的胜利,宣传队全体人员不顾抗洪的疲劳,马不停蹄地专门创作了舞蹈节目《战洪图》,为战士们进行了表演。在后来的部队多次野营拉练中,连队文艺宣传队也都发挥了宣传鼓动激励士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