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凌寒郁疏
创建于2023-08-02
阅读 4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诗《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月7日—9日。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暑去凉来,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

                        立秋三侯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习俗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立秋至,盛夏浓,热风拂面,何处寻惬意。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丰富节气知识、体悟自然规律、了解传统文化习俗、感知节气之美。实验小学五(1)中队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老师利用收集资料、到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引领学生去探索节气的文化魅力,学生围绕了解“立秋的由来”“立秋三侯”“立秋习俗”等几个方面开展,让节气传统文化在传承力中植根。

       心灵手巧的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立秋节气!

      通过开展立秋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习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体会自然的韵律和滋养,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丰富孩子的暑假实践生活,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阅读 4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