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汇报显成果 专家引领促提升——第四期青岛名师培养工程科学综合信息校本组课题中期报告汇报会

小周好菇凉
创建于2023-08-04
阅读 35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八月启初,第四期青岛名师培养工程人选齐聚姑苏城,开启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8月3日下午及8月4日全天,项目组开展了培养学员课题集中检查活动,指导专家许爱红、陈雨亭、苗立才、吕晖、马莉及科学综合信息校本组的全体成员参与了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的第一步是各个学员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中期汇报。

      王炜老师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python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详细的中期汇报。从课程发展需要和学生需要阐述了课题的由来,介绍了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研究方法,目前课题研究的进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最后提出了在研究中就学生、教师、评价三个层面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导师们进行讨论。

      小学信息组朱海涛老师的课题《小学生图形化编程与C++衔接的教学实践路径研究》于2021年8月开题,伴随着第四期青岛名师的脚步,至今已经走过了两年时间,从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通过指导让朱老师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当前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课题的开展明确了研究路径。

      小学信息组周小慧老师就《基于南京路小学教育集团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研究》进行了中期汇报。周老师的这个课题同期在平度市市级课题中立项,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汇报中,周老师着重介绍了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普惠课堂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果,展示了南京路小学教育集团课题组搭建重组的教学内容提纲和相关的课例展示,获得了指导老师的好评。课题研究中遇到的“个别学生兴趣不高”、“教师授课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指导专家的建议下,准备在之后的课题研究中向分层教学和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方面倾斜,力争转化出更多的应用性成果。

      史泽辉老师汇报的课题是《基于树莓派的图形化编程与Python代码对照式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汇报后史老师感慨道:感谢专家指导组中肯的建议,在此次中期汇报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理论研究的不足,感觉欠缺好多。在后面的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充实完善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升理论水平,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董臣老师结合研修课题《基于“互联网+2.0”理念的高中生涯规划教学实践研究》从“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和可预期成果”等七个方面向与会专家和老师们进行了汇报。导师苗立才、吕晖等专家针对汇报在课题研究已有成果和推进情况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聚焦研究目标、回看研究计划、统筹推进落实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宋雪莲老师的课题主要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而开展的研究。随着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视,各国高校、中小学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我国各地很多中小学学校也相应开展了人工智能教育,配套了专门的教材和设备。但是作为一门新兴教育, 在高中阶段如何具体实施呢?本研究就是探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可行模式,并结合相应模式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剖析人工智能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和价值,针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去不断优化改进,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李珺老师的课题研究直面学生成长需求,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所必需的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合作能力等跨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单元、项目化教学,以知识建构为根本,创设多层面、多角度、多问题、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与情境,以合作为抓手,评价促成长,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滕国斌老师的课题《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课程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以身边鲜活的、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素材去充实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使科学教学生活化。通过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好学、会学、善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魏玉凯老师的课题《小学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是在吕晖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课题基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理念、克伯屈项目式学习理论、夏雪梅项目式学习设计研究理成果,针对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这一新领域的项目化学习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进行了工程与技术领域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研究、校本资源开发研究、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多元评价研究。

      董辰超老师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实践研究》在各位导师的指导下,给下一步课题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前期董老师的课题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归纳、概括系统性提出小学科学教学六要素,创新性提出六要素结构图。根据六要素侧重点不同,提炼五种优秀教学模式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能够助力教师在思维型教学模式下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模式。

      谭春梅老师汇报的课题是《“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该课题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开展研究。谭老师首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价值、前期开展的活动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对于课题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做了重点汇报。谭老师的课题研究及其阶段性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仅对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等具有重要价值,还有助于书香家庭的建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窦婷婷老师进行了《指向生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中期汇报,重点对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及影响、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经过专家的指导,下一阶段将从让学生经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如何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学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继续开展研究,保证顺利结题。

  曲静老师汇报的课题是《小学生沙盘游戏辅导的实践研究》,曲老师的课题从学生中来又能回到学生中去解决,在汇报中,曲老师主要围绕课题概述、实施阶段的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课题创新点、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设想六个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经过导师的指导更加清楚的明晰了自己研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印象最深的是导师将成果典型案例分享给大家,让人顿时豁然开朗,为我们后期的届终考核汇报指明了方向。

      张培喜老师从五个维度对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研究——以激光切割雕刻机为载体的项目为例》课题进行了汇报,通过大量的记录性照片重点汇报了课题研究阶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涵盖了课例集、教学实践过程、项目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现、教师和学生取得的获奖等。可以看到张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工作,也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为同类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借鉴参考。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孙东老师就《普通高中校本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课题进行了中期汇报,重点对课题内容目标、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等方面进行汇报交流。经过专家的指导,认为课题聚焦现阶段的重点问题,就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在下一步研究中要注意完善课程的实施策略。

      王志娥老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传统文化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教材开发的经验,探究当前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路径、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的融入初中校本课程的关键问题。依据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结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并开发校本课程内容,并加以实施,以增强学生对其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学生其的认同度,提升学生素养。

      李慧老师研究的课题《真实情境驱动下的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以小学红色研学课程为例》,以青岛党史馆、家风馆等红色研学基地为依托,体现真实情境下的项目化学习方式,课题研究已经形成一套特色的红色研学课程目录,并进行活动的配套流程研发,确保每一次活动的目标清晰和明确,将项目化实践研究与大单元设计融合运用。

      葛学萍主持的《培智学校职高“未来情境化”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探索》课题,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从最初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到课程体系、论文等研究成果真实地彰显了有序、有效的课题具体实施过程。阶段性研究成果初步探索出具有一定科学性、广泛性、可操作性的“未来情景化”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小学心理健康杨斌:感谢许主任、马老师的用心用情指导,两位专家对前期的课题研究给与肯定,对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认同。两位专家建议,坚持从问题出发,立足问题实际,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细化研究内容,聚焦研究中心任务,注重课题研究成果提炼和转化,很好发挥其在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推动作用。

  指导如灯,照亮前行。小学心理健康学科的刘晓坦言在她的课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中期报告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研究成果如何呈现,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如何完善等等。在汇报会上,通过导师们的指导,刘晓老师明白了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如何进行研究思路的梳理和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对下一步计划中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课后心理辅导方面的实施策略。

      李静老师的《基于团体动力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的设计与实施》课题,选题恰当,抓住了热点、难点问题,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创新性,适于当下课题研究的趋势,符合教学研究的学术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李老师作为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扎实深入地开展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张晓梅老师《表达性艺术团辅对高一新生人际适应的干预》课题进行了中期汇报,课题研究方法恰当,研究计划和时间节点合理,研究内容充实,课题研究评价多元,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并存,基础调研扎实。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比较丰富,顺利完成了中期的研究任务。专家组针对课题汇报提出了建议,建议澄清研究方向,将“人际适应”的维度跟课程设计结合,将课程架构升级为结构,充分转化课题成果。

      张立信老师的课题《普通高中心理委员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的内容从心理委员的选拔与聘用、工作职责、培训、管理与考核及胜任力等方面入手加以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适应普通高中心理委员的选拔、培养及使用等方面的有效、实用工作方法,目标是开拓普通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预防和处理学生的各类成长与发展问题。同时实现学生自助与助人需求的统一,对于减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压力,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赵建超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心理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在导师许爱红和马莉的指导下,能按照其课题研究计划和目标坚持课题研究落实,并能结合实际研究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研究,研究过程较严密,落实过程较细致,中期研究成果较丰富。结合该同志的中期报告,课题指导专家组同意该课题研究的调整,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可持续性。

       王晓庆老师的《基于九型人格理论的学生个体辅导模式研究》课题是对九型人格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在许爱红和马莉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学生的不同人格类型,制定相应的辅导方案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凝练的学生个体辅导模式可以短平快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组员们分组汇报完课题后,指导专家许爱红、陈雨亭、苗立才、吕晖、马莉等五位导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组别点评了学员们的中期报告。专家们首先对学员们如期完成中期汇报进行了肯定,而后专家们一致指出,做课题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贴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才能去规划怎么做、做到什么效果,通过名师培养工程的锻炼,要学会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让自己思想逐步升华。

      通过中期课题检查汇报,学员们各有收获,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开阔了学员们的科研视野、拓宽了学员们的科研思路,而且有助于学员们的项目团队精准、高效解决问题,对完成下一阶段结题任务起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供稿:科学综合信息校本组  周小慧

阅读 35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