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我的游记)

呵手试梅妆
创建于2023-08-03
阅读 14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了天时与人和,地利就无所谓了,临时改变行程,去了不曾想过的川蜀。飞机降落在天府机场已是十七点多,时间刚刚好。信步走走感受成都这座城市,去了春熙路和太古里,美女、奢侈品、现代化城市气息重叠,美女很美,奢侈品很贵,因为“牵手门”事件,忽然感觉空气中有了恶俗的味道,但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思,还是逛了三四个小时。我知道,这不是我心中的成都,我的行程都在明天及以后,于是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的目标项是都江堰,由于去的比较早,便在琴台路走来走去。这是一条仿古街,雕梁画栋、斗角飞檐,因为有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古街便成了名街。对于来成都有些喜欢古典文化的人来说,这条街也是不可忽略的存在。整条街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主,慢慢游走在年代感久远的青石板路上,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虽是主力打造汉唐礼仪等风土人情,皇城老妈,四川火锅,川味食府等带有明显本地特色的各类现代商铺却悉数呈现在眼前,竟然还有月子中心。

       心下肃然:名作琴台街,围绕琴台做的文化却寥寥,被文化被同化和过度商业化其实对一个城市来说很致命。

  一树低垂下来的爬山虎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再细看,“相如抚琴”   “文君听琴”的青铜雕像掩映期间。不由加快了脚步,这文化公园,据说就是卓文君家的园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两个人物,依稀记得小时候出现在年画里,当时对卓文君的七彩步摇和红得耀眼的霞帔羡慕极了,小小的年纪对男生也会穿红衣服感觉很是奇怪。后来谙了世事,才懂才子佳人的故事,再后来呢,都会判断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角色了。

       那个因为《子虚赋》与《上林赋》被汉武大帝青眼的司马相如应该是最早的典型的凤凰男吧。从“凤求凰”到“白头吟”着实让世人惊诧。

     卓文君是才貌双全的汉代才女,其父卓王孙临邛巨商富甲一方,这样典型的白富美本该人人艳羡,可惜丈夫一朝逝去,婆家怨其不祥而辱之,文君不堪忍受,回到了娘家。

       彼时司马相如风华正茂,一首气势恢宏的《子虚赋》才惊四座。梁孝王更是取出心爱的绿绮琴赐予他,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可好景不长,梁孝王驾崩,司马相如只能归家,可惜家贫无业。文君风韵动人风度无双,那超越世俗的勇敢与魄力吸引了司马相如。才子落魄,幸得友人劝慰。友人设晏,邀请司马相如与卓王孙家、程郑家,众人酒酣耳热之际,司马相如取出绿绮琴,弹琴助兴,一曲《凤求凰》暗向文君吐心意,文君见相如风流倜傥兼闻此曲,也心生爱慕。晏罢多日尺素鱼书不断,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文君逃出家门,私奔相如。

      文君追随相如连夜奔回成都老家,才发现相如家徒四壁。富家的大小姐过得可是锦衣玉食的日子,为了爱情,也一样选择留下来,与相如同甘共苦。卓文君便劝司马相如卖了唯一的车骑回到成都,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跟伙计洗涤酒器。卓文君淡妆素裙,站在土台边卖酒,司马相如亦不抚琴,身着短脚裤,提壶洗碗,谈笑风生,如此这般,虽然生活清苦了点儿,却丝毫不为世俗所累。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才是完整的有结局的才子佳人,后来的故事不知是否有考证。据说几年后,司马相如早年写的《子虚赋》有幸被汉武帝看到,经同乡推荐面见皇帝,又写了一首《上林赋》,汉武帝龙颜大悦封司马相如当了郎官,相如离开成都来到了帝都长安。

      皇帝的赏识让相如春风得意。但自古才子多风流,京城如云美女,司马相如眠花宿柳,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思君的卓文君?卓文君的书信一封封送往京城诉说相思,但是司马相如仍生出纳妾之意,并给文君修书一封: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唯独无“亿”,卓文君立刻明了:“无亿”便是“无忆”。她将自己多年的等待与思念借助笔墨倾诉于信上,写成了《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文君巧妙地借夫君的十三字书,把别离后千盼万盼的情思写得淋漓尽致,可谓怨中有深情。想想昔时,看看今日,文君又愤而写下了载入诗歌史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看了之后大为感动,并惊叹卓文君的才华,想起了昔日的患难相随,羞愧万分,自此不再提纳妾之事,安居林泉。

      后续的这段故事应该不是很美好,家世与修为一如卓文君,也没有逃掉被嫌隙的命运,相如可憎?文君可悯?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走出了文化公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抬头望向遥远的天空,坐上了开往都江堰的大巴车。

   成都市区距离都江堰并不是很远,大概四五十分钟的车程。远远望去,都江堰树木葱茏,蓊郁茂盛在城市之间。近观都江堰,浩荡奔腾,急流震响。从正门进去,导游边开玩笑边讲,如果只选一处做为爱国主义符号该是哪里?我随口一句“当然长城了!”导游摇摇头“当然都江堰。它是集山、水、城、林、堰、桥、观、园为一体。你们只知道它是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吧,它还是中国道教发源地青城山的源头,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说这话时,感觉他明显还存有一丝自豪,虽然他无数次带团无数次进出直至知道都江堰每一块石头的形状以及每一棵树的生长方式。我笑着点头,不去争辩。

      都江堰是我国年代久远、唯一留存的世界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写入了世界灌溉遗产名录。都江堰巧妙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并自动调节水量、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且至今仍在发挥效用。上学时候,都江堰是历史书上的存在,只是存在,再顶多是知道它的修建者——秦国蜀守李冰。如今见了的,心情着实有些激动。李冰父子的塑像威严伫立在滔滔江水边上,手持钢钎,守护了这片土地两千多年。

  与山门不远,就是二王庙,心里正在疑惑:我们看的是水利工程,与庙宇有何干系?那边导游讲:二王庙原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进“望帝祠”迁往郫县后,蜀人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将其改为纪念李冰父子的专祠。

  镇元大仙的人身果树就长在都江堰的山上。这棵银杏树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为后汉张松所植。

  这可不是简单的喷泉哦,中间横卧着的四根并排的铁棒叫握铁,都江堰水利工程遵循“深淘滩、低作堰”原则,泥沙淤积时就要对滩涂进行淘洗,当淘到那四根握铁露出来的时候,就代表淘洗深度刚刚好。

  安澜索桥横跨都江堰,飞架岷江南北,江水飞旋咆哮,桥架成以后,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名为安澜桥。这个解释虽通顺,但太官方又生硬,远不及传说有意思。

     清朝初年有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是当地出了名的多管闲事的人,有一次他和妻子何夫人去游山玩水,到了岷江,看见了官船在摆渡人们,他们夫妇也想去对岸,过去一打听,夫妻过河30两白银,这些贼官的行为使夫妇二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回到家里,何先生彻夜难眠,在想如何在两岸架一座桥断了贼官的财路。一天、两天、三天,何先生不吃不喝想了三天,何先生一筹莫展,在第三天夜里,何先生看见何夫人在刺绣,看见了那块布,它架在框子的上面,而不会掉下来,心想:我为什么不能在空中架一座索桥呢,说干就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架好了一座索桥。

      那些贼官记住了何先生的过,要报复他,桥的两旁没有扶手,再加上不稳定,很容易掉下去,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一个酒鬼喝醉酒过河不小心淹死了,贼官们抓住时机迅速将何先生逮捕并处死,何夫人的知此事后悲痛欲绝,欲投河,可想到丈夫不明不白便死了,她也死了,会对不起天上夫君的亡灵,所以她决心为夫君洗冤。

      一天,她漫步大街,看到一个耍杂技的人,只见那人两手抓住两根立着的木棒,全身腾空,她忽然想到在桥上装扶手,人们走在桥上就安全多了,经过两天便装上了扶手,从此,人们称安澜桥为“何公何母”桥。

      自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何夫人了,一个渔夫说他在河里看见了何公何母的身影,何母完成夫君的心愿去陪夫君了,他们夫妇在河中共享天伦之乐,与日月同生,天地共存。这样解释的安澜索桥才有人性化和传奇色彩。游人中是夫妻的,都牵手晃晃悠悠地走了一遍安澜桥。

     过了安澜桥,来到都江堰的主体工程部分。飞沙涧泄洪与鱼嘴分水堤还有宝瓶口的排沙与灌溉原理我说不清楚,后悔没有提前作攻略。据说自从都江堰建成以后,便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景象。四川也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

     从都江堰出来十二点多钟,稍作休息便赶往九寨沟景区。阿坝洲与成都太远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程便罢了,盘山路一条接一条。山山而山,再而山,还是山,感觉那石头随时都会掉下来。

      导游灵光,路过汶川时,与我们讲起了2008年那场让人撕心裂肺的灾难:讲他如何将一个团的二十几人从白天到夜晚再到白天36小时安全地带到安全地点;讲他的好友同行不幸遇难,他每年都要心情沉重地去祭祀并把友人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讲他亲眼见到的各种生离死别惨不忍睹和人间大爱……动情处还是有泪光在闪烁;满车的人都默不作声了,每个人的心里也都在疼痛。我天生泪点极低和代入感极强,就感觉很压抑。

      路边停车休息区的枇杷还是20元一斤,啧啧,再圣母心和寡欲的修行,这些来自红尘的脚步都会一步步地将你的梦想踏碎。呃,人家也要生活么,就当扶贫,心里好受一些。阿坝洲与西藏接壤,所以当地有很多藏族风俗,导游带着大家去体验了一下。藏家人确实能歌善舞,就连端着盘子都会随着音乐扭来扭去,吃了藏家的土火锅,跟着跳了锅庄舞,戴了藏家的哈达。然后,然后一路的疲惫就都烟消云散了。夜宿九寨沟县,准备明早的九寨之旅。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晴看水,雨看山。半晴半雨看云烟。”“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泰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听听大家口中的九寨沟,这景色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了。随手一拍,都是电脑桌面。还是上图吧。

  五花海是九寨沟的标志性景点,把“水在树中流,树在水中长”诠释得很到位。游人在这里打卡时间比较长。当地的羌藏老乡很会做生意,出租网红藏族服饰、售卖藏式披风、专业打卡拍照……也跟着凑了一回热闹。穿着民族服饰打卡拍照。

  这个场景熟悉不?是否唤起了你的某些回忆?九寨的珍珠滩瀑布,是86版西游记片尾的大场景。

00:17

     川西的自然风光里,黄龙不得不去。黄龙的得名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大禹治水时,首先从岷江开始,但他到了茂县就难以前进了,于是有一黄龙来帮助大禹,负舟而行,疏通了岷江,最后到达雪宝顶脚下,黄龙就留在那儿修行。另一传说是,古时候有一黄龙真人在此地修炼成仙飞升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了黄龙寺以示纪念。传说么,往往是寄寓一种美好。

      五彩池是黄龙景区的精华景点,有人间瑶池的美誉。3000多个天然钙化形成的彩色池塘,仿佛五彩珍珠散落在原始森林里,山脚水质碧透斑斓、绚丽多姿,山间雾霭流岚轻柔漂渺,所以这里又被誉为“地球上最后的童话”并不为过。

      记得在教科书里学过这篇文章,但具体的描述已经记不清了。所以,此行无论如何是要去看一眼的。黄龙海拔很高,气温很低,潮湿的雾气弥漫在山林,是名副其实的18℃的夏天。于是买了一件藏家衣服穿上,随着行人在一级一级木质台阶上缓缓前行,感受万山圈子里的一山绕过一山拦,每个行人都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暂时躲避了人世繁华,忘记了曾经的喧嚣,不累,也没有高反,很轻松地就看见了这个人间瑶池的真面目,坦白讲很震撼。

    自然景观呢,就这样,喜欢就值当。突然感觉当一个人通透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内心就不会纠结也无需掩饰了。大自然很美好,心里清楚的很,无论多喜欢,都只是一眼的缘分。于是在拥挤的人群中寻一隅清净拍张照片,只为证明XX到此一游。

     那边两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说“姐,麻烦帮我俩也拍一张呗。”笑笑,“好呀,但你俩应该叫我姨才对,你俩只比我的孩子大一岁。”俩女生不约而同“啊?太年轻了,叫姨叫不出口呀。”正在暗自窃喜,大儿讪讪地坏笑道:“人家只是有所求会说话而已,我都大了,你们老了别不承认哈。”

       从千里迢迢的关外来到巴山蜀水,忽然对“黄龙”二字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即使此黄龙非彼黄龙。风好,景也好,还遇到会说话又温和的面孔,为这,在瑶池上爱了一回人间。

00:19

     在阿坝州停留三天时间,便回到了成都。成都的网红打卡地很多,坦白讲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随意去逛了一下。宽窄巷子、锦里确实沾了老城区的光,城是有历史的,保留了古建筑的特点,装饰摆设却极具现代化,油腻腻的各种小吃,没办法,人家主打旅游休闲么。但是巴蜀文化氛围感还是挺浓厚的,采耳生活体验馆和川剧变脸剧场林立,遗憾的是,这些地方看不到成都本地人,遇见的都是四面八方的游人。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二环内,围绕地域做的文化特别明显。少陵路,浣花西街……听着就感觉特别亲切。杜甫与成都的邂逅,成了晚唐背影里最后的清凉。草堂内花草繁茂,古木参天,山水交错,小径层叠,回首俯眼,皆是风景。  一座小小的茅屋掩映在绿竹之中,古老而沉重,三三两两的游人在茅屋里进进出出,不远千里来看望困顿的诗人。

      据说杜甫在成都的日子一直很潦倒,过着故人供米的日子,竟是他一生里难得的幸福,短短的四年,成都的田园生活给了他诗赋二百多篇。那些忧国忧民的诗篇从这茅屋里走出来,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我拭下汗水,慢慢踱步在现代修葺的红墙内,斯人已不在,红尘一隙,千百年的记忆被遗忘只需几个晨昏往复,简陋的茅屋里装满今人的思考。千秋大梦,只有浣花溪里的游鱼知晓古今的冷暖,游鱼在花溪里,一直向西。 

     思绪盈怀,昨夜锦官城里露浓花重,黄四娘家湿漉漉的小径上是否伸出一簇桃花?锦城的丝管声声缭绕入云,多少才子在这里观瞻题咏?这浣花溪边的茅屋,躲过了多少个八月秋高?家国的忧患,命运的多舛, 滔滔的历史将一切淹没,有太多的话无法说清,也许,这里,才是我心中的成都。

  青羊宫距离杜甫草堂不远,走路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这川西第一道观,如今已经成为老人们晨练的公园,各地的老人晨练方式大概都一样。

     本来对佛教道教就没有研究,因此也提不起兴趣来。只知道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只知道唐朝的李家就认为自己是老子的后人,还知道李白的思想受了道教的影响最大……漫无目的地转着,只见各种高级轿车随处停放,道士们进进出出,几乎是一样的装束,大概相同的个头,大概相同的面孔,凌乱的发髻下面都留着几根山羊须。可笑的是,他们即使做着正襟危坐气定神闲地读书写字模样,也明显感觉到他们在用无聊而戒备的眼神窥视着来往的人们,闪烁的目光将内心的欲望暴露无遗。再仔细观察,道士用的手机多数都是苹果。

      爬满青苔的古鼎中升腾起缭绕的香火,想想求仙问道该是多苦的差事,没有笃定的淡泊与从容,那些来自人间的没完没了的诱惑会将你的修行揉得稀烂。忽然感觉儒释道三教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都在祈求升官发财,都在祈求光宗耀祖,个个心存信仰却享受着现代文明。殊不知这私欲滚滚,各种仁义道德覆盖的潋滟红尘,早就玷污了紫气云霞,还哪见得青牛东来?

     钟声悠远,我茫然地眺望远方,阳光亘古,散落在青城山上,幽名天下的青城山好似真的有了些许的仙气,青城派其实作为道教门派出过很多名人,药王孙思邈,青城山下白素贞……不清楚金庸大侠对青城山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在他笔下,青城山就没出过什么好角色,余沧海的变脸绝学在高手对阵的时候充满了滑稽,青城四秀被令狐冲唤作青城四兽,为人皆阴险狡诈……客观讲,青城山景色幽深秀美,松、楠、枫、柏等古木遮天蔽日,宫观亭阁掩映于浓荫翠盖之间,通幽小径穿行于丛林深谷之中,处处幽深,处处清静,杜甫诗云: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青幽意。

     满眼的青翠带着思绪飞向山的那边,此际登临,风细细,山幽幽,还是感觉到一些小惬意,暂时忘了一些琐碎的纷繁。



  神秘的青城覆盖着云气,由于时间太紧,天下秀的峨眉就不作日程安排了,想来佛家也与这道家大体相同吧,旋转的经幡里是看不懂的符号,在信仰的人眼里那里一定暗藏着玄机,我想我没有必要去懂,因为我还能够动情,还有委屈,还要过有执着有追求有热爱有嗔念的生活,稍作迟疑,然后,转身离去。佛家、道家、还有芸芸众生,所向,无非都是烟火吧,就像佛、道的本身,就像现在的你我。

阅读 14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