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我们未必真正懂得

景韵周
创建于2023-08-03
阅读 2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的教育是以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为平台的,多年的教育实践证实了两点:儿童是自我教育的,儿童是通过感觉发展和创造自己的。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12岁以后的孩子才可以不依靠实物来认知。实际上在我们的周围,太多的人根本就没有发展到12岁。他们被过早地剥夺了感觉。在12岁以前,认知必须使用实物,这就是为了保证儿童的感觉、知觉、经验顺利过渡到认知。

         这些关于感觉教有的理论都是经典理论。历史上所有的教育家都一致阐述了他们通过观察发现的儿童认知的秘密。这个秘密的发现促使了教育的变革,不断改善着儿童的生存状态,加快了人类的进化,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但是,这样一个历经了近百年、几乎接近常识的发现,并没有普遍地被我们今天的父母接纳,也没有被我们应用在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并没有被大多数教育机构中的教育者接纳,也没有在学校教育中被贯彻和实施,没有体现在课程、教学方法或者老师的言语中,因此,我们和人类历史上的儿童教育学家们只是擦肩而过,仍不曾相知,许多妈妈不容许孩子吃手,不允许孩子抓模,不允许孩子玩土一个劲儿地说着“不讲卫生”“听话”,而使孩子焦虑地大哭。许多教育者让6岁的孩子速算。还有许多我们熟知的教育方法,比如老师站在前面教孩子,“1是个棒棒,2是个鸭子,3是个耳朵”类似这种根据成人的想象而设计的教育方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不了解人成长的历程,而想当然地使用灌输和驯化,这种破坏儿童成长的教育模式却被我们延续了下来,我们要从这样的教育观中惊醒。

        感觉不仅让孩子发现简单和基本的物质世界,也让孩子发现基本的内在世界。儿童完成基本的感觉后,感觉的能力就如同认知的能力一样,会在这种基础上被提升。

         例如感觉数学;孩子把数棒握在手里,提住1个数棒,握住2个数棒,握住3个数棒,握住4个数棒以此类推,孩子通过用手握的感觉发现“越来越多”。用感觉发现数和数的序列,通过感觉你“吃”了进去,这个序列就被肉体化了。肉体化的本质就是你内在的潜质的基础。感觉不可能被人代替完成,也不可能被人教出来或是被人灌输进去,它是自己内在世界发生的生命的体验。

          这里,我强调的是“生命经由感觉的肉体化”和“学得”的差异性:让儿童 “学到”的东西,基本上只能成为儿童的装饰品,成年后,这个心智还是儿童的成人,会被装饰得看上去非常精美,他已经符合他人和社会的标准了。但是,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工具性的人,他还处在无法自知的状态。

        因此,对于0-12岁的孩子来说,如果我们还能勉强提到“教育”这个概念的话,就应该认识到,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通过感觉来发现世界,通过感觉唤醒自己的。感觉是所有发展和创造的初始、过程和背景。这就是自我创造教育的一个核心的理由,因为感觉无法被“教”和替代。

         离开感觉,“教”出来的成长,只会建构一套认知与生命分离的系统,儿童所掌握的东西就是知识,而无法形成智力。智力是身体、感觉、心智一体化的过程中统合形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同随的能力加创道能力,而分有导致一个和自己的生命不融合的虚假

 家妹,它的本质是一个人的身,心分裂。

 传统理论认为,儿童是靠5种感觉一一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来认知外在世界的,这千真万确。但很多人却机城地理解了这个理论,他们让德受行认识分离,让认识和做法分离。例如,传统说法认为儿童成长是“数”和“出来的。

         感觉在成长的生命中是如此举足轻重,如此基础和普遍。如果感觉加之于觉察(似乎觉察隐藏在感觉的深处),感觉就可以透过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发现内在世界所有部分的活动:身体的、情绪的、心理的、认知的、精神的,甚至你的真正的存在也要靠感觉来体验。成长起来的感觉会越来越敏锐和升华,这种被升华起来的感觉可以感觉更为抽象的东西,感觉更为精细的无形的存在。感觉的高度敏感加之强大的理性,生命就拥有了发现外在世界的敏锐,这正是天才的品质,也正是儿童努力做的事情。

——孙瑞雪《完整的成长》

阅读 2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