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洛阳,探寻历史,小小河洛非遗文化传承人"社会实践活动

新建小学五一中队
创建于2023-07-26
阅读 15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7月25日下午,五一中队开展了"行走洛阳,探寻历史,小小河洛非遗文化传承人"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从瀍河回族区下园路路口和东关大街交汇处出发,行走在东大街和西大街,直至丽景门,探寻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队旗飘扬,队员们穿着整齐校服,佩戴红领巾,迈着矫健的步伐,精神抖擞出发了。

  队员们先来到位于瀍河区东关大街东头的孔子入周问礼碑,高大的碑高3.056米,宽0.92米。碑面上阴文刻着“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9个大字。此碑立于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是当时河南府尹张汉与洛阳县令郭朝鼎重修文庙(孔庙)时所立。2008年6月,被河南省批准列为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入周问礼乐,发生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当时孔子向鲁昭公请求到洛阳访问和考察。鲁昭公应允,并给他一车二马,派了御夫,还让鲁国贵族南宫敬叔与他同行。孔子千里迢迢来到洛阳,不但向老子请教周朝的礼制,向周大夫学习了贵族的音乐,而且游览了王城的殿堂庙宇。他瞻仰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实行国家大典的明堂,参观了周室祖先后稷的太庙和祭祀天地的社坛等。通过访问和考察,他对制定西周礼乐制度的周公很敬佩。当他准备返回鲁国时,老子专门为他送行,并作临别赠言。“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便是记载两千多年前孔子从山东曲阜来洛阳问礼乐这一历史事件的。此碑曾经断裂,上半截倒在一边。1961年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章乃器、章伯钧等人的建议,进行了修复。

       由于孔子问礼老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在孔子问礼老子之地,多有碑记留存。据了解,现存孔子问礼老子一事,有三处可循,一是山东孔府家庙,内有孔子问礼图,另外两处在河南,有碑记作证,一是鹿邑,一是洛阳。

  漫步青石路,品味古都风。今天,五一中队的队员们行走在东大街,欣赏着东大街古城风情。古老的东大街沉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民俗风情。

  队员们来到了丝绸之路的起点——铜驼暮雨景区。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现在景区内有铜驼巷和铜驼陌。据资料记载,这里是隋唐时期的商贾云集的地方,是当时的经贸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如今的铜驼暮雨景观,大多是恢复起来的仿古建筑景观。在春天里,樱花盛开,柳树吐绿,景色宜人,风光很美。在铜驼暮雨的西侧,就是那由北从洛阳市孟津区而来的瀍河,河水清清,涓涓细流。在瀍河两岸,柳树成荫,花儿盛放,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队员们又踏上了东关大石桥。东关大石桥又名广济桥,始建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秋,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广济桥横跨瀍河,是当时东入洛阳城的重要通道。夏日中的东关大石桥,古朴而又厚重。两侧柳丝挂在桥边,桥下瀍河水由北而南涓涓流下,人们在这座大石桥上东来西往,经过多少岁月的洗礼,脚下的大青石都被磨得光滑透亮。

  继续前行,队员们来到东大街老城鼓楼的脚下,聆听红领巾讲解员讲述鼓楼的历史。老城鼓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记忆。鼓楼正名樵楼,为古代用以报时之楼,鼓楼拱券楼台通体用大青砖砌成,门洞宽4.2米、高5.3米,拱券东西两端门额各镶石匾一方,东刻“就日”、西刻“瞻云”,为斗大楷书阴文。台上正中建12米见方两层钟楼一座,高8米。一楼正中架大鼓一面,二楼正中吊铸铁大钟一口。

        洛阳古今盛传,白马寺的古钟和东大街钟楼上的古钟,还有瀍河岸边聚仙亭内的古钟,音律一致,能够产生“三钟共鸣”的奇景。聚仙亭是全真教“全真七子”中孙不二真人修行所居,可惜这口古钟的“宝绳草龙”被人盗走,从此再也不能与其他二钟共鸣了。于是人们就只能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也听到洛阳城鼓楼上的钟声,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

  烈日炎炎,队员们激情满怀,来到位于老城区西大街和东大街的八角楼金街,也称为“十字街”。这里自古乃是商人云集之地,建国之后这里成为洛阳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同时这里更是洛阳小吃的汇集之地。闻名遐迩的洛阳老城十字街美食夜市就在旁边。

  一路向西,来到西大街。沿街商铺林立,更是汤类、水席、小吃和洛阳特色美食的集聚地。洛阳特色美食牡丹饼是非遗文化遗产,牡丹饼又称“百花糕”、“牡丹糕”。种类有菏泽牡丹饼,洛阳牡丹饼。牡丹饼以豆类粉为主料,和米捣碎,蒸制成糕,再配以精选豌豆、红小豆、红枣、全脂乳粉、吉士粉等,馅中辅以精心泡制的牡丹花瓣烘烤而成。队员们走进店中,了解制作方法,品尝牡丹饼的味道,大家赞不绝口。

  队员们来到三彩艺术博物馆,近距离清晰地观瞻洛阳三彩艺术作品的精美绝伦的容颜,赞叹每一件作品在庄重中透露清新,大气里散发高贵,每件作品雕琢精细,色彩华丽,流光溢彩。队员们学习到了三彩艺术的知识,感受到非遗文化遗产的魅力。

         队员们到达了目的地中原第一门丽景门。望着高大巍峨的城楼和城门,看着苍劲有力的‘’丽景门’’三个大字,大家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为家乡洛阳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骄傲。

  今天下午的活动,队员们在行走中,收获满满。大家感受到洛阳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目睹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非遗文化的传统美和艺术美,学习了许多有关洛阳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到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增强了传承的河洛文化的信心。

阅读 15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