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暴动作了先期的准备工作。1937年,朱道南利用自己发展的力量组织成立了"抗日联庄会",建起枣庄地区第一支人民武装。
这时,由于受"梁漱溟乡建派"影响,韩复榘在邹平开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在其影响下,峄县的六个乡都办起了为韩复榘的反动政府服务的"乡农学校"。当时,朱道南家乡附近的峄县邹坞镇也成立了"乡农学校",这个"乡农学校"的校长王效卿,经常祸害百姓,无恶不作。当地百姓都恨之入骨。因此,朱道南十分气愤,决定为民除害。这时恰逢邹平"乡建派"实验失败,各地乡农学校也即将"寿终正寝",加上"七·七事变"后,时局突变。朱道南审时度势,决定效仿"广州起义",选择在邹坞的乡农学校举行一次小型暴动。
193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由朱道南亲自组织策划的"邹坞暴动"打响了。邹坞镇是"临枣"铁路的一个车站,在暴动中,"抗日联庄会"成员一鼓作气端了"乡农学校"的窝,校长王效卿被打死,这等于在国民党的心窝上捅了一刀。邹坞暴动打响了枣庄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第一枪。为当地受压迫的群众除了害,全县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在邹坞暴动的影响下,紧接着西集也发生了暴动,并且全县剩下的"乡农学校"也纷纷相继解散。
邹坞暴动之后,朱道南开始利用"联庄会"组建地方革命武装,并积极同党组织取得联系。
1937年冬,日寇长驱南下,渡过黄河,由于韩复榘弃城而逃,日军顺利占领济南。次年春天便进犯滕县。为保存有生力量,朱道南带领部队转战山区,边打游击,边扩充队伍。
台儿庄大战前夕,为指导鲁南地区武装抗日斗争,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指派张光中,组织地方抗日武装,在薛城区的邹坞火车站北侧的墓山村举行了会师,把多支队伍整编为"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朱道南为第三大队负责人。
第三大队成立后,历时半月的台儿庄大战也结束了。这时鬼子开始收拾残余部队向西逃窜。为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1938年4月6日,朱道南带领部队在薛城区的甘霖一带伏击了逃窜的日军,初战告捷,旗开得胜,军威大振。用朱道南自己的话说,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在鲁南是"第一个建军","第一个打鬼子"。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朱道南带领部队在鲁南一带开展了打土顽斗争。先后消灭了土顽马卫民,打击了滕县反动地主申宪武等封建地主武装。1938年秋,根据形势需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转入抱犊崮山区活动。
1939年9月,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根据中央指示来到抱犊崮山区,将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改编成一一五师苏鲁支队。朱道南调任峄县民众抗日总动委会主任。这时,山外抗日联合委员会的几支部队和另外几支地方武装也纷纷要求参加八路军。为了解情况,罗荣桓指派朱道南出山考察。接到指示后,朱道南几次出山了解情况,经过考察,朱道南认为将这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的时机已经成熟。罗荣桓听取了朱道南的汇报后,作出指示,由朱道南出山,把鲁南地区倾向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整编为八路军,以加强对敌斗争,巩固峄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初,八路军115师在政委罗荣桓与代师长陈光率领下,向敌后挺进,抵达鲁南,与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会师,开辟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不久,义勇总队归115师建制,改编为苏鲁支队。此时将山外抗日武装改编成八路军的问题,已提到115师与鲁南特委的工作日程上来了。
这时,原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的几支部队和另外 几支地方武装负责人,经过文立正等同志一年多的工作,对党的政策更相信了。'团结抗日”的思想也更坚定了,一致要求参加八路军。邵剑秋等人并向特委写了报告。在这种情况下,罗荣桓政委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认为巩固和发展峄南抗日根据地,可与新四军苏北根据地联合起来,这样有利于从华中经华北到延安的交通联络。为此鲁南三地委根据罗政委的指示,派朱道南出山考察。这时的朱道南刚调回峄县,任峄县民众抗日总动委会主任。朱几次出山,分别找到各个武装的负责人谈话,了解情况,认为他们参加八路军的态度诚恳坚决,经过培训骨干和抗日战争实际锻炼,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认为改编为八路军的时机已成熟。于是,他怀着胜利的喜悦返回山里。
11月中旬,朱道南在山里参加了“峄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大会。大会在滕县的七里河召开,开得相当隆重,到会人也相当多,115师陈光代师长在大会上讲了话,罗荣桓政委作了报告,孙伯龙代表国民党表了态,表示国共合作坚决抗日到底。各界代表都发了言。选举的结果,朱道南跟潘振武的票一样多。这个县长让潘振武当,朱道南当民政科长。峄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设各区、乡(镇)抗日民主政府,四区(周营)区长孙景杰(孙怡然),牛山(菜园)乡长单庭兰。会议结束后,朱道南于12月初到抱犊崮山区的大炉村会见罗荣桓政委。
罗荣桓政委住在大炉开明士绅 万春圃的家里,看到朱道南到来,便说,你来得正好,师领导正在研究峄南几股部队的整编问题。朱道南汇报了峄南运河两岸抗日武装的工作情况和打算,得到了罗荣桓的鼓励和支持。罗荣桓政委告诉他,师部决定将他们现有的武装力量整编为运河支队,并决定由他担任政治委员,朱道南觉得自己没有参加过八路军的正规训练,有些为难,罗荣桓亲切地鼓励他说:“你参加过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家乡又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各阶层人士中对你的印象都较好,在部队中也很有威望,相信你一定能把工作做好的。
年底由115师正式颁发给关防印记、委任状,由朱道南带着来到周营,召集孙伯龙,邵剑秋等部的全体干部会议,宣布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正式成立。孙伯龙任支队长,朱道南任政委,邵剑秋任副支队长,胡大勋任参谋长,文立正任政治部主任,孙筱鲁任供给处主任,傳元昌为军需主任,单庭兰为牛山乡长兼军需主任,梁巾侠任宣传股长。支队下辖两个大队和一个独立营,活动在运河北岸的邵剑秋部为第一大队,邵子真任大队长;活动在运河南岸的孙斌全和胡大勋部为第二大队,孙斌全任大队长;两个大队共1200余人,他们过去曾各自为战,在同敌伪顽英勇搏斗中发展起来,如今他们合成一个拳头,将在运河两岸,在敌人的心脏继续拼杀,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0年元旦,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正式成立。朱道南被委任运河支队政委,孙伯龙为支队长。运河支队下设两个大队;活跃在运河北岸的邵剑秋部为第一大队,活跃在运河南岸的胡大勋和孙斌全部为第二大队。
运河支队的正式成立,鼓舞了峄县地区的军民士气。当时百姓无不奔走相告:"这下可好了,有了真正的抗日八路军,这回要给鬼子汉奸──这些龟孙子一点颜色看看了。"由于有了八路军的正确领导,再加上老百姓的拥护支持,运河支队成立不到几个月就一连打了几个胜仗,队伍也由原来的四、五百人,扩大到1500余人。运河支队成立不久,在罗荣桓同志的指导下又成立了峄县抗日民主政权,朱道南接任第二任县长。
运河支队壮大后,对鲁南地区的日寇给予了沉重打击。他们反封锁、反蚕食、反扫荡,采取游击战、麻雀战、闪电战等多种战术,先后毙伤日军近千人,伪军4000余人,被罗荣桓同志称之为"敢在鬼子的头上跳舞"的一支队伍。
运河支队活跃在鲁南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新四军去延安的华中大通道。这条通道,曾先后护送多名新四军干部去延安。1943年12月,运河支队接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护送新四军军长陈毅同志通过鲁南去延安。1943年12月的一天,陈毅军长身着长袍大褂,带领三名随同人员由淮海出发,越过陇海线到达运河支队活动区,稍作停留后,在运河支队的护送下,于夜间越过运河封锁线,穿过津浦铁路到达微山湖。在微山湖,陈毅同志由感而发写下了"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的光辉诗篇。后来,陈毅同志在评价运河支队时说:"运河支队可以写成一部大书。"
1947年3月,鲁南战役后,朱道南被任命为鲁南行署渤海留守处主任,妥善解决了由鲁南撤到渤海区的万余人的生活问题。
1948年6月,朱道南任鲁中南行政公署秘书长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公署撤销,朱道南调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任省府办公厅行政处长、省干校党委书记、省府办公厅副厅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