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求真“新目标” 构建“新教学体系”——记思明区“新课标·新教学·新学校”实验项目2023年骨干

@
创建于2023-08-01
阅读 48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花开半夏,美好日长;

    林间蛙鸣蝉鸣,树下花香四溢;

    跨越山海,思明师者问道荔城。

      拥抱夏日的骄阳,怀揣热爱学习之心,思明区“新课标·新教学·新学校”实验项目2023年骨干教师暑假专项培训如火如荼开展。


  专题讲座 专业引领

      8月1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进行专家主题讲座----《第一专题:目标新——确立和编写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余教授的讲座重点从“确立新观念”、“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怎么写?”、“如何从知识中看出素养”三大问题入手,指导老师们认识到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品格只有在需要品格的情境中才能养成。

      他还结合丰富的实例,指导老师们明白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编写思路、编写模型、表达与叙写,最后指明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

      余教授的讲座在深厚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鲜活的案例,让新课标、新理念变得通俗易懂又意蕴悠长。   

      下午,余文森教授为我们带来第二场讲座----《第二专题:教学体系新——确立和编写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他娓娓向我们讲述了四大问题——“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学习中心课堂的建立”、“学习中心课堂与读思达教学法”、“从阅读力培养开始”。

       

      余教授详细阐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他指导老师们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为重点努力构建学习中心课堂。

      他倡导的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以阅读、思考、表达为教学基本环节和基本要素的教学法,阅读、思考、表达对应于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是学习规律和本质的体现。

      他强调读思达是学生学习的王道、大道、正道,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性、本体性的活动。接着,余教授又细致解读了读思达教学法的实践方法。

      余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脉络清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干货满满!

       聚沙成塔 积水成渊

      余教授的讲解不仅为各科老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还点燃了大家学习交流的热情。

         

      语文组、数学组和综合组在各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全程参与,各抒己见。老师们围绕“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推进‘目标新’和‘教学体系新’”开展主题研讨,重点讨论当前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推进举措。

        

      余教授也深入到小组与老师们亲切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最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主题发言,分享对“新课标”实施的思考,余教授根据各小组的学科特色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智慧在流淌,思维在激荡。通过如此深入的研讨交流,老师们都收获匪浅,从单一思考走向群体,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事物和新方法,对新课标的落实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骄阳似火,老师们成长的脚步未曾停歇。以培促学、行思结合,我们学习着、积累着、收获着、成长着,同时也有了很多的感悟与思考,今天培训之后我们也会带着更多思考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创新方法,勤于探索,敢于实践,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新的活力生机!




(此篇由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研究共同体发布)

撰稿:群惠小学 柯瑛岚

           莲龙小学 陈其琳

           鹭江新城小学 蒋传宝

照片:厦外附小共同体成员

编辑:公园小学 许晓昀  厦外附小 陈沁  

审核:人民小学 吴清裕 

阅读 48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